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職務都是些只拿俸祿不用干活的神仙差使。讓這位“生長于深宮之內,養育于保姆之手”、掛個虛職而從未主持過軍國大計的公子哥成為一個大國領袖,可見閱人無數、善于馭人的慈禧是懷有私心,也是迫不得已的! ≥d濤的判斷是:“載灃是我的胞兄,他的秉性為人,我知道的比較清楚。他遇事優柔寡斷,人都說他忠厚,實則忠厚即無用之別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規律,內廷當差謹慎小心,這是他的長處。他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慈禧太后執掌政權數十年,所見過的各種人才那么多,難道說載灃之不堪大任,她不明白嗎?我想決不是。她之所以屬意載灃,是因為她觀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載灃好駕馭,肯聽話,所以先叫他做軍機大臣,歷練歷練。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時候,光緒帝雖先死去,他仍然貪立幼君,以免翻她從前的舊案。但他又很明白光緒的皇后(即后來之隆裕太后)亦是庸懦無能、聽人擺布之人,決不可能叫他來重演‘垂簾’的故事,所以既決定立載灃之子為嗣皇帝,又叫載灃來攝政。這仍然是從她的私見出發來安排的!(《晚清宮廷生活見聞》) 載灃的兒子被立為嗣皇帝,嫡母是慈禧之妹,妻子瓜爾佳氏又是慈禧親信榮祿的女兒,本人雖忠厚有余、魄力不足,但立場堅定。這些都是“硬件”。在還想干個十年八年的老佛爺看來,孩子老實聽話才是最關鍵的,子少父弱也許是最理想的,這樣的人不用那還用誰呢? 讓“自己人”接班,是封建制度下權力交接的必然選擇。能力可以培養,經驗可以積累,而一個“根正苗紅”的好出身卻不是人人都具備的條件。這種任人唯親的權力交接方式,也注定了王朝必然滅亡的結果。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載灃深受其父老醇王的影響和熏陶,從小在王府受到過良好的教育,養成了謙遜好學的品格,做人做事都比較低調,并不是個權力欲極強的人,也有些自知之明。得知讓其監國攝政的消息后,他“叩辭至再”,無奈老佛爺決心已定,懿旨已下,“萬分無法,不敢再辭”,也只好硬著頭皮走馬上任了! ≥d灃每天很早就來到乾清宮,試圖像雍正爺那樣親自批閱來自全國各地和中央各部門的奏章,“而苦不得要領,往往辭不達意。有入覲者,常坐對無言;又進言者,分不清是非曲直;即請機宜,則囁嚅不能主斷;且所言常不切主旨,多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之類,無關宏旨。”(金梁:《光宣小記》) 出使德國的李經邁臨行前向載灃請示有關工作,這位新領袖莫名其妙地說了三句話:“你哪天來的?”“你哪天走?”“好好,好好干,下去吧!”(溥儀:《我的前半生》) 湖廣總督瑞?“以疆事”入見欲有所陳,載灃卻說:“汝疾病尚未愈乎?”除了詢問病情,別無他言。(胡思敬:《國聞備乘》) 政治是一門大學問,成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需要長期的實踐和磨練。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載灃的資歷、經驗和秉性均顯不足,關鍵是他對“厚黑學”沒有真學、真懂、真用,這也許注定了他作為政治家失敗的命運。然而,對于這位80后的年輕人來說,突然間把他放到這么重要的位置,擔上這么沉重的擔子,面對這么錯綜復雜的局面,有些不知所措的窘狀也是可以理解的。權力似乎有一種魔力,讓擁有它的人絕然不肯舍棄,并想方設法去鞏固它、擴大它!靶率稚下贰钡妮d灃畢竟身體里流淌著愛新覺羅皇族的“藍血”,他盡力用勤勉的執政風格來彌補性格的缺陷和能力的不足,本能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竭力鞏固他的攝政統治,試圖挽救大清國面臨的種種危機! ≥d灃首先認識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立規矩,訂禮儀,樹立個人權威,這是必須的! №樦文觊g的攝政王儀注規定:“凡文移皆書皇叔父攝政王。