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曹國偉:除了自己沒有對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曹國偉:除了自己沒有對手
  
  西方有一句諺語:“若想創造一個世界,必先覆滅一個世界。”你很難斷定這句話是夸獎,還是批駁,尤其是當人們用它來評價新浪CEO曹國偉時。
  
  這個在新浪工作了12年,一手締造起“中國第一門戶網站”的上海男人,很愛破舊立新。從最初盡力而為控制控股權,到幾回驚動全國的收購案,再到執著地推進博客、微博,曹國偉頻繁地游走在成與敗的邊沿。2011年,新浪市值瀕臨500億美元,各種爭議也絡繹不絕:“新浪微博內容缺少監管”、“新浪成為曹國偉一個人的公司”、“管理層賣出公司股票套現謀利”……面對這些爭議,近年來幾乎沒有接受過采訪的曹國偉破天荒地和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坐在了一起,逐一廓清。
  
  12年做了三件事
  
  時至本日,所有材料對曹國偉前46年的描寫不外寥寥數語:1965年11月10日誕生于上海,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新聞系、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財會系,曾先后供職于上海電視臺和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
  
  很少有人曉得,這位中國互聯網的大人物曾經是一個留著長發、穿衣不著調、一直缺課的“叛逆分子”。英國《金融時報》旗下FT中文網總編纂張力奮曾是曹國偉的大學輔導員,在他眼中,這個孩子“不同凡響”:“他自負但不張揚;擅長適應環境,機動變通。如今獲得這樣的成就,我并不吃驚。在同齡人中,他很優良,自理才能強。”張力奮口中的“同齡人”,可能指的就是曹國偉的同窗王長田(光芒傳媒(300251)總裁)、裘新(《解放日報》總編輯)、曹柯(《南方都市報》總編輯),等等。這些人現在都是中國傳媒界的著名人物。
  
  上世紀90年代末期,跟著互聯網工業在中國的崛起,有“中國IT之父”美譽的四通集團老總段永基,決議讓他最自得的門生王志東把自己剛收購來的華淵網改成一家可以和搜狐對抗的門戶網站。于是,新浪在美國的一家倉庫里成立了。此時,曹國偉正盤算分開普華永道,他打電話給時任新浪首席運營官茅道臨:“我想換個工作,現在硅谷有兩家大企業找我,你說我該去哪?”茅道臨斬釘截鐵地說:“你來新浪吧!”斟酌了兩天,曹國偉走進了新浪在美國的“倉庫”,從財務副總裁一直干到首席履行官。
  
  經由12年的盡力,曹國偉確切發明了新浪的光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件事。
  
  第一,同一股權。自成破之初,新浪就大范圍引入美國投行資本,股東之間好處糾結,連開創人王志東都因內斗被驅趕。進入21世紀,新浪CEO一換再換,連員工都記不清曾有多少個老板。夫婦的陽光傳媒、陳天橋的隆重集團、郭廣昌的復星團體都曾經帶錢帶人乘興而來、失望離去。終極,以曹國偉為首的治理層通過增發股本等情勢,收購本公司股份,實現控股權,使新浪真正成為了“新游勇的公司”。當時,他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說:“從此咱們就是者。”
  
  第二,連續增收。做財務官的時候,曹國偉最愛并購。通過收購短佩服務商廣州訊龍、挪動增值服務供給商深圳網興,新浪在短信跟無線增值業務方面收入暴增。2003年收購訊龍多少個月之后,新浪就超過了靠短信起家的網易,股價由收購前的7美元,一路攀升到數十美元。2004年,曹國偉開端做經營官。那時,新浪廣告呈現瓶頸,收入遠遠落伍于競爭對手。曹國偉一上任就撤換了廣告部分大局部員工,組成了本人的“曹家班”,并大舉進軍無線廣告業務,半年就趕超了搜狐。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新浪廣告增添66%。
  
  第三,創造新品。很多人評價曹國偉最珍重兩個作品,一是博客,二是微博。2005年推出博客時,新浪簡直將所有的人力財力都投了進去。國內同行評估曹國偉“瘋了”,美國硅谷則將他視為“中國的扎克伯格”。但這一新惹事物很快被接受,到2008年,新浪博客每天拜訪量超過350萬次,并逐年遞增。2009年,曹國偉又將微博視為“新浪的未來”,甚至放言要將中國引入“微博新媒體時代”,F在,新浪微博天天的發送量超過2500萬條。
  
  當然,壯麗的成績單下,也一直隨同著各種負面的新聞。新浪微博將“郭美美事件”、“故宮建福宮事件”等社會話題未經篩選、沒有保存地傳遞給大眾。在推動新浪股權改造初見功效之際,新浪股價突然大跌,外界對于“以曹國偉為首的管理層把持股價、賣空股票、套現謀利”的質疑不斷。更有甚者直接鞭撻:“現在的新浪就是曹國偉一個人的公司,‘曹氏標簽’充斥了個人化、壟斷化的顏色。”
  
  “無論如何,我都歡送政府監管”
  
  環球人物雜志:新浪微博做的時光不是很長,但卻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您認為最重要的起因是什么?
  
  曹國偉:在中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中,新浪是第一家做微博的。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想模擬“推特”的模式,但我們沒有去復制,而是依據中國網民的習慣和特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創新。只管“推特”是寰球第一家微博,但我能夠捕風捉影地說一句,新浪微博和它完整不一樣。我們的產品比他們更完全更成熟更好。一個產品的,創新非常主要。我們的對手只有一個,就是我們自己。
  
  環球人物雜志:最近,新浪微博飽受爭議,很多人對其沒有限度的內容發布模式頗有微辭。您怎么看?
  
