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四辱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殊談到了自己終生中最難忘、為難的四次教訓。曾國藩為什么要寫這封信給弟弟呢?本來,當時曾國荃剛毀滅了太平天國,被慈禧封為湖北總督,但他在湖北境內得罪了慈禧的寵臣官文,一個月內幾回被慈禧嚴斥,同時京城大小官員也都以為他居功自負、旁若無人。這時的曾國荃堪稱精力焦急、日日失眠,甚至一度得了抑郁癥,從而萌發了退朝還鄉的念想。
看到弟弟如斯消極抑郁,為了勸導他,57歲的曾國藩在金陵官署給弟弟寫了一封信,痛陳自己畢生引認為恥的四次重大教訓。他在信中說,自己30年來宦海浮沉,一輩子失敗不如意的事件良多許多,但重要有四件事,使他畢生難忘。
第一件事是:道光十二年,到湘鄉縣考秀才,在應試中被主考官當眾叱責,說他寫的文章文理不通,秀才沒考上。第二年,他再次應縣試,僅中背榜(末名)秀才。這對文才甚為自信恨不能與韓愈、柳宗元同代以分高低的曾國藩來說無疑是宏大的打擊。但曾國藩對這件事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發他奮發讀書的。( )他說,自古以來確切有一些丑惡文章幸運獲取功名的,但好文章毫不會被湮沒。這使他定下了天天做一篇文章,寫一首詩,看書不少于20頁的學習打算。
第二件事是:咸豐元年,已是翰林的曾國藩向咸豐帝匯報工作,為了對工作情形進行具體闡明,他還畫了一幅圖,但這丹青得丑陋不堪,引起了滿朝大臣的譏笑。
第三件事是:咸豐四年(1854年)曾國藩在岳州的靖港兵敗。當時,他要跳水自殘殉國,幸好被他的幕僚章壽麟救起,狼狽逃回后搬到城南頂峰寺小住,受到江西全省官紳的鄙夷跟嘲笑。
第四件事是咸豐五年(1855年)在九江兵敗,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火燒湘軍戰船100多艘,曾國藩坐船被俘,后來他硬著頭皮逃到江西,又彈劾了江西的巡撫、按察使;第二年當他被圍困南昌時,江西省的官紳人人都坐視不救。他與江西官員的關聯,更是到了簡直不一個人能容得下他的田地。曾國藩形容本人處境困窘是:“一聽到東風的怒號,心就要碎了;一看見敵人的戰船開過來,就急得繞著屋子轉圈,沒有好措施。”后來他的老鄉王?運寫《湘軍志》時說:“曾國藩在江西切實悲苦,當初想來,仍讓人忍不住流淚。”
曾國藩在信尾對弟弟說,我平生的上進全在受挫受辱的時候。所以我現在固然僥幸成了大名人,也不敢自夸為有本事,更不敢自以為是。你必定要咬牙破志,積蓄自己的斗志,增加自己的智慧,千萬不要從此泄氣。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業,分開了“堅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實在,任何人的都是從錘煉中得來的。和失敗并不是人生中的“意外”,而是一個人成長途徑上的必定,是生涯中最可貴的饋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00801.html
相關閱讀: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