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和朱由校誰的政治水平高?在東林人眼里,魏忠賢弄權是大明最大禍害,所以他們與魏忠賢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儼然,在東林這群讀書人眼里,一旦皇帝朱由校能親政,皇權的合法性有了保障,大明的政局就不一樣了。
合法的皇帝天然英明??不得不說,這種想法“耿直”得有些迂腐。
他們不了解領導朱由校是個怎樣人。從本質上講,這是個沒什么文化的半大孩子。和社會上“有人養沒人教育”的小混混區別不大。
因為父親從小不招爺爺(萬歷皇帝)待見,所以,朱由校這個皇長孫自然也常在萬歷皇帝的視野以外。直到爺爺臨死,他才被冊立為皇太孫,有了受到正規帝師教習讀書的機會。但剛開始認識字,讀了沒一個月,就輪到他主持政局了。因為他的父親登基一個月就撒手西去,按照皇權的合法性,輪到他接班,這一年,朱由校已經16歲。
16歲的朱由校看上去已經是一個少年了,但文化水平還比不上如今高小學生。稀里糊涂成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君主。整整7年中,他的心智似乎一直沒開化。他的最大愛好,不是政治,而是玩。
他在“從政”的七年間,不讀書,不看奏章,不批軍機,最愛干木工活,天天在木工房里揮汗如雨,日以繼夜做自己琢磨出的小擺設,小玩具。這樣的人當皇帝,跟宋徽宗當皇帝的效果差不多,畫家當不好政治家,木匠的政治才華也幾乎為零。這等于是讓猴子去游泳、讓鴨子去爬樹。
“業余皇帝”必然需要一個“幫閑”,幫他處理他不感興趣的政務。所以,魏忠賢出場了。朱由校在將政權教給魏忠賢代管同時,將原名”魏進忠”的魏賜名“忠賢”,意在希望魏做個既忠心又能干的心腹?梢哉f,是朱由校的政治無能將魏忠賢推到政治前臺。
一個半文盲高踞于皇帝的寶座上,而另外一個純文盲當上了皇帝的秉筆太監,替皇帝擬寫朱批,怎么說起來都荒唐可笑,這卻是明代中國政壇的一個事實。
對于半文盲的朱由校來說,沒讀過書的魏忠賢比那些認死理、不知變通的迂腐東林大臣們,更值得信任,值得欣賞。東林人有文化,不代表有能力,魏忠賢沒文化,但這和沒水平是兩碼事。
說到魏忠賢不識字鬧出的笑話,歷史段子比比皆是。譬如相聲《連升三級》,說魏忠賢把人家罵他的對聯高懸壽堂之上。這些段子聽起來有趣,但未必是事實。段子里的魏忠賢過于被貶低了。魏忠賢是個文盲不假,但決不是個糊涂蛋。他替皇帝當了七年“主筆”,豈能是個糊涂蛋?其實在替皇帝處理政務時,魏忠賢還是有自己一套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38244.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