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毛主席最后一個生日出現驚人一幕 國人震驚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清光緒十九年農歷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縣韶山沖。按照中國人的習俗,他在童年時代其父母也為他過生日,過法并無特別之處。因為,他的父輩是農民,家境并不富裕。

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立志走出鄉關,并聲言“學不成名誓不還”之后,無論是長沙求學,故鄉建黨,穗滬生涯;還是秋收起義,井岡戰斗,蘇區創建,以及長征壯舉,他忙于發動民眾,領導武裝斗爭,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晝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時毛澤東和其他同志一樣,都不過生日。

延安時期,毛澤東為許多人祝過壽,但拒絕別人為他做壽。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翻身得解放,人們想為毛澤東祝壽,但他堅持說:“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毛澤東步入老年以后,開始注意起自己的生日,但從不接受別人的宴請。他有時在12月26日這一天,邀請一些人聚一聚。餐桌上沒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套話,更沒有壽星端坐,接受別人祝壽之類的舊俗。只擺幾個簡單的菜和一些紅白酒,與人聊一聊。這種壽辰小聚往往像開會,充滿了政治內容和時代特色。毛澤東的“生日”,時過時不過,過法各不同,一切由他自己決定,既有趣又耐人尋味。

五十歲生日:拒絕做壽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50歲生日。按照中國的習俗,50歲是大壽,理應好好慶賀一番。于是黨內一些同志提議為他做壽,同時宣傳毛澤東思想。這年的4月間,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凱豐致信毛澤東,報告了這一計劃。這是毛澤東1910年離開故鄉以來,第一次遇到“生日問題”。

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開始著手準備。任弼時鄭重囑咐毛澤東的好友、詩人蕭三:寫一本毛澤東傳,以慶祝他的五十大壽。毛的秘書胡喬木也極力贊成此事,為使蕭三集中精力寫成這本書,免除了他的一些會議活動,力爭12月下旬寫成。為此,蕭三訪問了延安的許多老同志,搜集了大量素材。更為難得的是毛澤東在與他聊天時,也零星地談到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歷。根據這些材料和蕭三自己做學生時與毛澤東的接觸,準備寫成《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公開發表。

毛澤東看了凱豐的信,他的第一反應是拒絕:共產黨的領導人不能做這類事,何況又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時。經過認真考慮,他在4月22日給凱豐回函說:“生日決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會生出不良影響。目前是內外困難的時候,時機也不好。”

在這封信中,針對凱豐所言“宣傳毛澤東思想”問題,他說:“我的思想(馬列),自覺沒有成熟,還是學習時候,不是鼓吹時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斷去鼓吹(例如整風文件中的幾件),不宜當作體系去鼓吹,因我的體系尚沒有成熟。”這番話,表達了毛澤東對自己思想理論的冷靜評價和高標準要求。

既然毛澤東對做壽之事明確拒絕,所以到了12月26日,延安各界都沒有什么祝壽之類的舉動。蕭三為毛澤東作傳的計劃也就放緩,他那篇長文延至1944年7月初才在《解放日報》上刊出,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毛澤東看了,幾次傳話給蕭三,讓其停止寫他個人,后來還當面勸蕭三多寫群眾。蕭三爭辯說:“我這是自己補課,并且寫你和寫黨的斗爭是不可分的,這有重大教育意義……”

當時,許多人并不知道毛澤東的壽辰為何日,這就引出一個關于毛澤東生日的小插曲。1944年4月30日,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中宴請五六名高級干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飯后漫談時,八路軍晉綏軍區副司令員續范亭問毛澤東多大歲數,毛說是光緒十九年癸巳生人。續又問月日,毛說是陰歷十一月十九。續范亭這才知道,毛澤東比他小一個月,去年十一月十九是毛澤東50歲整壽。他當場賦詩一首:“半百年華不知老,先生誕日人不曉。黃龍痛飲炮千鳴,好與先生祝壽考。”大家聽了鼓掌說好,毛澤東笑著點頭致謝。

毛澤東作為革命領袖,拒絕為自己做壽,“怕生出不良影響”,但他對許多老同志的生辰卻記掛在心,如對吳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用書信、題詞或其它形式熱情祝壽;他還邀請住地棗園村24位年過60的老人赴宴,為他們集體祝壽。這些都體現了毛澤東“他人第一”的高風亮節。

五十一歲生日:接受集體祝壽

延安時期,毛澤東拒絕為他自己祝壽,但也接受過集體祝壽。1944年12月16日,中央辦公廳為楊家嶺黨中央機關的56位50歲以上的老同志,舉辦了一次集體祝壽活動。第二天,《解放日報》作了如下報道:

