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古代歷史上死于“舉重比賽”的君主是哪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一位君主以大力氣而聞名。作為一個君王,他虛心納諫,任用將帥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此有人說他是有道明君;可是他又喜好搬拳弄腳、崇尚武功、好勇斗狠,因此也有人說他只是一個莽夫。他死后謚號為“武”,他的死也與他好“武”有關??他死于一場“舉重比賽”的意外,有人為他的英年早逝而嘆惋,而他卻說死而無憾。

  秦武王(前329~前307),嬴姓,名蕩,他本是少年英才,生得人高馬大、虎背熊腰,不愛后宮中的三千粉黛,也不愛錦衣華食、龍樓鳳閣,只喜歡騎馬射箭、架鷹走狗、摔跤角力。為了鼓勵秦國將士們也崇尚武功,秦武王特意下旨求才,他要在全國、全天下范圍內尋找具有神力的能人。大力士烏獲和任鄙就“毛遂自薦”,來到秦武王身邊,并受到了重用,加官晉爵、封妻蔭子就不必說了。有了這兩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宣傳作用,秦國上下,乃至九州之內的能人異士都紛紛投奔秦國而來。一時間,秦國內人才濟濟,大大促進了秦國軍事力量的增長。

  在齊國,有個叫孟賁的人聽說了秦武王“招賢納士”的消息后,也就奔著秦武王來了。這孟賁可與一些只求溫飽而寄居于秦武王帳下的“欺世盜名”之輩大有不同,童年時就以力大無窮而聞名鄉里,后來又學習兵書戰策、沙場武功,想要在戰場上成就自己的一番宏圖偉業。于是孟賁就開始闖蕩天下,游覽山川,尋名師、訪高友以增強自己的本領。據說,他在龍虎山學得一身奇異的能耐,在水里不怕蛟龍,在陸地上不懼虎狼。一次,他在野外看見兩頭雄壯威武的公牛在打架,兩只公牛鋒利的牛角叉在了一起,久久僵持、難分勝負。孟賁來了興致,他想做個和事佬,把兩只公牛分開。可是事與愿違,兩頭牛仍不肯罷休,還是一個勁兒地用頭沖撞。孟先生見這牛很不識相,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他一手按著牛頭,一手用力拔牛角,最后竟然將牛角活生生地拔了出來,那兩頭可憐的悍牛就這樣死了。

  據說還有一次,孟賁在渡黃河時,因為渡口的人太多,而渡船又太少,所以眾人都要排隊。孟賁本是急脾氣,這讓他很不耐煩,就想先上船。船家就說了好些難聽的話,最后還用槳點點他的頭,說:“你這么好強,難道是孟賁先生嗎?”孟賁被氣得須發倒豎、虎目圓睜,抖丹田大喝一聲??“氣煞我也!”一時間喝得波濤翻滾,渡船上的船家和渡客都被嚇得掉水里去了。孟賁奪過船槳,一躍上船,劃了幾下子就到岸上了。孟賁如此神武,自然很得秦武王的喜愛,于是孟賁也就高官得坐、駿馬得騎了。

  秦武王之所以要招賢納士、崇尚武功,是因為他有野心,他想統一寰宇、駕馭九州,把中原的錦繡河山盡收于自己的囊中。秦武王統一天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想到中原看看。他特別想到周王朝去看看,好了解了解中原的山川形勢、地域人情,為自己將來的征討兼并做一做準備。秦武王三年(前308年),他對丞相甘茂說:“寡人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于是,左丞相甘茂帶兵去打韓國,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打下了韓國的宜陽。這樣,就連接了秦國和中原的門戶,使秦武王到周朝京都的路暢通無阻了。后來,秦武王帶著任鄙、孟賁等一班人到東周洛陽。他沒有急著去朝見周天子,而是去看看傳國之寶??九鼎。這九座寶鼎據說是大禹時期鑄成的,那時中國分九州,一個鼎代表一個州。秦武王看了一番后,特意找到代表“雍州”(秦國)的鼎,上上下下地看了許久,然后若有所思,對眾人說:“這不就是代表我們秦國的寶鼎嗎,我們應該把它搬到我國都城??咸陽去才對呀!币慌钥词貙毝Φ男±粽f:“這鼎又叫‘千鈞鼎’,有一千鈞之重,自它鑄成以來,沒有人能移動過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25637.html

相關閱讀: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