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劉備在荊州時代的兩個兒子,長子也是義子劉封,次子劉禪,這個“禪”字的讀音百分之一百是“善”,而不是“饞”,雖然佛教首度傳入中原是在漢明帝時期的公元68年,但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劉備有信仰佛教的跡象。那么“有心人”就讀出意思來了,有些歷史研究者認為劉備根本就是一個偽君子,他早就有不甘于為臣的貳心,他兩個兒子的名字合起來就是“封禪”,鐵證如山啊,劉備虛偽一生,不過和袁紹、袁術一個?樣。
劉備有什么資格指責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曹操再怎么奸詐,再怎么欺負漢獻帝,再怎么將漢獻帝的伏皇后和董貴妃滅族,再怎么屠殺在漢獻帝跟前嚼舌頭的大臣,再怎么迫害逼死中流砥柱荀?叔侄等,再怎么找茬枉殺名士,再怎么經常用棍棒活活打死丞相府低級官員,再怎么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拷打致死一代名醫華佗,再怎么兩番屠殺徐州百姓,再怎么坑殺袁紹七萬降兵,再怎么在游牧部落聚居的邊城實施屠城,再怎么實施復辟奴隸制般的民屯制,但是曹操“自始至終”也沒有篡漢啊。不像劉備,一個織席販屢之徒,被曹操打得屁滾尿流,找不到立錐之地的時候居然還念念不忘謀朝篡位,還唯恐別人不知道,曹操裝13還裝了一輩子,劉備膽大包天的竟然敢公之于天下,還要臉不要?!“封禪”是你一個臭要飯一般的劉備敢干的事情?!到底曹操和劉備,是誰真不要臉,我們就來揭開劉備兩個兒子敢叫“封禪”的驚天秘密。
一、封禪的具體涵義
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具體儀式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于天。中國歷史上首位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給出了帝王封禪所必需的條件: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帝王在當政期間,只要具備二者任何一個條件即可封禪。也就是說,并不是每一個帝王都搞封禪,但搞封禪的一定是帝王。歷史上首位真正舉行封禪大典的是秦始皇,東漢末年以前,搞過封禪活動的僅三人,秦始皇、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這三人中兩個都是開國帝王,而亭長劉邦沒想起封禪,他的曾孫雄才大略的千古大帝漢武帝就算是給他續上了。
而光武帝本來不想搞這個勞民傷財的封禪大典,甚至一度威脅要把勸他封禪的大臣處以髡刑,但當劉秀明白封禪的意義后,卻又積極主動地到泰山封禪去了。秦二世胡亥和東西兩漢的其他大批皇帝為什么不搞封禪?因為他們的皇位得之于鐵定的世襲制,就沒有搞封禪的必要了。所以“封禪”的核心內涵是一個儀式,這個儀式要表達的意思是:“君權神授,受命于天”。那么劉備給兩個兒子取名為封和禪,就是在表達一個信念:劉備要在有生之年受命于“天”,重建大漢王朝,成為季漢開國帝王,東漢和季漢的銜接就是曹操版的王莽帝,這個意思不會錯。而且這個意思必然肇始于收劉封為義子,徹底暴露于劉禪的出生。而收劉封和劉禪出生的時間都是在劉表的荊州時代。問題是這個時候的劉備猶如喪家之犬,還寄人籬下,他怎么可能有那個非分的心思呢?他這個“封禪”的心思一定是到達襄陽之前就產生了,是誰這么大的膽子,敢給劉備灌輸封禪的念頭?我們還要從邊緣話題,即劉封的身世說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1891.html
相關閱讀: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