一切大禮如圍獵、出師、操驗兵馬,諸王公大臣都要列班跪送和跪迎攝政王。遇元旦及其他主慶節日,滿漢文武大臣在朝賀皇上后,還要往賀皇叔父王。”(郭松義等:《清朝典制》)多爾袞攝政而不監國;載灃既攝政又監國,就應該“今體制較昔尤尊嚴也”。(金梁:《光宣小記》) 還在溥儀未登基時,載灃就以宣統皇帝的名義發了一道諭旨:“欽奉大行太皇太后懿旨,軍國政事均由監國攝政王裁定,是即代朕主持國政,黜陟賞罰悉聽監國攝政王裁度實行。自朕以下,均應恪遵遺命,一體服從。懿親宗族,尤應懔守國法,矜式群僚。嗣后王公百官,倘有觀望玩違,暨越禮犯分,變更典章,淆亂國是各情事,是即致以國法,斷不能優容姑息,以致敗壞紀綱”。(《清朝續文獻通考》)這道詔書有理、有力、有節,義正辭嚴地再次重申了載灃監國的合法性和不可侵犯性,并對那些“拿豆包不當干糧”的潛在政敵進行了嚴正警告! ¢W亮登場后,為進一步強調自己監國地位的正統與尊榮,載灃又以宣統皇帝名義公布了內閣等衙門議定的《監國攝政王禮節總目十六條》,規定: 1、告廟。“監國攝政,典禮崇隆,應請諭旨,擇期派員告祭太廟”。 2、詔旨!败妵录镑碲熨p罰,悉由監國攝政王裁定,仍以諭旨宣示施行。凡重大事件,有必須請皇太后懿旨者,由監國攝政王面請施行,他人不得擅請、擅傳”! 3、稱號!氨O國攝政王在皇太后前稱臣,行臣禮。諭旨內稱監國攝政王時不書名。監國攝政王稱皇上為皇帝,對眾自稱為本攝政王,貝勒以下文武大小臣工皆稱攝政王”! 4、代行祀典。“皇上未親政前,所有壇廟大祀及現在喪祭,均由監國攝政王代詣行禮”。 5、軍權。“皇上有統帥全國海陸軍之權,凡憲法綱要內所定皇上大權關系軍事者,即屬之于攝政王。其京外旗綠各營、海陸各軍,應歸攝政王節制、調遣”。 6、典學!盎噬系鋵W時,學業及師傅勤惰,均應由監國攝政王考察照料”! 7、朝會班次。“凡遇皇上升殿受賀,及萬壽圣節,監國攝政王皆不與列,在宮中行家人禮。如遇皇太后慶賀大典,監國攝政王另班行禮,毋庸隨班。王公百官于朝賀后,分班詣監國攝政王前致賀”。 8、朝見座位!皵M請于養心殿中設御座,并設案,東側設監國攝政王座,座前亦設案。王公百官遇有應行跪安、謝恩各禮節,皆向御座恭行。每日召見王公百官,該員先向中設御座跪安,起,入東暖閣啟對”。 9、鈐章署名。“凡有諭旨,均請攝政王鈐章,由軍機大臣署名,然后遵奉施行。至攝政王如有面奉之懿旨,一并由王署銜鈐章,軍機大臣仍均署名”! 10、文牘款式!胺渤脊ふ伦,仍書皇上圣鑒字樣”! 11、代臨議院!白h院成立時,監國攝政王應代行蒞會之禮,資政院開院時,亦由監國攝政王代行蒞院”! 12、外交!胺才c各國訂約遣使,均由監國攝政王主持”。 13、輿服護衛。“監國攝政王于乾清門外升輿”,其輿服、護衛、從官,比照多爾袞攝政時體制。 14、用度經費!皵z政王用度經費,每年由度支部撥銀15萬兩,交內務府支應”。 15、邸第!皵M請于中海迤西集靈囿地方,建監國攝政王府第。另于東華門內三所,為監國攝政王隨時起居休息之所”! 16、復政!百够噬夏觊L學成,屆舉行大婚典禮時,大小臣工集議,合詞陳清皇上親裁大政”。(陳瑞云:《宣統帝》) 載灃這個被許多人寄予殷切期望的“賢王”,滿腦子還是家天下的帝王思想。以上“十六條”可謂面面俱到,細致入微,滴水不漏,不知不覺中把皇上他爹抬到與皇上差不多的尊貴地位! 1909年,興建攝政王府的工程開工,直到1911年10月尚未竣工,工程總耗銀187萬兩! z政王沒享用上的,北洋政府笑納了,先后以此作為國務院、總統府的辦公地! ≈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此處為國務院辦公區。保留最完整的建筑當屬西花園,亦即西花廳,為周恩來總理辦公、居住的地方。 70年代末,中南海曾進行過大規模的修建。當時還想保留原王府中路建筑的原貌。然而,房屋落架后發現,基礎非常松散,和清代前中期夯土基礎的做法相去甚遠。有些柱子裂縫很大,竟用碎磚填充,用灰抹齊。這樣的建筑,根本無法保留,只好大部分拆掉! 〈笄鍑褪潜粌壤镏盏。 class=’page’>2下一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679801.html
相關閱讀: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