中央辦公廳政治處在中央大禮堂為全楊家嶺56位50歲以上的同志集體祝壽,從伙夫、馬夫到毛主席、總司令。會場四壁懸掛著各界送的壽燈、壽幛、壽聯、壽詩、壽詞。中共中央副秘書長李富春致開幕詞,說今天為56位同志祝壽,是我黨一件大事,這樣紅火的大會象征著我黨事業的輝煌前途。56位中從伙馬夫起一直到徐(特立)老、林(伯渠)老、吳(玉章)老、董(必武)老,以至朱總司令、毛主席止,包括工農商學兵。中間有66歲的勞動英雄姬仲飛、特等勞動英雄岳恒書。中共中央副秘書長李富春代讀毛主席的答詞(因有要公不能參加)。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長劉少奇致祝詞說:這次祝壽有伙馬夫,有中央委員,有朱總司令、劉伯承師長,這說明我們黨對伙馬夫與中央委員是一樣的,是平等的。他們都是一個目的,為人民大眾服務。只有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人,才配得上受人民大眾的尊敬。他說:毛主席、朱總司令都是以一個人民大眾的勤務員的身份為人民大眾辦事的。要學習這些同志為公忘私的優良品質和共產主義的精神。新四軍陳毅代軍長致詞,他號召青年黨員不要兩眼向上,要重視事務工作。徐老(徐特立)代表全體壽翁致謝詞,他以自己一生的經歷說明過去經過許多摸索,走過許多冤枉路,才走上革命道路,51歲入黨。這次祝壽有世界意義,從前稱老人為“老頑固”、“老朽”,今天不同了。晚上民眾劇團演出秦腔助興,并舉行盛大舞會。壽公姓名年齡如下:徐特立68,吳玉章65,朱寶庭64,董必武60,朱總司令58,林伯渠58,李六如57,劉伯承53,范文瀾52,毛主席51……

五十九歲生日:請來一個人,同吃清湯面

1952年12月26日上午,毛澤東醒來后,吩咐衛士叫來他的保健醫生和行政秘書王鶴濱,陪他吃飯。

紫云軒的過廳是毛澤東用餐的地方。王鶴濱到時,八仙桌上已擺了幾碟小菜,有醬菜、辣椒、腐乳和醬牛肉,都是廚師廖炳福按照湖南口味制作的。桌上沒有毛澤東經常吃的米飯和炒菜,但卻多了一盆剛煮好的清湯白面條。兩只中號高腳玻璃杯里,已斟好了多半杯葡萄酒。這種吃法,王鶴濱很少見,不免有些詫異。

毛澤東從臥室走出,招呼王鶴濱入座。他舉起酒杯微笑著說:“王醫生,來,干杯!今天是我的是生日。”說完,與王鶴濱碰杯而飲。

王鶴濱這時才知道毛澤東請他陪吃飯的原由,心中十分激動,趕緊說:“祝主席身體健康!長壽!”說完,一飲而盡。

毛澤東喝了一口酒,說:“王醫生,咱們不祝壽,但是可以吃清湯面,是吧!”說著,就要拿碗給王鶴濱盛面條。王急忙先給毛澤東盛了一碗面條。毛澤東拌著小菜吃得很香,高興地對王說:“做壽是不會使人長壽的,對吧!人活百歲就不得了嘍!”這話是針對一位工作人員前幾天的話說的。當時,毛澤東聽了“祝您萬壽無疆!”后說:“這是屁話,哪有活一萬歲的?”稍停,又說,“哪里有什么萬壽呀!人是不會活到萬歲的!”

這時,王鶴濱想起前幾天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來請示:“主席,兄弟黨和外國首腦發來(給你)的祝壽電報怎么辦?”毛澤東當即明確表示:“收下來,都不見報!”還補充說,“如果人家要問,為什么沒有在報上發表他們的電文,就說這是我們國家的習慣。”毛澤東的59歲壽辰,就這樣與身邊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員吃了一頓清湯面度過了。

六十歲生日:在京剛過完,江青又安排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的“花甲”大壽。黨中央收到世界各國馬列主義政黨、友好團體和知名人士發來的賀電、賀信,熱情祝賀毛澤東六十大壽。毛澤東決定,對于這些賀電、賀信,一律不準公開發表。

可是,警衛人員們抑制不住對毛澤東的敬仰之情,想給他祝壽。這天,中央辦公廳警衛科長申虎成很早就來到值班室,走到毛澤東床前,把大家的心意報告給他,并祝他健康長壽。

毛澤東聽后微笑著點點頭,說:“謝謝同志們!”稍停,又對申虎成說,“你去備點酒,讓老廖師傅做四個菜,一個湯,請大家一起吃頓飯。”毛澤東還特別叮囑說,別忘了告訴燒鍋爐的工人和秘書同志們,請他們一起來。

這次簡樸的“壽宴”只有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參加,沒有他的親屬。當天毛澤東就啟程赴杭州,晚上到達,住在西湖邊上的劉莊。

這是毛澤東建國后首次來杭州,他一生共來過40次。除北京外,杭州是毛澤東住得時間最長的城市,他把杭州視作第二故鄉。

毛澤東這次來杭州,一住就是兩個半月,第二年3月14日才回北京。主要工作是親自主持起草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隨行人員有中辦主任楊尚昆、公安部長羅瑞卿、秘書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以及葉子龍、江青。

毛澤東住下后,江青找到負責接待的浙江省公安廳副廳長王芳說:主席不愿意人家向他祝壽,但我們得有個表示。1954年元旦快到了,是否請浙江省委以慶祝元旦的名義,請主席吃飯,并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壽。但不要說“祝壽”、“長壽”什么的,意到話不到,免得主席不高興。

