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他禁煙有功 為何卻簽訂了諸多的“賣國條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南京條約》簽訂時,有三個清廷大員參與其事:欽差大臣耆英、兩江總督牛鑒和曾經的兩江總督時任四品乍浦副都統伊里布。

其時,伊里布因為收復定海不力,被革職,后以七品職銜隨耆英“督辦夷務”,后雖然由從五品而升至四品,自稱“欽差大臣頭品頂戴前閣部堂署乍浦都統紅帶子伊”,其家人張喜也是中英談判的重要人物?僧吘公@咎在前,“欽差大臣”、“頭品頂戴”都是虛張聲勢,只能“贊襄”,斷不能主事的。

而牛鑒,防守浙江失利,喪城失地,被英軍兵臨南京城下,參與對英談判,雖有戴罪立功的心思,畢竟難逃日后被清算的命運。參與其事,也僅僅是“參與”,屬于過年的涼菜,有他無他不傷宏旨。

真正在對英談判中折沖樽俎,即對道光帝負責,又要挑談判大梁的,是耆英。

何況,以后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的中英《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不平等條約,都是在耆英的主持下簽訂的。

在李鴻章之前,耆英恐怕是簽訂“賣國條約”最多的“賣國賊”了。

耆英是何許人?大清朝有何對不起他,竟然如此不顧天良?

看他的履歷,朝廷并不有負于他。

耆英,字介春,愛新覺羅氏,滿洲正藍旗人,是滿清宗室貴族。以蔭生授宗人府主事,遷理事官,累擢內閣學士兼副都統、護軍統領。自道光二年至十八年(1822-1838)歷任理藩院侍郎,內務府大臣,步軍統領,禮部、工部、戶部尚書,熱河都統等要職。

而在在南京簽訂城下之盟前,耆英的所作所為,也從沒“有負皇恩”。

1838年,道光皇帝開始在全國開展頗有聲勢得禁煙運動。9月,因原盛京將軍寶興禁煙不利,道光帝命時任熱河都統的耆英遷盛京將軍,上任頭把火,就是要奉旨禁煙。

盛京是清王朝“龍興之地”,宗室眾多,不是皇親便是國戚,于朝廷中樞的關系盤根錯節。而販賣、吸食者,也大多是宗室皇親。禁煙的難度,要比林則徐的廣州、琦善的直隸大得多。耆英卻是顯現出相當的干練,著手大力整頓。

首先,1838年11月,耆英將玩忽職守、暗中阻撓禁煙的奉天知州鮑覲堂,署復州城守尉協領博慶,寧?h知縣袁振瀛,前護理金城守尉佐領王安廣等官員撤職查辦。同時,“嚴札奉天宗室覺羅總族長,內務府三旗佐領,并滿洲蒙古、漢軍各協領,佐領,以及各城守尉、協領,防守尉等各將所屬人員兵丁內,有無吸食鴉片者,分別詳細查明,造冊呈報,以憑稽查,一經核明,無論宗室覺羅,官員兵丁,即行飭拿,從重定擬具奏并將查報不實之該管官員嚴加參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21762.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