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七年(1137年)九月,宋高宗趙構準備把行都遷回臨安,很多駐守在地方的文武大員相繼被召回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入覲”,“中興四大將”之一岳飛也出現在“入覲”之列。跟隨岳飛一起“入覲”的還有隨軍轉運薛弼。薛弼從鄂州(今湖北武昌)乘船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與岳飛會合,同往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市)。
岳飛上了船就一連幾天都躲在船艙里不出,薛弼感到非常奇怪。第四天,他不請自進,鉆入了岳飛的船艙。
岳飛神情專志地伏在小案前寫字,絲毫沒覺察到有人進來。薛弼愣了一愣,隨即近前去看,案頭上全是工工整整的蠅頭小楷。怎么練習起小楷來了呢?薛弼詢問道。岳飛笑而不答。經過一番“窮詰端倪”,岳飛這才透露說,他正在擬一份密奏,是關國本的大計。
薛弼更加奇怪了,又一再追問他所要奏陳的是什么事。岳飛遲疑了一下,徐徐答道:根據前哨傳來的諜報,金酋準備廢黜劉豫,改立淵圣皇帝的皇太子為帝,意欲制造南北兩個宋朝相對立的局面。當下之計,只有請皇上把在資善堂讀書的建國公立為皇太子,才可以粉碎敵人的陰謀。
岳飛所說的淵圣皇帝便是宋欽宗趙桓,趙桓曾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立兒子趙諶為皇太子,后隨同一家皇室被擄。而趙構唯一的兒子已在苗劉之變中死去,他本人在揚州行樂時受金軍驚嚇,喪失了生育能力,雖然遍尋天下名醫,卻再也沒能產下一兒半女,讓很多人覺得南宋小朝廷是一個“絕戶”的朝廷,金人一旦以趙諶為帝,無疑會極大程度地動搖南宋軍民的擁戴之心。針對這一情況,岳飛覺得有必要規勸趙構早立皇位繼承人,以安民心。
繼承皇位的人選是有的,那就是趙匡胤的七世孫趙伯琮,現在在臨安資善堂讀書。岳飛曾到過資善堂,看見這小孩子生得聰慧可愛,不由得感嘆地說:“振興大宋的人選,不正落在這個人身上嗎?”(“中興基本,其在是乎!”)
現在金人揚言要立趙桓的兒子趙諶為帝,岳飛就決定借“入覲”之機,向趙構懇請早立皇太子。然而,岳飛并不知道,趙構求醫問神之心不死,仍在四處訪醫尋藥,求神問卜,這段時間,趙構已經找到一個叫王繼先的醫官,該醫官能煉“黑虎丹”,趙構服后,某些方面已大有起色,生子的夢想有望實現呢,要他馬上將趙伯琮立為太子,如何肯甘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4210.html
相關閱讀: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