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之父揭秘騰訊之初
馬化騰的馬陳術是南下干部,馬陳術生于1940年,中專學歷,經濟師,曾擔負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務局會計、統計員、打算科科長、副局長,深圳市航運總公司計財部經理、總經理,深圳市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深圳市鹽田港團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被選為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現已退休。
馬陳術是潮汕人,是的鄉黨,所服務的鹽田港又是李嘉誠最愛好的業務狀態之一,加上第一次給騰訊做危險投資者中呈現過香港盈科的身影,因而許多人都在猜想馬化騰的父親與李嘉誠之間是不是有很多來往,而這種交往給馬化騰以良多輔助。
不過,這些都只是預測,馬陳術對兒子最直接的幫助重要是在騰訊公司早期開著奔跑前來給兒子做賬,而間接的幫助可能是公司管理和資本市場經營方面的教訓傳承。馬化騰的家庭給馬化騰的另一個贊助是,馬化騰的曾經在很長時間里是騰訊公司的法人代表。依據騰訊上市的相關公然文件顯示,騰訊的發動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馬化騰的母親黃麗卿。對為什么母親很長時光是公司的法人代表,馬化騰的說明是當時開辦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須是待業或退休身份,所以只好讓退休的母親來擔任法人代表。
雖然馬化騰家庭富饒,但其創業資本更多是來自自己的積累。有傳言馬化騰的啟動資金來自炒股,傳說他曾經有過把10萬元炒成70萬元的手筆。對此,馬化騰自己沒有正面回應過,但馬化騰否認自己曾經靠開發股霸卡發過一筆小財,并借此進入資本市場,獲取資本原始積累。家喻戶曉,馬化騰的父親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資本市場上馬化騰還是有人可以求教的。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不管馬化騰仍是張志東,光靠唱工程師的收入是很難積聚下他們最早的創業資金的。在潤訊的馬化騰和在拂曉網絡的張志東當時的收入程度大抵為每月1000-2000元,即使加上年底的分成也沒有多少積累。而在深圳電信的曾李青、許晨曄以及在出入境檢疫局的陳一丹,因為是在事業單位,收入就更少了。按照當時的《公司法》劃定,要成立一家公司,必須具備起碼50萬元的注冊資本,因此擺在馬化騰和他的創業伙伴眼前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籌集50萬元的注冊資本。
最開端的50萬元,大部門是由在二級資本市場有所斬獲的馬化騰出的。不過,馬化騰并沒有因此盤踞絕大局部的股份,他聰慧地將自己名下的股份定義為47.5%,而其他4個人的股份加起來為52.5%。這樣做的利益是,他不會給其他創業合作搭檔造成一股獨大的感到,在極真個情形下其他4個開創人可以一起壓服他轉變決議,而他要通過任何決定必需至少有兩個創始股東贊成才干實行。這樣騰訊借鑒始之初就清晰了群體引導的策略,同時馬化騰自己也沒有失去對全部公司的把持權。
“股票剖析系統”掘得第一桶金
馬陳術夫婦說,馬化騰在深圳大學計算機系求學期間成就老是在前五名,他也匆匆地在編寫軟件和研討盤算機網絡中領會到了樂趣,很愛“玩”的他既成為各種病毒的克星,同時又常常干一些將硬盤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的管理員啼笑皆非。馬陳術告訴記者,馬化騰的第一桶金就來自卑學的畢業設計。1993年畢業前夕,他設計了一個“股票分析系統”,未幾有個公司看中了這個軟件,就問他多少錢才肯賣,但當時馬化騰和家人都不知道這軟件值多少錢,就讓對方出價。后來,對方給了馬化騰5萬元,這一下可把馬化騰樂壞了,馬陳術還專門找了個友人幫忙將錢提回家。
