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康熙帝唯一的養女:固倫純禧公主結局怎么死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有些人,生于平淡卻經歷輝煌;有些人,出身高貴卻最終歸于平淡。還有一些人,平淡已成為了他們的氣質,不論遭遇如何,始終都心如止水。這是庸碌的表現嗎,不。這才是紛紜的人世間能夠握緊的最沉實的幸福。

康熙大帝唯一的養女

  在大清皇朝五十三位公主中(擁有“和碩公主”以上封號者),有這樣一類人:她們雖然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同樣擁有的高貴血統與出身,或者是親王府的格格,或者是郡王家的千金。她們因為是天子的養女,所以獲得了“公主”的尊稱。這是她們的幸運嗎?恐怕很難說,因為,在那些金尊玉貴的盛名背后,往往都是我們看不到的憂郁苦楚和心酸淚水——她們都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今天我們要來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皇家女兒的故事,她就是康熙大帝唯一的養女——固倫純禧公主。

  養女(1671—1741):固倫公主。玄燁之弟恭親王常寧之弟一女,其母為常寧庶福晉晉氏?滴跏(1671)十月二十八日生。撫養宮中?滴醵拍(1690)20歲時封為和碩純禧公主。是年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持氏臺吉班第。班第系科爾沁郡王奇他持之從孫。累官內大臣、都統、右翼前鋒統領。雍正四年(1726)卒。乾隆十八年(1753)追謚恭勤?滴跞荒(1692)即公主嫁后的第三年,為其設護衛長史,視貝勒制。雍正元年(1723)二月晉封為固倫純禧公主。班第卒后,公主居京帥。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時年71歲。

  清朝的皇帝為什么要將王爺的女兒收為養女,老實說這很少是出于情感的因素。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大致分為以下兩種:一是皇帝自己女兒少(如順治、雍正),二是對養女的父親表示恩寵(如乾隆、咸豐)。其實不論是哪一種,結局都是相同的。在清朝,公主們本身就是朝廷手中進行政治交易的昂貴砝碼,尤其是養女;实蹅儗Π尊B一個女兒似乎沒有多大的興趣,這些養女幾乎是從入宮那天起,就注定了為政治獻身的命運。她們最終無一例外的被嫁去了蒙古或是三藩(只有清末的榮壽公主例外),成為了養父手中最不用心疼的政治工具。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皇帝只收養女不收養子的原因。因為太和殿華麗的龍椅并不缺乏坐在上面的人選,缺的只是能使椅子看起來更加氣派美觀的寶石與黃金。因而每個皇帝都謹記了養子可擾,養女可用這個觀念,于是,清朝便有了這些并非皇帝親生的公主。 在了解純禧公主之前,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她的父親——恭親王常寧。清朝歷史上先后有兩位皇子被封為恭親王,一個是我們熟悉的奕?,另一個就是純禧公主的生父常寧。常寧是世祖順治的第五子。順治一生共有八個兒子,其中有四個長大成人。他們是圣祖玄燁、裕憲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純靖親王隆禧。這四個人里,純靖親王隆禧又是二十來歲就去世了。

所以說,康熙皇帝的同胞兄弟中就只剩下,福全和常寧。對于這一兄一弟,康熙皇帝的心中似乎還是有些彼此之分的。其實,從謚號上我們就不難看出這一點。三位親王只有常寧死后沒有謚號。是康熙的疏忽嗎?恐怕不是,因為常寧與福全同樣死于康熙四十二年,只是常寧比福全早一個來月。在得知弟弟去世后,康熙正在塞外巡視,他指派了皇子回京操辦喪事,而之后福全去世時,卻又是另一番情形,下面是引自《清史稿》的一段話:福全薨,即日還蹕。臨喪,摘纓,哭至柩前奠酒,慟不已。是日,太后先臨王第,上勸太后還宮,自蒼震門入居景仁宮,不理政事。越日,再臨喪,賜內對馬二、散馬六、駱駝十,及蟒緞、銀兩。予謚。又越日,舉殯,上奉太后臨王第慟哭,殯行,乃已。命如鄭親王例,常祭外有加祭。御史羅占為監造墳塋,建碑。除此之外,根據清朝王爵降襲的規矩。親王之子應襲郡王,可福全的后人卻繼承了親王位,而常寧的后人卻只降襲為貝勒(這種降襲,等于是將常寧視為郡王,仿佛讓我們想起了乾隆的那位被以皇貴妃喪儀下葬的皇后納喇氏)。

