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緞成熟
中國高級絲織品從唐初由經錦發展到緯錦,織紋從平紋變化的經線雙面組織變為經斜紋地上起緯斜紋花。爾后通過織機裝造上的再改進,增加了控制地紋經線的綜片數,到宋代就有正則緞紋的新品種出現。緞紋是在斜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每一個完全組織中,緞紋的組織點并不像平紋或斜紋那樣排列成連續的線條,而是均勻分散地布列,并為長大的紗線掩蓋,使織物表面只顯現出經線或緯線的獨特風格。以緞紋構成的織物,表面平整,富有光澤,手感柔軟,緞紋與提花及二重等結合起來,便可產生新的組織品種,因而適應性強,是極其富麗華美的高級絲織品種,也是三原組織中最復雜的一種。我國宋以前沒有“緞”字,宋元時還以“段”字作“緞”字用,南宋時緞織物已運用織金、閃色、彩條諸工藝。緞在宋代趨于成熟,至元代迅速流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17538.html
相關閱讀: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
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