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公元1194年 《三朝北盟會編》成書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宋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徐夢莘完成了歷史著作《三朝北盟會編》。兩年后奉命錄進,受到國史實錄院高度評價,并由此被授以直秘閣之職。徐夢莘(1126~1207),字商老,臨江(今屬江西樟樹)人,進士及第后任地方官,因不合上官之意而被免官,從此澹泊仕進,發奮著書,撰成《三朝北盟會編》一書。此書共250卷,是記載兩宋之際歷史的編年體史書。三朝指北宋徽宗、欽宗和南宋高宗三朝;北盟是指書中主要記載宋金和戰之事,會編則是因為此書按編年體史書體例纂述,每記一事并列諸說,每取一說照錄或節錄原文,編集了大量敕、制、誥、詔、國書、書疏、奏議、記序、碑志等,因此命名為“會編”。書名實際上反映了書的范圍、主線和體例,也反映了徐夢莘“自成一家之書,以補史官之闕”的意圖。此書師法《春秋》,是按一定的體例纂集起來的文獻匯編,是關于兩宋之際史實記載最翔實的資料書。
宋緞成熟
中國高級絲織品從唐初由經錦發展到緯錦,織紋從平紋變化的經線雙面組織變為經斜紋地上起緯斜紋花。爾后通過織機裝造上的再改進,增加了控制地紋經線的綜片數,到宋代就有正則緞紋的新品種出現。緞紋是在斜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每一個完全組織中,緞紋的組織點并不像平紋或斜紋那樣排列成連續的線條,而是均勻分散地布列,并為長大的紗線掩蓋,使織物表面只顯現出經線或緯線的獨特風格。以緞紋構成的織物,表面平整,富有光澤,手感柔軟,緞紋與提花及二重等結合起來,便可產生新的組織品種,因而適應性強,是極其富麗華美的高級絲織品種,也是三原組織中最復雜的一種。我國宋以前沒有“緞”字,宋元時還以“段”字作“緞”字用,南宋時緞織物已運用織金、閃色、彩條諸工藝。緞在宋代趨于成熟,至元代迅速流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7538.html

相關閱讀: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