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少年傀儡如何奪回大權,康熙皇帝無疑是個成功典范!肚迨犯濉酚涊d,“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拜專橫亂政,特慮其多力難制,乃選侍衛、拜唐阿年少有力者為撲擊之戲!?拜入見,即令侍衛等掊而縶之”。暗養勇士,智擒鰲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時間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東吳皇帝孫亮也曾有過相似之舉,可惜沒能成功。那一年,孫亮也是十六歲。
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孫權幼子。孫亮早先沒機會繼承皇位,但由于大哥孫登、二哥孫慮早逝,三哥孫和被廢,四哥孫霸自盡,五哥孫奮、六哥孫休均為庶出,加上老父愛幼子,故孫亮有幸被立為太子。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孫權駕崩,孫亮即位,為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十歲登基,此后四年,朝政相繼被輔臣諸葛恪、孫峻掌控。太平元年(256年),孫峻病死,孫?掌權。
孫?是孫峻的從弟,其“兇豎盈溢”(《三國志》)與孫峻如出一轍。眾臣原本就對孫峻以宗室身份獨攬大權所不滿,而今孫?繼續憑借這種優勢壟斷朝廷大權,繼續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間,引起了眾臣的強烈反感和忿恨。呂據、滕胤等其他輔政大臣瞧不起孫?,也不想皇帝淪為傀儡,出于忠君思想和個人政治前途考慮,試圖分割孫?的權力,防止他擅權專政,不料遭到了孫?的血腥鎮壓。
控制住局面后,孫?自任大將軍,手握軍權,封賞黨羽,廣樹親信,更加不可一世,甚至“負貴倨傲,多行無禮”,根本不把孫亮放在眼里。對于孫?的專權和僭越,孫亮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煎熬中隱忍度日,他在等待時機,也在考慮辦法。太平二年(257年)四月,十五歲的孫亮“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三國志》),內心也變得強大起來,一場皇帝和權臣的明爭暗斗也隨即展開。
“?所表奏,多見難問”,這是孫亮使出的第一招,畢竟軍權在孫?手中,孫亮不敢冒險造次。此外,孫亮還多次拿出府藏書冊,閱覽先帝孫權時的舊事,“先帝數有特制,今大將軍問事,但令我書可邪?”,先帝常常親自書寫詔書,而如今大將軍奏事,為什么只讓我簽字認可就完事了呢?言辭中流露著對孫?的諸多不滿。孫亮“親覽政事,多所難問”,讓孫?感到“甚懼”(《三國志》)。
單憑刁難、質問和怨言,并不能撼動孫?。于是,孫亮使出第二招,“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余人,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為之將帥。……日於苑中習焉”,孫亮暗養三千勇士,志在武力奪權,并聲稱要“欲與之俱長”(《三國志》),一同見證勝利。然而,這些勇士“連日續夜,大小呼嗟,敗壞藏中矛戈五千余枚”(《孫?廢孫亮表》),動靜不小,很快就傳到孫?耳中,一招不慎滿盤輸。
孫?聞訊后,知道孫亮必將有非常之舉。為求自保,狡猾的孫?“返自鑊里(今安徽巢縣西北),遂稱疾不朝”(《資治通鑒》),并在朱雀橋南修建房舍,自此遠離國都,不敢再入朝和孫亮見面,以防中招。此外,孫?還讓他的弟弟威遠將軍孫據進入蒼龍門擔任宿衛,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干、長水校尉孫?,分別駐守各軍營,嚴陣以待,以防孫亮。應該說,孫亮的那三千勇士確實給孫?造成了很大壓力。
看到孫?變成縮頭烏龜,孫亮欲殺不能,非常懊惱,便借口朱公主枉死事件,殺掉與孫?關系匪淺的虎林督朱熊、外部督朱損兄弟二人。孫亮此舉,是要先剪除孫?黨羽,再除掉孫?,孫?“由是益懼”,二人之間的矛盾也上升到白熱化。鑒于孫?“筑第橋南,不復朝見。此為自在,無復所畏”,急于奪回軍權的孫亮“不可久忍,今規取之”(《資治通鑒》),決定孤注一擲,對孫?進行致命一擊。
太平三年(258年)八月,孫亮“以?專恣,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謀誅?”(《三國志》),向心腹近臣表明了武裝奪權的決心。隨后,孫亮與黃門侍郎全紀(全尚之子)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并再三囑咐全紀只能將計劃告訴父親,不能把計劃泄露給母親。全尚是孫亮的岳丈,也是孫亮當時唯一可以依賴的力量。如果計劃能夠順利實施,孫亮能成功扳倒孫?,奪回軍權,歷史就會改寫,可惜孫亮所托非人。
全尚才能平庸,無甚主見,還是忍不住把計劃泄露給了妻子。全尚的妻子是孫?的堂姐,得知孫亮準備動手,立即悄悄派人告知孫?,“尚無遠慮,以語紀母,母使人密語孫?”(《資治通鑒》)。全尚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致使孫亮打蛇不成,反被蛇咬。不等孫亮動手,早有準備的孫?來了個先發制人,于九月二十六日率領大軍夜襲國都,拿下全尚,殺掉劉丞,天亮時已將皇宮團團圍住,孫亮成為籠中鳥。
勝敗已見分曉,而孫亮卻不甘心功敗垂成,于是騎上馬帶上弓箭就要上陣。孫亮認為,他是“大皇帝嫡子,在位已五年,誰敢不從”(《資治通鑒》),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威優勢與孫?魚死網破,一決高下。此情此境,一個連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住的皇帝,如何能鎮住已經起兵造反沒有退路的權臣,孫亮即便有三千勇士,也不是孫?大軍的對手,這無疑是去送死。近臣以及乳母等人一起制止阻擋,孫亮未能出宮。
控制大局后,孫?把孫亮廢為會稽王,并派人“奪吳主璽綬,以吳主罪班告遠近”(《資治通鑒》)。孫亮被廢后,孫?另立瑯邪王,也就是孫亮的哥哥孫休為皇帝,即吳景帝。兩年后,孫休聽說會稽郡傳出“孫亮當還為天子”的謠言,擔心孫亮復辟,將孫亮貶為侯官侯。孫亮在去封地的路上自殺,不過,筆者更相信是“休鴆殺之”(《三國志》)。畢竟,孫亮當過皇帝,影響力還在。孫亮不死,孫休睡不著覺。
十歲登基,十六歲被廢,孫亮當了六年形同傀儡的皇帝,最終被趕下臺,而且死于非命。對于孫亮之遭際,史學家陳壽評價說,“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孫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皇帝,“蜜中鼠屎案”就是一例。不過,生活上聰明畢竟不代表政治上聰明,由于受制日久,奪權心切,謀事不周,在蓄養勇士方面不夠隱秘,沒有機會像后來康熙皇帝智擒鰲拜那樣除掉孫?,事未成,空抱憾。(劉秉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6979.html
相關閱讀: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