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的達官貴人們就已經喜歡在宴席上喝冰鎮米酒助興。到了唐代人們就已經會制作并公開出售“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過一會兒,就凍成了冰棍。北宋還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并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飲更加琳瑯滿目,夜市的冷飲鋪甚至要賣到三更時分才打烊。元代13世紀,蒙古王公貴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冰激凌的雛形。明清冰鎮飲食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有很多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涼水”。
用冰窖、冰箱
1976年,秦雍城遺址考古曾發現春秋時一座冰窖,其藏冰量達190多立方米。朝廷中有專門的官吏負責每年寒冬時鑿取冰塊進行儲存。我省寧武萬年冰洞據說當年就是隋煬帝避暑時的取冰處。宋代與冷飲的繁榮相伴,一種比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現,叫做“冰鑒”。是一種雙層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蓋,中間有夾層,把冰塊放到夾層里,蓋上蓋子,好長時間都不會融化。
穿開襠褲、半臂裝、袒胸裝
魏晉以前男人也和現代人一樣愛打赤膊,女人們則喜歡穿“開襠褲”。這種“開襠褲”并不是單穿的,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里面則多穿脛衣,脛衣可看作是褲子的雛形,有褲管,沒褲襠,由于這樣的著裝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過河否則古人不會輕易提起下裳。唐代薄、透、露的“半臂裝”和“袒胸裝”深受女性青睞。半臂裝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而比半臂裝更大膽的,則是袒胸裝。
住空調房
先秦用冰塊降低室內溫度的方法已經有了。那時存放冰塊的地方被稱為“窟室”。每到酷熱的夏夜,貴族們在窟室中通宵達旦飲酒作樂。漢代皇宮里設有冬夏兩用的“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唐代的“含涼殿”為皇帝后妃的寢殿,傍水而建,夏天在里面居住十分涼爽。明清夏天,有錢人家會買來冰塊或者白雪,拿出來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這制冷的效果絲毫不亞于今天的空調。
吹“空調扇”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有錢人會用“人工風扇”,即在一個軸上裝上扇葉,軸心上拴有繩索,仆人手搖軸心上的繩索,扇葉被帶動旋轉則可產生涼風。更高級的是用水力帶動的“空調扇”。
睡瓷枕、石床
古人很早就知道采用瓷枕、石床解暑。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透風,四周能透氣,加之瓷器表面有一層冰涼的釉面,是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85538.html
相關閱讀:宋朝歷史事件之澶淵之盟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岳飛的妻子李孝娥簡介 歷史上的李孝娥原型李娃
北宋史上的傳奇名臣包拯:是清官能臣更是個錚臣
宋朝人吃喝趣事:實行分餐制 吃飯不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