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光緒欲變法挽救清朝卻沒成功?是慈禧阻攔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部制”雖然是近年來見諸報端、電視等媒體的最引人矚目的名詞,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的光緒年間,就曾經發生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部制”改革。然而,這卻是一場令人遺憾的有始無終的改革。最近,有關媒體披露了這場“大部制”改革的來龍去脈和半途而廢的慘痛教訓。

1906年,清王朝宣布“預備立憲”,精簡機構,改革中央部門,合并一些職能重疊的部門,組建大部門。其具體做法是,將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并入禮部,將工部并入商部,取名農工商部,將太仆寺并入兵部,并改名為陸軍部,將國子監歸入學部。當然,這些被合并的部門歷史相當悠久。

太常寺是清代管理祭祀事務的機關,自秦漢以來就存在,但到清代,其職責早被禮部所代替,僅僅負責祭祀中的某些儀式性工作。光祿寺是清代管理宴會的機關,職責與禮部嚴重重合,戊戌變法時曾并入禮部,很快又分出來,這次終于歸并禮部。鴻臚寺是清代專管禮儀的機關,職責也與禮部相重,戊戌變法時曾一度并入禮部,這次只不過是再次并歸。

清代工部設于天聰五年,即公元1631年,是管理國家和宮廷工程等方面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制造工程,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當時,隸屬工部的還有工部負責貨幣發行的錢法堂、負責鑄錢寶源局和火藥局等機構。光緒的這次行政改革,這些機構均被裁撤。

太仆寺是清代管理馬政的機關,下轄的左右兩翼馬廠,但負責軍需國用馬匹的主要是兵部和八旗,太仆寺只是供部分皇室所需,為皇帝出巡準備馬匹,實際上已經成了兵部的分支機構。此外,國子監也被取消,國子監的學堂劃入先前成立的學部。

1861年1月20日,清朝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曾經進行一次“大部制”的嘗試。在這個總理衙門成立之前,清廷外交由禮部、理藩院、鴻臚寺等機構辦理,總理衙門將分散于這些部門的外交辦理權加以集中,清王朝自此有了專門的外交機構?偫硌瞄T一開始只主管外交、通商、關稅等事務,后逐步擴大到鐵路、開礦、制造槍炮軍火等,成為大部門。光緒戊戌年間,刑部郎中沈瑞林在一份奏折中說:“是則總理衙門之事,固不獨繁于六部,而實兼綜乎六部矣!1901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稱外務部,依舊“班列六部之前”。

實際上,在宣布“預備立憲”之前,清王朝先后在1898年、1901年、1903年、1905年就曾進行過小幅度的機構改革,但是此時對于岌岌可危的晚清政權,零零碎碎的改良已經無濟于事。實際上,將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并入禮部這類的“大部制”舉措,在1898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就已經頒布,但一直到了1906年才得以落實。

1898年8月30日,因“舊制相沿”,造成國家各級機構重復疊加,冗員充塞,光緒皇帝詔令裁撤中央的詹事府、通政使司、光祿寺、鴻臚寺、太常寺、大理寺等多個衙門,同時宣布冗員也要一律“裁撤凈盡”。光緒在這道上諭中嚴正指出,內外諸臣都“不準借口體制攸關,多方阻隔,并不得以無可再裁,敷衍了事。”光緒還下了死命令,無論是在廷諸臣還是封疆大吏,誰要在這項改革中夾帶私情而“推諉因循,空言搪塞,應當予以重懲,絕不寬貸!

光緒皇帝的這一異乎尋常的舉動,雖然康有為也認為這是“變政勇決”的行為,但是他還是感到有些突然?涤袨檎f:“吾向來論改官制,但主增新,不主裁舊”,堅持采取較為緩和的新、舊“共處”方針。就是梁啟超也覺得在當時情況下“裁官為最難之舉”

那么,當時光緒皇帝為何要采取這樣的異常措施呢?原來,光緒于6月11日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但到了8月,變法已明顯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上,遭遇到很大阻力。譬如,光緒要整頓吏治,杜絕“吏胥因緣為奸,舞文弄法”,7月29日下詔命令各衙門刪減繁瑣的治事規則,另立新章。結果,各衙門“藉口無例可援,濫引成案”加以抵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4076.html

相關閱讀: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