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諾貝爾獎莫言的勵志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讓我們了解一下他的故事吧!

  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全世界認識了這位超級接地氣的中國作家莫言。

  2000年,莫言的《紅高粱》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圍茅盾文學獎初選。

  2019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

  2019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9年10月30日,中國首家培養網絡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絡文學大學”開學,莫言擔任該校的名譽校長。

  2019年12月,莫言先后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

  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會講故事的莫言

  莫言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本土作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是中國文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

  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后,他在瑞典文學院發表了獲獎感言《說故事的人》,在最后莫言寫了三個故事,寓意深刻。

  解讀:第一個故事

  莫言說: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里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舍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里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著大眼看著我們,眼睛里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

  多年之后,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

  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誠如張頤武的解讀:“誰也沒有逼著別人取悅你的權利!泵總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每個人也都有表達自己意愿或情感的權力和方式。因此,我們要以寬容的態度,允許別人保持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允許別人發表自己的看法,允許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發表不同的意見。

  莫言說,我雖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我的作品也只是一種我對這個世界的個體體驗、感受和認識罷了,只是自己獨有的表達方式而已,大家對我的作品有不同看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解讀:第二個故事

  莫言說:三十多年前,我還在部隊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看書,有一位老同志推門進來,看了一眼我對面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我隨即站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那位老同志被我頂得面紅耳赤,尷尬而退。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許久,以為自己是個英勇的斗士,但事過多年后,我卻為此深感內疚。

  第二個故事是寫老同志到辦公室沒有看到自己,而自己頂撞老同志的事。這并非只是一個文明禮貌的話題,更重要的是說明要人懂得寬容對待別人不知道自己。寓意是,有時候我們并不在別人眼里,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沒有必要斤斤計較,以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明知道老同志問的不是自己,干嘛偏偏要賣弄自己也是個大活人呢。

  這里莫言是想提醒自己:雖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也要寬容地允許別人不拿自己當回事。換言之,莫言要借這個作品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

  解讀:第三個故事

  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風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

  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有一個人干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干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弊匀粵]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干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

  于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愿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故事的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剛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坍塌。

  第三個故事是關于誰該出廟接受天譴的。莫言說的意思是,其實每個人都有罪惡,放大別人的罪惡,不能減輕自己的罪惡,只會使自己遭受更大的災難。那么聯系莫言獲諾獎后的“惶恐”心理,莫言是不是在提醒人們,大家不要互相挑刺了,挑刺不能使諸位進步,可能還會使大家遭受損失。

  或者說,我雖然贏得了諾貝爾獎,但我本人和我的作品都毛病很多,我自己很明白,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老挑我讓我惶恐了,有這個時間,不如好好發展自己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21492.html

相關閱讀:“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