浙江省委完全同意這個方案。12月30日晚,毛澤東高興地赴宴。餐桌上除了酒菜外,還擺放了花生、紅棗和面條,意為慶祝華誕、祝愿長壽。席間氣氛熱烈愉快,大家輪流向毛澤東祝酒,他高興地一一作答。他平時很少喝酒,但那晚卻喝了不少,對杭州菜也很喜歡。末了,毛澤東面前還有四杯茅臺酒,他沖王芳說:你喝了吧,別浪費。王芳遵命,一掃而光。幾年后,毛澤東還傳話給王芳,要他少喝點酒。

這年毛澤東60周歲,兩鬢已有一些白發。吃完飯后,他的興致依然很高,沒有離席之意。大家高興地圍著他說話。羅瑞卿開玩笑說:“王芳廳長,你一個山東大漢,怎么起了個女人名字,應該改一下,去掉‘芳’字的草字頭。”王芳表示同意改,并當場請主席批準。毛澤東紅光滿面,談笑風生,笑著說:“我可不同意,你們山東綠化搞得不好,到處都是荒山禿嶺,連草都不長。你王芳頭上剛長了一棵草,就要除掉它,我不同意。什么時候山東綠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這番話,引起大家一陣笑聲。

事后,王芳問江青:主席領會我們設宴的用意嗎?江青笑而不答。稍停又說:這不重要,反正我們的心意到了。似乎對于她自己的這次巧妙設計很得意。

六十六歲生日:人在杭州讀書忙

1959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66歲生辰,他在杭州讀書中度過了這一天。

1958年,“大躍進”中發生了一些違背經濟規律的問題,干部中由于缺乏經濟學知識出現一些混亂思想。毛澤東自己也深感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以便指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于是,他點名陳伯達、胡繩、鄧力群、田家英這幾位秘書和黨內理論家,與他一起去杭州,從1959年12月10日起,歷時25天,學習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社會主義部分。

這次讀書活動,是毛澤東親自安排的,一般是每天下午4時至9時左右,大家到丁家山一所平房一起讀書,風雨無阻。下雨時,毛澤東扶仗上山。每人一本書,毛澤東讓胡繩、田家英和鄧力群輪流誦念,大家邊讀邊議,主要聽毛澤東談話。后來,他們三人自作主張作了分工:鄧作記錄,胡、田輪流誦讀。毛澤東發現后悄聲問鄧為什么不讀?鄧回答說自己口音不標準。毛澤東看他作記錄,也就不說什么了。遇星期日和元旦放假休息,人們可以爬山賞景,也可以辦理私事,氣氛輕松愉快。杭州是毛澤東很喜歡的地方,從1953年冬首次來杭,幾乎每次南下都在這里住一段時間。他曾說過:“杭州是我的第二故鄉。”在最喜歡的地方做最喜歡的事(讀書),毛澤東的心緒極佳。

最后一個生日:面條全碎在鍋里

1975年12月26日,毛澤東82歲生日,也是他最后一個生日。這天,毛澤東特地請來了以前在自己身邊工作過的幾位同志。一早,毛澤東的女兒李敏、李訥和護士長吳旭君、秘書張玉鳳等來到毛澤東的居室,居室里立刻傳出了歡聲笑語。

這次生日,毛澤東的餐桌上也很簡單,只是比平時多了幾樣菜。負責毛澤東生活事務的吳連登給田樹濱師傅打電話的時候,老田正在電話機邊守著。田樹濱是中南海的面點師傅,面食點心做得特別好。毛澤東生日的長壽面,每次都是他搟的。放下電話后,田師傅急忙拿上工具到毛澤東的廚房搟面條。沒多久,毛澤東說要吃飯。田師傅把面條下入沸滾的鍋里,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面條全碎了,一節一節的,沒有一根是整的!這一幕驚呆了毛澤東廚房的龐師傅、于師傅和吳連登。田師傅流著淚說:不得了了!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面條。吳連登強烈地感受到廚房里濃厚的傷感和驚慌氣氛。

毛澤東吃飯的時間短,菜又不多,只等著吃壽面。再搟面條肯定來不及了,吳連登當即決定:煮掛面!幾十年后吳連登說:“主席臨終也不知道這件事,他哪里知道這最后一碗長壽面不是手搟面,而是掛面。但他吃得還是很香。”這頓生日飯,毛澤東還喝了胖頭魚湯,并高興地說:“胖頭魚湯好香噢!”他堅持自己用勺舀湯喝,顯得格外高興。

毛澤東最后一個生日時,金日成又送來了朝鮮的大蘋果,表示祝賀。這些蘋果,裝在竹制的圓形果籃里;@子的把上綴著兩個紅色緞帶,上面有金日成用朝文親筆寫的:“祝毛澤東主席長壽”幾個字。

毛澤東見了老朋友送的禮物,自然高興。他拿出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端詳片刻,然后對身邊的人員說:“這蘋果,留下兩個,其它的你們分著吃吧。”他時刻想著別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40263.html

相關閱讀: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