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再說荊州對吳的意義。在中國的古代,大軍團的運動如果沒有水運可以說難以想象的。先說一個小例子,諸葛亮為什么屢次出祁山陳倉?那里有一條成倒幾字的運河,利于糧食和軍械的運輸。而從子午谷,那里是山中小路,糧食和軍需基本沒有辦法保證大軍團運輸。作為中國中部的運輸線,西部的漢水和長江的交匯保證了漢中和荊州的運輸通暢,而長江的上游就是嘉陵江,閩江保證了蜀漢和荊州的通暢,但是由于三峽太險,所以難以成為補給線,而后來的陸遜在追擊劉備到那里就停止了,重要一點就是補給的困難。蜀方看來沒有意識到長江軍事動脈的重要性,是因為蜀漢的重要敵人不是吳,而是魏,對魏的戰爭從中翼向北是宛洛,基本上平原。從西翼是隴右和長安,基本上高原,所以蜀漢的水軍少,而且換個角度看,如果蜀漢大力發展水軍,那吳會如何想,吳會說你是伐魏還是伐我?說說為什么南人不能戰勝北人?其實南人在戰略上是比較被動的,中國的地理是西高,東低,北方平原和高原多,而南方的水多,河網縱橫。但仔細看,把中國分為三個部分,以關中和蜀為西翼,以山西,宛洛,荊州為中翼,以幽州,冀州和江東為東翼。中國的歷史就是開始從被西翼所統治的,而一般是先占領西翼,再圖中翼,對東翼起壓迫之勢。秦,西漢,隋唐,元都是如此。而從中翼起兵的一般是先平定西翼,然后形成對東翼起壓迫之勢。如東漢,宋,金,明。而從東翼起兵,也是先占西翼,而后向南壓迫,如北魏,清等等。從地理上看,東翼是海,基本是無處可退,只有屈服。所以明智的君主往往采用由西向東,自北向南的方式來統一中國。天蛇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2303.html
相關閱讀:三國隨章侃 第十二章 兗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機
三國歷史上殺害關羽的幕后兇手居然是司馬懿?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張飛死因何在?手足相殘是真是假?
三國演義中最為心狠手快的美女:孫翊的妻子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