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虎將”,他們的真實武功究竟如何排序呢?
需要指出的是,蜀漢政權建立后,并未如《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描述的“封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但杜撰的“五虎將”也非毫無依據,因為陳壽的《三國志》就專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根據通常原則,大體相當的人合并作傳,《關張馬黃趙傳》在蜀書中又僅列《劉二牧傳》、《先主傳》、《后主傳》、《二主妃子傳》、《諸葛亮傳》之后,充分說明五人在蜀漢陣營中的顯要地位。另一位蜀國名將魏延竟與劉封、彭?、廖立、李嚴、劉琰、楊儀并作《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即可作反襯。
而從史書可知,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為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后將軍,前三人皆假節鉞;趙云則任翊軍將軍,位階略低,但去世后卻見謚順平侯,實屬殊榮。畢竟蜀國臣屬被追謚號的僅12人,分別是法正、諸葛亮、龐統、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蔣琬、費?、陳祗、夏侯霸。因此,將劉備時代的關張馬黃趙稱為“五虎將”,應基本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那么五人之間的武功孰高孰低?這就需要建構相應的體系,并以史實為依據,進行綜合比較。
一、威名:比較“五虎將”在當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關羽是逐漸被后人神化的英雄,以致與孔子并尊“武圣”、“文圣”。那么同時代人如何評價關羽呢?揚州刺史溫恢稱:“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三國志?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吳將呂蒙曾對魯肅說:“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當然,更多評價是將關羽、張飛并列。比如,程昱對曹操說“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三國志?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劉曄也曾進言“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三國志?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周瑜則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陳壽在《三國志》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本文未標注的皆引此傳)”但從總體看,關羽的名聲應比張飛略響。黃初元年,魏文帝詔問群臣時,“眾議咸云:‘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三國志?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而孫權、曹操對關羽也高看一眼。東吳擒獲關羽后,“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后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蜀記》)”曹操得到孫權所送的關羽首級后,“以諸侯禮葬其尸骸。(《吳歷》)”
“五虎將”中,能挑戰關羽、張飛威名的,惟有馬超。作為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人,馬超自小隨父親馬騰出征,成名頗早。楊阜曾對曹操說:“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睏顟蛟谘游跛哪陮懙摹都緷h輔臣贊》中稱頌馬超: “驃騎奮起,連橫合從,首事三秦,保據河、潼。(《三國志?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那么馬超與關羽、張飛相比,誰的名頭更響呢?諸葛亮應最有發言權。據《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所載:“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與益德并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諸葛亮這番話,雖有取悅關羽之嫌,但從側面可說明關羽在蜀將中的至尊地位。尤其是樊城水淹七軍后,“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更令關羽的威名登峰造極。但馬超的名頭應略勝張飛一籌。《典略》曰:“備聞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钡靡蝗硕靡嬷荩@反映了馬超的影響力和威懾力。果然,當馬超帶兵直逼成都時,“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不戰而屈人之兵,馬超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向漢獻帝上表,表示下屬一百二十人進言其稱王,領銜的便是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可見馬超當時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名頭要蓋過他人。
黃忠、趙云的威名要次一等。劉備當漢中王時,打算任黃忠為后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強調“關、馬”而非“關、張”,也從另一側面印證馬超之名蓋過張飛。黃忠獲封后,果然令關羽頗為不滿。《蜀志》有載:“先主為漢中王,遣費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后將軍,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拜受!弊罱K費詩講了一番大道理,才使關羽受拜就職。但黃忠被譽“勇毅冠三軍”,楊戲贊其“將軍敦壯,摧鋒登難,立功立事,于時之干。(《三國志?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從他獲封后將軍,趙云任低一等的翊軍將軍,表明黃忠的威名高于后者。
綜上分析,“五虎將”的威名排行為: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趙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6973.html
相關閱讀: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