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謚“孝慈”,故名孝陵。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于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2003年7月3號決定,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當年孝陵內每到夜里就傳出一個婦人的哭聲,原來這是馬皇后的哭聲,后來大搞法事才沒有了哭聲。馬皇后為什么要哭?說是一人空守一座孤墳,悲傷所致啊,“后來孝陵傳夜哭,應緣馬后悲孤獨”,即是這個說法。
燕王朱棣后來起兵造事,把老子認命的孫子皇帝攆出南京的皇宮,至今下落不明,與朱允?選擇的下葬時間失當有直接關系,成為朱棣要搞他的第一理由。
現在,關于朱元璋的死亡時間,有各種說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九,一說是閏五月初五,一說是閏五月十七日等。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種說法,表面的原因是史書上記載多模糊,如《明史 惠帝紀》:“恭閩惠皇帝諱允蚊,大祖孫,懿文太子第;子也。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只是說明朱元璋閏五月死的,而哪一天沒有說。 但對于下葬時間倒說得很具體,“(朱允?)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詔行三年喪!薄靶撩,現在可以確定了,就是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日。
從這里推算,朱元璋下葬是他死后的第七天,那么死時間就是當年的閏五月初九。對于朱元璋到底是哪天死的?按說這是很清楚的事情,為什么史書上要寫得模糊?這與朱允?給朱元璋選擇下葬時間不當,“嫌其太速,事理有不盡然者”,為掩人耳目啊,故意混淆是非。
確實,如果根據《明皇大政記》等史書的記載,堂堂一位開國之君,死后幾天即下葬了,那么多分封在外地的王子都沒有趕回來啊!這正常么?所以,朱棣在聽說侄兒把他老子匆匆埋了后,十分惱火。談遷的《國榷》記載,“燕王入臨,將至淮安”,以為父親奔喪為名,要找朱允?討說法,這為以后篡位找到了第一理由!睹骰蚀笳洝酚涊d,“故燕王移檄,亦有此句,且指以為罪。則葬之的據甚明。”
而正是考慮下葬時間上有讓人說出話的地方,朱允?到底是哪一天把祖父葬了的說法很多,明人朱國楨在《皇明大政記》稱,“高皇帝之葬,《吾學編》、《明書》:‘辛卯皇太孫即位。是日,葬孝陵。”而他書多不敢及,疑之也。于是有六月初一之說。夫即位,必先告幾筵,以明授受繼體之正。建文即位,實在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辛卯日,去高皇崩僅七日,即于是日完葬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955087.html
相關閱讀: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