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國時譙周與賈詡同樣的人生卻不一樣的結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三國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政治腐敗,宦官專權,導致群雄并起,諸侯割據一方,天下民不聊生,生靈涂炭,而武威姑臧的賈詡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賈詡一生雖多次易主,但其智慧過人,奇謀百出,算無遺策,被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稱為三國中最聰明的謀士,不僅在亂世中審時度勢,最后得以安然終老,還保全了家人,后世對賈詡的智謀也是津津樂道。

  賈詡何許人?賈詡,字文和,威武姑臧人,三國曹魏著名的謀士,官至太尉,謚曰肅侯。賈詡在三國歷史上,用易中天先生的話說,是真正的神機妙算,也是三國中最聰明的人。東漢黃巾平定后,董卓專政,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而賈詡就在此時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在董卓軍中服役,后董卓之婿中郎將牛輔屯兵于陜,賈詡便在牛輔軍中任輔軍。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李?、郭汜請求赦免而未果,被迫外逃。賈詡當時是董卓所部的官吏,為求自保而阻止李?、郭汜等,并說:“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后也!保?、郭汜一想,是這么回事,就率領殘軍殺回長安,最后李?等攻破長安,殺了王允等人,脅迫獻帝,長安一時朝野大亂,滿城腥風血雨。賈詡為了自保,為李?、郭汜獻計,造成東漢政府再次陷入混亂,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最后可能賈詡也自己過意不去,并通過李?、郭汜對他的信任,從中挽救一些東漢朝廷的大臣。

  后來,賈詡就投靠了屯駐華陰的段煨,段煨因忌憚賈詡的聲望而表面上對賈詡非常敬重,并不重用賈詡,時刻防范著賈詡,被賈詡看出來就投靠張繡去了。易中天先生說賈詡能洞察人心,審時度勢,在亂世中游刃有余,足見其智慧。賈詡投靠張繡后,曾兩次投靠曹操,第一次投靠曹操后,因曹操欺負張繡的嬸娘,賈詡為張繡定計而攻擊曹操;第二次曹操是在曹操和袁紹大戰的時候,賈詡一眼就看出了袁紹不足以成大事,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賈詡慧眼如炬。

  縱觀賈詡一生,從在董卓手下為官,為李?、郭汜謀劃,再到從李?和郭汜手中挽救大臣,后頭段煨,再投張繡,并兩次投曹操,最后得以善終,身處亂世在各虎狼之間游刃有余者又有幾人呢?所以說易中天先生說他是三國謀士中最聰明的人非常的有道理的。然而蜀漢滅亡時的光祿大夫譙周卻沒有他這么好的運氣,賈詡是多次易主,譙周僅二易其主而已,未如賈詡一般得到重用,譙周雖沒有賈詡一般的鬼謀,卻也是一代碩儒,其人不僅學識淵博,忠肝義膽,憂國憂民,但是他在后世的評價中與賈詡有著天壤之別。東晉孫盛認為“禪既?主,周實駑臣”,明代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講到“人知馮道之惡,而不知譙周之為尤惡也”。確實對譙周的評價太過分了,不是譙周太惡,而是王夫之的話說得太惡了。王夫之為什么有這樣的評價,說白了他就是說自己很了不起而已,知道王夫之生平的人應該知道。

  如果說譙周誤國的話,我們再看看蜀漢司徒許靖,劉備入蜀前為劉璋官吏,后劉備緊逼成都,許靖想背叛劉璋,劉備因為這件事看不起許靖,都不打算錄用他,但是諸葛亮和法正提出建議,許靖雖然年老無才且沒有節操,但是卻聞名天下,如果不予任用,可能會給天下人不良的觀感,造成以后人才召募以及政治號召上的困難,后來劉備就讓許靖當了左將軍長史。裴松之曾這樣評價許靖,“文休名聲夙著,天下謂之英偉,雖末年有瑕,而事不彰徹,若不加禮,何以釋遠近之惑乎!”,這就是對許靖的最中肯的評價了。由此觀之,歷史對賈詡、譙周和許靖的評價完全是兩個概念,三個人做的事情差不多,卻后世的待遇卻是天壤之別。

  為什么曹操能夠獨霸一方?后世覺他被人稱為奸雄而鳴不平,其實很多人都只是從表面看到曹操的功績。曹操任用人才是不拘一格的,郭嘉就是一個放浪形骸、不受約束的人;曹魏徐州太守昌?(于禁的同鄉)反復無常,屢次叛亂,最后被于禁率兵擊殺,曹操卻說:“?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大意是說如果昌?不向曹操投降卻向于禁投降,看來是昌?命該如此!也就是說曹操會放昌?一馬,昌?雖然道德有問題,曹操卻能夠寬容昌?和郭嘉,那譙周為什么又得不到后世人的寬容呢?更何況譙周并未有昌?等人的過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2306.html

相關閱讀: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