  至此,我們似乎已經看出了康熙對于這兩個兄弟不同的感情;蛟S是飄飄太過于敏感,這樣的結局也許并不是康熙對常寧有什么特別的不滿,而是他對于那位自幼便立志要做“賢王”,以及后來孝莊病逝時“與朕同處,殊勞苦”的哥哥福全,有著不同他人的深厚情感。更何況,還有一個純禧公主?滴跏晔,在個聽起來非常吉利的日子里,純禧公主出生在北京的恭王府中。她的父親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可母親卻只是王府中的側福晉。不過這也沒有什么,他畢竟是父親第一個孩子,第一屢血脈的延續。純禧公主是什么時候被帶入宮中撫養的,并沒有找到確切的史料證明。但是根據飄飄的推測,這個時間大約應該是在康熙十二年的三、四月間。我們都知道,康熙是一個多子多孫的皇帝。但事實上,在他早年間,兒女緣是極其淺薄的。以至于前六個兒子兩個女兒全部幼年夭折。這樣的情形對于皇室來說,可謂是極為慘痛可勘的經歷,盡管皇帝還年輕。

  康熙十二年二月,康熙皇帝當時最后一個女兒(皇二女)夭折了。子女的夭折讓這一年的春天顯得那樣的凄涼而灰暗。而此時康熙皇帝的心情卻比這晚來的春天更加沉悶。也許,這皇宮中真的需要增添一些新的氣息了。就這樣,一個月后,在經過了算八字,通玉碟等繁瑣的過程之后,恭親王府年僅兩歲的小格格被一道恩旨帶到了皇宮中?粗驗檎J生而滿臉驚恐的女兒被浩浩蕩蕩的宮中使臣帶走的那一刻,跪在地上捧著圣旨和賞賜還不到二十歲的恭親王內心百感交集。這就去了,那可是他的長女!從此,這孩子與自己再無瓜葛了。一道紅墻隔開的豈止是一段距離,而是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當然,除了常寧之外,更加傷心的,還有那個正在內堂里,因失去女兒而痛哭流涕的側福晉晉氏。純禧公主的進宮似乎真的為皇宮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福氣。兩個月后,榮憲公主出生了;一年之后,皇太子、端靜公主、誠隱親王也先后降臨人世。整個紫禁城又呈現出一片生氣勃勃景象。也許正是因為這種令人歡欣鼓舞的喜氣感染了康熙,使他對這位收為己女的小侄女心存感激。于是,純禧公主便成為了第一個以養女的身份被列入皇家的齒序公主——人稱大公主。

然而,這些看似轟轟烈烈的過程過后,皇宮中又恢復一如既往的平淡與枯燥。此時的純禧公主已經從皇帝、太后的視線中淡化了。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到純禧公主的生活。其實從她懂事開始,她就已經發現自己在這皇宮中的與眾不同。盡管康熙在每次封賞時都不曾虧待她,盡管和幾個妹妹們相處得十分融洽,盡管宮女太監們稱她時一口一個大公主,但是小純禧還是知道自己的身份。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一直縈繞著她。在宮中,她沒有皇妃母親的蔭蔽,更沒有向誰撒嬌的權力——因為她根本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不過純禧公主并不是林黛玉,這種成長的經歷并沒有讓她變得尖刻而敏感,相反卻使她養成了沉靜大度、平淡無欲的性格。她像大多數皇家女眷一樣篤信佛教。在每日暮鼓晨鐘的禮佛中,更加令這個文靜的少女有著與她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謹慎。就這樣,純禧公主在恬靜平和的心境中度過了她的童年與少年時代。

固倫純禧公主出嫁

  康熙二十九年,對于純禧公主來說是一個極為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純禧公主經歷的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出嫁。女孩兒家嫁人本是一件喜事,但是于皇家公主來說卻并不是什么可高興的事情。因為她的婚姻注定了將是懷柔蒙古的政治工具?滴鯙榧冹鬟x擇的夫婿名叫班第,是科爾沁蒙古的一個臺吉。關于這樁婚姻,飄飄要說上幾句。其實,單憑班第的臺吉身份在清朝的蒙古額附中是并不高的。這個身份基本上只證明了他又貴族的血統。在《清史稿——藩部世表》中記載的最低品級的蒙古貴族是一等臺吉,相當于不入八分鎮國公的身份。在飄飄前面寫到的幾位和親的公主中,她們的和親對象至少也都是郡王一級。比如和碩端靜公主的額附噶爾臧是郡王;固倫榮憲公主的額附烏爾袞是郡王加親王品級;固倫純愨公主的額附策凌是超勇親王,而固倫恪靖公主的額附敦多布多爾濟則是汗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5614.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