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秦國宰相公孫衍簡介 公孫衍為什么叫犀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秦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公孫衍原是秦國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幫助秦國攻魏,并收復河西,但是由于公孫衍沒有經受誘惑被魏王收買,之后張儀將公孫衍排擠出了秦國,無奈只能轉而投向魏國,但是不久又呆不下去只能投靠韓國,其一生仕途就這樣兜兜轉轉,最終因為官場勾心斗角而死。

  秦國宰相公孫衍簡介

  公孫衍又被人稱之為犀首,出生年月不詳,生于陜西華陰,是個地道的陜西人,所處時代是戰國時期,其主要工作是做一個縱橫家,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外交官,公孫衍的政治主張是合縱抗秦國,公孫衍本人也是合縱派的先驅。公孫衍自工作以來,先后在秦韓魏這三個國家工作過。

  公元前333年,公孫衍來到了秦國,那時候秦惠王執政,公孫衍在朝中擔任秦國最高官職,手握軍政大權。之后公孫衍離開秦國來到了魏國,在魏國公孫衍遇見了同行陳軫,陳軫獻計策于公孫衍,贏得了魏王的信任,把魏國的相爺拉下了臺,不僅如此還贏得了燕王趙王的信任和賞識,此后公孫衍就當上了三國之相,手握軍權,有著很大的權利。

  說到公孫衍就不得不說到張儀,這兩人是死對頭,公孫衍政治主張是合縱,而張儀的政治主張是連橫。公元前318年,公孫衍合縱成功,聯盟其他5國攻擊秦國,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從公孫衍的角度上他已經成功了,因為他已經將他的政治主張合縱發揮了作用。

《大秦帝國》公孫衍劇照

  公孫衍在任職秦國宰相期間,助秦破魏,拿下了河西這個重要的戰略地位。此后公孫衍被魏王收買,心已經靠向魏國了給秦惠王出了一招誤國之策,那時候張儀出現一招制勝,讓秦惠王如夢初醒。此后,公孫衍在秦國無立足之地只能前往了魏國,在魏國擔任將軍一職。魏國此時已經不行了,所以公孫衍就開始了他的合縱大計,但是都沒有成功,最終只能前往韓國當相國,但是結局都是合縱沒有成功最終死在勾心斗角中。

  公孫衍為什么叫犀首

  犀首主要是形容犀牛角,這是一種非常珍貴且難得的東西,一層意思是說明公孫衍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公孫衍不僅具戰略眼光更是運籌帷幄,一張巧嘴走遍天下,其合縱之際最終沒有成功,但是卻也沒有失敗一說。另外一層意思是公孫衍曾經干過一個職務就是以犀首相稱的,所以就以這個職位來稱呼公孫衍,犀首就是這樣而來的。

  擴展閱讀:

  公孫衍是連橫還是合縱?

  答:公孫衍是合縱,而且還是其倡始著,有人會提出蘇秦,關于張儀蘇秦公孫衍這三個人的關系很容易讓人混淆,張儀蘇秦這兩個人很是有名,但是實際上這兩人并沒有什么關系,兩人差了一代,張儀死了以后蘇秦才開始展露頭角,所以這兩人一生都沒有過交集。而和張儀有過交集的就是公孫衍,那么張儀是連橫的代表人物, 那么與之同時代抗衡的合縱代表就是公孫衍了,史書中就是這么記載的。

  關于秦國宰相公孫衍簡介,公孫衍為什么叫犀首我們已經介紹完畢了,公孫衍是一個有才有能有德的人物,合縱攻秦讓5個國家聯盟攻秦,更能體現公孫衍的能力和魄力,其人就如犀首一樣珍貴難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06969.html

相關閱讀: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百里奚
過秦論-賈誼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