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中心區域發現的一批珍貴文物神秘面紗揭開,除發現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銀幣外,最為珍貴的是長12厘米、寬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個字的金封冊,經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1月5日,工作人員展示“江口沉銀遺址”發現的國家一級文物金封冊。
“兩河匯流入岷江蒼茫中銀嶙翻騰”,地處岷江岸邊的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漢代崖墓博物館的門聯一語成真。日前,經過對岷江河底打撈的銀錠、銀飾、金冊等文物分析,專家確認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江口沉銀”的遺址便在于此。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末年的農民軍領袖張獻忠與李自成齊名。1644年,張獻忠占領四川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兩年后,張獻忠在四川西充縣中箭身亡,而他所擁有的巨額財寶不知去向。其中,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段有張獻忠“千船沉銀”之說,一直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江口沉銀”遺址地處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段“老虎灘”,此處正是岷江主河道和流經成都市區的府河交匯點,由于上游修建了水庫,河水已不見當年的翻騰,河中淺灘時有顯露。岷江邊上的漢代崖墓博物館開門正對的便是“老虎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792162.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