嘗到甜頭的馬化騰從此一發不可整理,隨后他與同窗協作開發了“股票接受體系”,他負責設計軟件,另外一人負責硬件。因為應用這個安裝,用戶應用電視實時查看股票行情,市場銷路十分好,最高的時候一臺賣到2000多元,這又讓馬化騰賺了多少萬元,直到后來與馬化騰配合的同學出國,他們才結束制售“股票吸收機”,說到這里馬陳術夫婦都顯得非常驕傲。“當初咱們家里還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馬陳術愉快地彌補道。
1994年,馬化騰將開發軟件賺的10萬元投入到股市中,并在深發展每股只有6元多的時候買進。跟著股價的大漲,馬化騰的10萬變成了70萬,這使他很快領有百萬資金,為獨破創業打下了基本。
用4根電話線當起了“站長”
馬陳術夫婦告訴記者,他們都不什么特殊喜好,直到馬化騰大學畢業在潤迅公司做軟件工程師后家里固然連音響都還沒有,不過卻有5部電話和8臺電腦。那時,真正的互聯網還沒有全面遍及,但兒子卻已經迷上網絡,初上慧多網就讓他休會到網絡的樂趣。( )半年后馬化騰投資5萬元在家里搞了4條電話線跟8臺電腦、承當了慧多網深圳站站長,天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開交。長此以往,深圳“馬站”在慧多網上申明鵲起,但很少有人曉得馬站長實在只是個20出頭的年青人。
馬陳術半開玩笑地說,那時候裝一部電話要4000多元初裝費,幸好當時女兒和幾個親戚在電話公司工作,能夠半價申請裝置,后來他就叫女兒和親戚為他們申請了4部半價電話,供馬化騰上網用。這時,馬陳術指著黃惠卿說:“其實,‘馬站’能聞名也有她的一份功績,那時馬化騰一出差就要母親幫他治理網站,每次臨出門前都要寫一張字條給母親,告訴母親一旦有網友打電話來說網絡不通,就依照字條上的步驟消除故障,確保網絡通暢。”恰是由于有了家人支撐,馬化騰還缺席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BBS站長大會。
“我才是騰訊的第一任董事長”
馬陳術說,馬化騰1993年從深大畢業后,進入潤迅公司,開始做軟件工程師,專一于尋呼軟件的開發,并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的地位上,對互聯網情有獨鐘的馬化騰向公司提出利用互聯網做無線尋呼業務,并開發出了一個系統,但惋惜的是沒有得到公司的支持,這更加動搖了馬化騰自主創業的信心。
1998年11月11日,一個后來改變了國人溝通方法的公司——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了。說到這里,黃惠卿笑著插了一句:“其實,我才是騰訊的第一任董事長,化騰是接我班的!”
“她說的沒錯,公司是我跑前跑后幫他們注冊,不過當時注冊公司請求要有退休證或待業證,他母親恰好退休了,我們磋商后就用他母親和我妹夫的名義注冊了騰訊公司,他母親名義上占有60%的股份,天然也就成了董事長,始終到1999年風險投資進入時,才將股份完整轉讓給馬化騰。”馬陳術笑著給記者講述了這段鮮為人知的創業故事。
馬陳術還告知記者,“騰訊”這個名字也是他起的,寄意“萬馬奔跑的信息時期”,當時一共起了4個名字,都有“騰”字,不外當時馬化騰并不太批準用“騰訊”這個名字,以為太個性化,但在注冊時其余三個名字都已經被別人注了。于是,馬陳術終極就以50萬元的注冊資本注冊了“騰訊公司”。
馬化騰給公司起名為騰訊,飽含著深長的象征。一方面,馬化騰的名字里有個“騰”字,公司和本人親密相干;另一方面,“騰”也有起飛、發達的意思。后綴為“訊”,更多是因為老東家潤訊對馬化騰的影響。至于英文名Tencent,更多是參考有名的通信公司朗訊(lucent)而起的。后來騰訊在香港上市,Tencent的英文名被香港人稱為“十分錢”(tencent),正好那時的騰訊至多是家SP(短信內容供給商)公司,用戶所發的短信騰訊收費一毛錢一條,正好十分錢,很是貼切和形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00279.html
相關閱讀: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