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宋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生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后徙開封之雍丘。宋庠是鄉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的三元狀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甲子科狀元。初仕擢大理評事,通判襄州,召直史館,歷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后被劉太后看中,破格升為太子中允,再遷為左正言。太后病逝,宋庠為知制誥。曾上疏建議科舉應文武分試,被采納,不久,知審刑院,當時,密州一霸王?私自造酒,并殺人滅口,宋庠不顧當朝宰相陳堯佐說情,異常是堅決地判王?死刑,大快民心。又遷左正言、翰林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深為仁宗親信。寶元中(1038-1040),宋庠為右諫議大夫任參知政事,為相儒雅,遇事是非分明,因與宰相呂夷簡不各,被排擠,加之彈劾范仲淹,被貶知揚州。慶歷三年(一○四三)因其子輿匪人交結,出知河南府,徙知許州、河陽。不久范仲淹變法失敗,召回任樞密使,皇?元年(1049),拜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終無建樹。輿副使程戡不協,再出知鄭州、相州。幾經遷徙,鬢染秋霜,被仁宗封為莒國公。英宗即位,改知亳州,宋庠請求告老還鄉,不準,改封鄭國公,最后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朝廷追贈太尉兼侍中,謐元獻,帝撰其碑曰:“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其弟祁均以文學知名,曾校定《國語》,撰《補音》三卷,又輯《紀年通譜》,區別正閏,為十二卷。另有《掖垣從志》,三卷,《尊號錄》一卷,《別集》四十卷。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得宋庠詩文,編為《元憲集》四十卷。事見王?《華陽集》卷四八《宋元憲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傳。
   宋庠詩,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元憲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諸書散見的宋庠詩,編定十四卷。另輯得集外詩七首,附于卷末。
   《宋史?宋庠傳》: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陸人,后徙開封之雍丘。父杞,嘗為九江掾,與其妻鐘禱于廬阜。鐘夢道士授以書曰:“以遺爾子。”視之,《小戴禮》也,已而庠生。他日見許真君像,即夢中見者。
   庠天圣初舉進士,開封試、禮部皆第一,擢大理評事、同判襄州。召試,遷太子中允、直史館,歷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遷左正言。郭皇后廢,庠與御史伏閣爭論,坐罰金。久之,知制誥。時親策賢良、茂才等科,而命與武舉人雜視。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設次具飲膳,斥武舉人令別試!痹t從之。
   兼史館修撰、知審刑院。密州豪王?私釀酒,鄰人往捕之,?紿奴曰:“盜也!北M使殺其父子四人。州論奴以法,?獨不死。宰相陳堯佐右?,庠力爭,卒抵?死。改權判吏部流內銓,遷尚書刑部員外郎。仁宗欲以為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中書言故事無自知制誥除執政者,乃詔為翰林學士。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
   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號;郊,交也。合姓名言之為不祥。”帝弗為意,他日以諭之,因改名庠。寶元中,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庠為相儒雅,練習故事,自執政,遇事輒分別是非。嘗從容論及唐入閣儀,庠退而上奏曰:
   入閣,乃有唐只日于紫宸殿受常朝之儀也。唐有大內,又有大明宮,宮在大內之東北,世謂之東內,高宗以后,天子多在。大明宮之正南門曰丹鳳門,門內第一殿曰含元殿,大朝會則御之;第二殿曰宣政殿,謂之正衙,朔望大冊拜則御之;第三殿曰紫宸殿,謂之上閣,亦曰內衙,只日常朝則御之。天子坐朝,須立伏于正衙殿,或乘輿止御紫宸,即喚仗自宣政殿兩門入,是謂東、西上閣門也。

   以本朝宮殿視之:宣德門,唐丹鳳門也;大慶殿,唐含元殿也;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今欲求入閣本意,施于儀典,須先立仗文德庭,如天子止御紫宸,即喚仗自東、西閣門入,如此則差與舊儀合。但今之諸殿,比于唐制南北不相對爾。又按唐自中葉以還,雙日及非時大臣奏事,別開延英殿,若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乃知唐制每遇坐朝日,即為入閣,其后正衙立仗因而遂廢,甚非禮也。
   庠與宰相呂夷簡論數不同,凡庠與善者,夷簡皆指為朋黨,如鄭戩、葉清臣等悉出之,乃以庠知揚州。未幾,以資政殿學士徙鄆州,進給事中。參知政事范仲淹去位,帝問宰相章得象,誰可代仲淹者,得象薦宋祁。帝雅意在庠,復召為參知政事。慶歷七年春旱,用漢災異策免三公故事,罷宰相賈昌朝,輔臣皆削一官,以庠為右諫議大夫。帝嘗召二府對資政殿,出手詔策以時事,庠曰:“兩漢對策,本延巖穴草萊之士,今備位政府而比諸生,非所以尊朝廷,請至中書合議條奏!睍r陳執中為相,不學少文,故夏竦為帝畫此謀,意欲困執中也。論者以庠為知體。
   明年,除尚書工部侍郎,充樞密使;视又校荼渴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享明堂,遷工部尚書。嘗請復群臣家廟,曰:“慶歷元年赦書,許文武官立家廟,而有司終不能推述先典,因循顧望,使王公薦享,下同委巷,衣冠昭穆,雜用家人,緣偷襲弊,甚可嗟也。請下有司論定施行。”而議者不一,卒不果復。
   三年,祁子與越國夫人曹氏客張彥方游。而彥方偽造敕牒,為人補官,論死。諫官包拯奏庠不戢子弟,又言庠在政府無所建明,庠亦請去。乃以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河南府,后徙許州,又徙河陽,再遷兵部尚書。入覲,詔綴中書門下班,出入視其儀物。以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封莒國公。數言:“國家當慎固根本,畿輔宿兵常盈四十萬,羨則出補更戍,祖宗初謀也,不茍輕改!奔榷c副使程戡不協,戡罷,而御史言庠昏惰,乃以河陽三城節度、同平章事判鄭州,徙相州。以疾召還。
   英宗即位,移鎮武寧軍,改封鄭國公。庠在相州,即上章請老,至是請猶未已。帝以大臣故,未忍遽從,乃出判亳州。庠前后所至,以慎靜為治,及再登用,遂沉浮自安。晚愛信幼子,多與小人游,不謹。御史呂晦請敕庠不得以二子隨,帝曰:“庠老矣,奈何不使其子從之。”至亳,請老益堅,以司空致仕。卒,贈太尉兼侍中,謚元獻。帝為篆其墓碑曰“忠規德范之碑”。
   庠自應舉時,與祁俱以文學名擅天下,儉約不好聲色,讀書至老不倦。善正訛謬,嘗校定《國語》,撰《補音》三卷。又輯《紀年通譜》,區別正閏,為十二卷。《掖垣叢志》三卷,《尊號錄》一卷,別集四十卷。天資忠厚,嘗曰:“逆詐恃明,殘人矜才,吾終身不為也!鄙蝈銍L為京東轉運使,數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監曲院,因出借縣人負物,杖之,道死實以他疾。而邈子為府屬所惡,欲痛治之以法,庠獨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稱其長者。弟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5725.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