  曹國偉:新浪微博是一個開放的載體,它的涌現標記著新浪由一個傳統門戶網站向互聯網互動平臺的邁進。然而在中國,任何一種互聯網產品,不管是門戶網站、搜尋引擎、論壇、博客,還是微博,都必需做到對內容負責。我們都要依照國度法律法規,對內容進行必定的污染。我要申明,“新浪微博沒有任何特權之處”。( )一方面,我們希望供給一個遼闊自在的平臺,讓用戶在這里可以很好地分享信息和思維;另一方面,我們也生機通過不斷完善運營經驗,讓這個平臺更加健康、協調地發展。
  
  環球人物雜志:您會接收政府部門的監管嗎?
  
  曹國偉:無論如何,我都歡迎政府監管。這是應當的。
  
  環球人物雜志:業界廣泛以為微博已經成為新浪最大的增加方法,您贊成這種說法嗎?
  
  曹國偉:現在很多人關注新浪微博,微博是未來移動互聯網和社交互聯網發展的一種趨勢,我們肯定要捉住這個趨勢。但是,新浪可不僅僅只有微博!
  
  “這是一個十分天然的‘新浪式三部曲’”
  
  環球人物雜志:當初良多人質疑新浪貼上了“曹氏標簽”,您個人化的許多貨色影響到了公司業務發展。對此,你怎么看?
  
  曹國偉:外界有這樣那樣的說法,我不會太在意。新浪有自己固定的管理團隊。從1999年我來到這個公司,就一直致力于為它服務。我只能說,現在新浪發展得很好。
  
  環球人物雜志:2006年您做CEO之后,新浪一直疾速發展,您能先容一下發展的過程和特點嗎?
  
  曹國偉:特點就是我們有每一階段的規劃,每一次規劃我們都做得踏實、扎實和堅實。新浪第一步是新聞和內容的高度完善整合;第二步是博客時代,給每個一般用戶宣布內容的機遇;第三步是微博時代,就是解決流傳問題,創造、分享、按照社交關聯傳布信息。這是一個無比做作的“新浪式三部曲”。
  
  環球人物雜志:有人說“內容是新浪的靈魂,廣告是新浪的謀生,微博是新浪的招牌”,您批準嗎?
  
  曹國偉:我只能說,在新媒體的這三個階段,新浪不斷連續、不斷晉升。新浪始終走在這個行業發展的前沿。我最關懷的就是用戶需要的變更、技巧產品的趨勢以及適時翻新的能力。
  
  環球人物雜志:您如何對待競爭對手,比方搜狐、騰訊?
  
  曹國偉:昨天,有一個配合搭檔、投資人發了一條短信給我。里面是一條流量網站的鏈接,我翻開一看,新浪微博在中國所有類型網站中排第九位。前面是搜狐、騰訊、網易什么的。我今天一看,已經超過搜狐回升到第八位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網站排名。
  
  環球人物雜志:前未幾,您曾說過“免費時期就要終結”?
  
  曹國偉:是的。無論是微博仍是其他產品,只有是互聯網行業內的,將來都會迎來付費的時代。我們冀望在這個時代到來之前,能在微博平臺和無線增值服務以及廣告結合方面做出立異。
  
  “我們根本沒有任何要套現的方案”
  
  環球人物雜志:有媒體報道您和高盛簽署了一份合同,要發售新浪股票,新浪股價也因而下跌。有人甚至認為這是您所在的管理層賣空新浪的預兆。對此,您如何回應?
  
  曹國偉:我不想多說什么。新浪股價下跌是由于前期漲得太高罷了,海內其余公司都有這種情形。新浪控股和其他公司簽訂協定,不是為了減持股票,而是為了管理控股層。新浪控股近期也不任何要出賣殘余股票的打算,F在市場上充滿著很多對新浪的不實報道,我們基本沒有任何要套現的規劃。
  
  環球人物雜志:您在新浪工作了12年,下一個12年,您會將新浪帶到什么地位?
  
  曹國偉:我基礎不去計劃未來。當然,假如你問我未來12年,我盼望新浪能成為一個更加成熟、完美的新媒體平臺。我愿望,未來新浪仍舊能走在這個行業的最前面。
  
  環球人物雜志:今年4月,您被美國《時代周刊》評比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對這個聲譽,您自己怎么看?
  
  曹國偉:我自身知道這個新聞是晚于大多數人的。可能失掉這個榮譽,很大水平上是因為新浪的影響力而不是我個人。他們是看中了新浪這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對社會的一種踴躍的促進作用,這是國內外的用戶對我們的確定。
  
  環球人物雜志:您以前是新聞人,后來變成了管理者。在角色的轉換中,哪些教訓或特質讓您取得勝利?
  
  曹國偉:我感到,每種經歷和性情特色都對事實的事業有增進,但它們之間并沒有任何必定接洽。消息從業的背景和履歷讓我有很強烈的媒體情結。當然,我不是去采訪、寫稿和編稿,而是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經營好一家媒體。另外,那段做財務的經歷,也讓我思維更加謹嚴、有邏輯,我更加感性地輿解了媒體行業。這些閱歷,讓我學會了把媒體業務和貿易經營聯合起來,兼顧應答我現在的工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00170.html

相關閱讀: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