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中,關東軍是日本侵略軍中最為臭名昭著的一支隊伍。
對于它的得名,有幾種誤解:一、因東北在山海關以東,我國又習慣稱東北為關東。二、日本人習慣上稱其最大的島嶼本州島的東京、橫濱一帶為關東,稱京都、大阪、神戶一帶為關西,有人就以為關東的“關東”就是由目標的關東得名。
其實,以上兩種認識都是不正確的。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日本戰勝了沙俄,日本在東北駐扎了“清國駐屯軍”。辛亥革命后,“清國駐屯軍”改稱為“中國駐屯軍”,但其實質沒有改變。
1919年,占據我國東北的“中國駐屯軍”在旅順口設立了關東總司令部,統一指揮駐扎在我國東北的日本軍隊,所轄部隊亦名為“關東軍”。關東軍得名于我國遼寧的關東州。日本軍國主義者用我國的地名命名自己的軍隊,其用心是極其險惡的,他們的意圖就是要永久占據我國的領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關東軍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略總預備隊,是日軍中的最精銳部隊,最多時人數達百萬。1945年8月,在中國人民武裝力量和蘇聯紅軍的打擊下,狂妄一時的關東軍被全部消滅。
拓展閱讀:日本王牌部隊關東軍覆滅記:最后淪為逃跑兵團
侵略中國的急先峰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國東北挑起了日俄戰爭。經過一年多廝殺,日本獲勝。長期覬覦我國東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護南滿鐵路權益,專門成立了一支所謂的“滿鐵”守備隊,另外還留駐南滿一個師團。兩部兵力大約兩萬人,歸屬關東總督指揮。當時日本在其控制的東北地區設置了“關東州”,所以這支部隊也稱為“關東軍”。由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行徑。
1919年,為提升關東軍地位,日本撤銷了關東都督府,設立了權限較小的關東廳,并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組建了關東軍司令部,統帥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軍各部。關東軍從此直接受日本天皇指揮,獨立性大大增強。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磨刀霍霍的關東軍借機從南鐵路屬地沖出,一天內便占領沈陽、長春、遼陽等城市。與此同時,關東軍開始急速增加兵力:1931年關東軍僅有3個師團,1932年達到6個,1933—1936年保持5個師團的兵力,1937年達到7個,1938年9個,1939年11個,1940年12個。1941年七八月間,為了配合納粹德國對蘇聯的進攻,關東軍接連組織以蘇聯為目標的特別大演習,并再次調集大量部隊囤積東北。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前,關東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31個師團,人數上升到85萬人,號稱百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1467.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