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221年并吞六國,混一天下,到前207年秦王子嬰在自己的頸上系上繩子,乘坐著白馬素車,捧著皇帝的璽符,來到軹道旁,恭候劉邦的到來,前后不過十五年時間,一個強大的皇朝就解體了。明人楊慎將其形象地比喻為如電光石火般短暫,所謂“不啻石火之一敲,電光之一瞥,吹劍之一?,左蝸之一戰,南槐之一夢也”(見《升庵集》卷七十),這真是一個短命的皇朝。
而論及原因,漢人普遍認為是由于暴政。如陸賈稱:秦朝任用刑法,不作變革,最終招致滅亡。賈誼在其名文《過秦論》中認為始皇是禁止文書的傳播,推行酷烈的刑法,崇尚欺詐與暴力,輕視仁德與正義,以兇狠殘酷的方式來治理天下。二世胡亥是刑法繁復嚴酷,吏治嚴峻苛刻,賞罰不當,賦斂無度。賈誼的觀點也得到了司馬遷的認同,因此在《秦始皇本紀》篇末引其《過秦論》以為總評。晁錯譴責始皇父子宮室的規模超過限度,貪婪的欲望沒有極限。民力疲弊之極,賦斂卻仍不加節制。他們還妄加賞賜以隨順其喜悅之意,妄加誅戮以快慰其憤怒之心。法令紛繁蕪雜,刑罰殘暴酷烈。二世皇帝更是親自射殺行人,使天下寒心,不能安于其處。董仲舒批評始皇好用殘暴冷酷的官吏,賦斂無度,竭盡百姓的財力,百姓四散逃亡,不得從耕作紡織之業,結果群盜四起。班固也指出,世俗傳言說秦始皇開始推行暴政,到胡亥時發展到極致。
要知在兩漢,出于不同的目的,時人幾乎異口同聲地指斥秦之殘暴,痛恨之下,甚至不肯承認它作為一個皇朝而存在的事實。如揚雄在其《劇秦美新》一文中稱之為“秦余”,也就是歷史上多余的一個皇朝的意思。班固在《漢書?王莽傳》中把秦與新莽并舉,稱以前秦朝燒毀《詩》、《書》以確立其私議,現在王莽又借六經之事文飾其奸邪之言,正所謂殊途同歸,就如同《易經》中所講的無德而居于高位的亢龍一樣斷絕了氣息。秦朝和新莽所得到的天命因為不是正統的帝王之命,因此也就如同非正色的紫色、非正聲的蛙聲一樣,又如同歲月中由多余的日構成的閏年、閏月,不過是作為神圣的帝王驅除的對象而存在罷了。并且人們對秦朝也極盡嘲笑之能事。司馬遷為此在《史記?六國年表》中指出學者們為所聽到的事情所影響,見秦朝存在的歷史短暫,便不肯認真考察探究其興亡的原因,而都嘲笑它。
秦始皇
更有甚者為了貶低始皇,人們又杜撰了一個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的典故。據《史記?呂不韋列傳》稱,秦莊襄王子楚早年在趙國為質子時,一方面由于秦國當時頻繁地攻打趙國,因此趙國對子楚相當冷淡;另一方面由于子楚是秦昭王次子安國君的庶子,地位低賤,故而秦國也不甚關心子楚,結果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很不得意。這期間秦國王室內部發生了一件重大變故,卻是秦昭王的太子在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時死了。要說這與子楚也沒什么關系,然而想不到的是秦昭王沒立其太子的兒子也就是其嫡孫為繼承人,而是立了次子安國君為太子。父親為太子,這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但在子楚看來與自己關系也不大。因為盡管被安國君立為正夫人的愛姬華陽夫人無子,但子楚被立為安國君嫡嗣的希望也很渺茫,因為在安國君的二十余個兒子中子楚排行居中,也就是說沒有年齡優勢;并且子楚遠在國外,窮困不堪,縱是有心爭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然而陽翟大商人呂不韋卻從子楚這蕭瑟的處境中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于是為謀取暴利,遂攜重金投奔子楚,意欲通過光大子楚的門庭最終使自己飛黃騰達。呂不韋肯在安國君寵幸的人們身上投資,又兼其巧舌如簧,最終居然將子楚這個落魄王孫推上了安國君嫡嗣的位置。他為長保富貴,又設計把自己身邊一個已經懷有身孕的絕色女子趙姬獻給了子楚,以期通過偷梁換柱的手段達到長期掌控秦國的目的。這種手段被司馬遷稱為“釣奇”,也就是釣取奇貨的意思。該女子到了子楚那里后,隱匿了已有身孕的事實,到“大期”時,生下了兒子嬴政,也就是始皇。
此論一出,再提起始皇,人們往往徑以“呂政”名之。南宋人胡宏在其《皇王大紀》一書中稱“呂政窮欲極兇”;朱熹在其《四書或問》一書中稱:“史謂元帝牛姓,猶呂政之紹嬴統也!蓖鯌朐谄洹锻ㄨb答問》一書中稱:“至呂政而法令益苛,詩書盡廢”。元人陳櫟在其《歷代通略》一書中稱:“人見秦滅于二世子嬰耳,豈知嬴氏之秦已滅于呂政之繼也哉”;胡一桂在其《史纂古今通要》一書中稱:“呂政嗣位,猶?嬴秦之姓”。明人凌迪知在其《氏族博考》一書中稱:“況呂政受命,寄身不!;王立道在其《具茨集》一書中稱:“呂政縱并吞之謀”。清人秦蕙田在其《五禮通考》一書中認為,司馬遷做《封禪書》“意在廣陳淫祀以彰武帝之失,而于三代常禮幸存一線于呂政者,反從其略”。
然而揆諸史實及常理,《史記》的嬴政是呂不韋私生子之說并不成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3060.html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