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男兒有淚不輕彈!”曹操就是一個有淚不輕彈的熱血男兒。曹操得知父親曹嵩被人謀財害命后,也不過“哭倒于地”。曹操的長子曹昂、愛侄曹安民為了掩護曹操脫險,一個被“亂箭射死”,一個被“砍為肉泥”,曹操“俱無深痛”。自己的親人死了,曹操除了心中哀傷,更多的是“切齒”憤怒。但是,當典韋和郭嘉這兩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非親男人”死后,曹操卻把“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古訓拋到九霄云外,悲痛欲絕,大哭特哭,甚至事情過去了一年后,想起他們來仍是“放聲大哭”、“捶胸大哭”。
曹操是個事業型男人,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一生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典韋和郭嘉是幾乎同一時間來到曹操身邊的,他們一個有“勇力”,一個是“賢士”,一武一文,竭力輔佐著曹操,使曹操手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鎮山東”。
典韋原是張邈部下,后屬夏侯?。曹操在濮陽與呂布交戰時,典韋奮力勇戰,救了曹操一命,又因其人忠誠謹重,被曹操遷為都尉,做為自己的貼身保鏢。曹操在宛城討伐張繡時,因為與張繡的嬸嬸偷情,促使張繡惱羞成怒,先降而復反。張繡與謀士賈詡精心策劃了一場軍變,使曹操狼狽而逃。典韋就是在這次軍變中為了掩護曹操逃跑,而被亂箭亂槍致死的。典韋的死,曹操犯有嚴重的失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典韋死了,曹操“親自哭而奠之”。曹操固然是因為失去了一員猛將而感到悲痛,但更多的應該是深深的內疚和自責。如果曹操能夠耐得住寂寞,如果曹操不“移于城外安歇”,如果曹操能保持高度警惕性,這場軍變就能夠有效避免或輕松瓦解,典韋就不會那么悲壯的死去。
第二年,曹操率軍行至?水時,忽然在馬上放聲大哭。眾驚問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軍馬,大設祭筵。曹操親自拈香哭拜,吊奠典韋亡魂。曹操再次大哭典韋,是何等的大張旗鼓,是何等的悲痛感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8447.html
相關閱讀: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