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當代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簡介及作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當代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簡介及作品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09月0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于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張愛玲簡介

中文名:張愛玲

外文名:EileenChang

別名:張?父母取名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中國上海

出生日期:1920年09月30日

逝世日期:1995年09月08日

職業:作家

畢業院校:香港大學和圣約翰大學皆輟學

主要成就:一生創作大量的文學作品

張愛玲代表作品:《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

血型:B型

基本信息

姓名:張愛玲

張愛玲

曾用筆名:梁京

丈夫:胡蘭成、賴雅美國

流派:海派作家

原籍:河北豐潤

主要作品集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

張愛玲名字來歷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

張愛玲十歲的時候,母親主張把她送進學校,父親一再大鬧著不依,最后母親硬把她送去了,因為已經有相當基礎,所以進黃氏小學五年級插班就讀,在填寫入學證的時候,因為張?這兩個字嗡嗡地不響亮,她想給自己重取一個名字,一時躊躇著不知填什么名字好,支著頭想了一會,說暫且把英文名字胡亂譯兩個字罷,這個詞描述她當時的心情:ailing,意為生病的;身體不舒服的;體衰的。張愛玲這個普通的名字只是母親煩惱心情的隨意表達,后來卻響徹了整個文壇。母親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沒有改,再后來,愛玲不愿意改,也沒必要改了。

生平經歷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鴻章之女。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洲,生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后娘的監管中成長詳見《私語》;蛟S這是導致張后來的作品充滿悲觀與勢利的主要原因。她筆下的女性是實實在在的:自私、城府,經得起時間考驗。就是這些符合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蒼涼的味道,反復地提醒著世人所有的文明終會消逝,只有人性的弱點得以長存于人間。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計較的小女人:認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質遠較抽象的理想重要。

張愛玲離開了父親逃到了母親那里,母親給了她兩條路,讓她選擇:要么嫁人,用錢打扮自己;要么用錢來讀書。張愛玲毅然選擇了后者,然而,母親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好,而母女間的矛盾也在一天天地、以一種不易察覺的形式在慢慢地激化。張愛玲說:這時候,母親的家亦不復是柔和的了。

張愛玲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并且通過了倫敦大學的入學試。后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的機會而選擇了香港大學。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香港卻淪陷了。關于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于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那一類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但她沒有后悔。

此后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兜谝粻t香》和《第二爐香》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布了一顆奪目的新星的來臨。張愛玲的這兩篇文章是發表在由周瘦鵑先生主持的《紫羅蘭》雜志上的。繼之而來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學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的同時,她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是為大漢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傾城之戀張愛玲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管他漢奸的身份。

戰后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如昔,全力捕捉漢奸。胡蘭成潛逃溫州,因而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么,她告訴胡蘭成她自將萎謝了。然而,凋謝的不只是張愛玲的心。往后的日子縱然漫長,她始終沒再寫出像《金鎖記》般凄美的文章。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漢奸罪惡史》中,張愛玲榜上有名,這多多少少拜胡蘭成所賜。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卻是張愛玲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后張愛玲在美國又有過一次婚姻,她與第二任丈夫賴雅相識于1956年,對方是個左派作家,兩個人于同年8月14日在紐約市政府公證結婚。直到1967年賴雅逝世。

張愛玲個人作品全集

小說

《不幸的她》上海圣瑪利女校年刊《鳳藻》總第十二期,1932年,為作者處女作,華東師大陳子善考證。

《!,上海圣瑪利亞女!秶狻穭摽,1936年。

《霸王別姬》,《國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爐香》,上!蹲狭_蘭》雜志,1943年5月,收入《傳奇》。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年6月,收入《傳奇》。

《茉莉香片》,上!峨s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傳奇》。

《心經》,上海《萬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傳奇》。

《傾城之戀》,《雜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

《琉璃瓦》,《萬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金鎖記》,《雜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

《封鎖》,上!短斓亍吩驴2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連環套》,《萬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張看》。

《年青的時候》,《雜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傳奇》。

《花凋》,《雜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傳奇》。

《紅玫瑰與白玫瑰》,《雜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傳奇》。

《殷寶滟送花樓會》,《雜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記》。

《等》,《雜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犊嘀瘛吩驴2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留情》,《雜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傳奇》。

《創世紀》,《雜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張看》。

《鴻鸞禧》,上!缎聳|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多少恨》,上!洞蠹摇吩驴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記》,臺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兑鄨蟆,1950年連載,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兑鄨蟆愤B載,1951年出單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戀》,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遺事》,臺北《文學》雜志,1957年,收入《惘然記》。

《怨女》,香港《星島晚報》連載,1966年,臺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緣》,1968年,先在臺灣《皇冠》雜志刊出,后改名為《惘然記》,收入《惘然記》。

《相見歡》,收入《惘然記》。

《色戒》,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記》。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記》,1983年。

以上三篇約作于1950年,發表時間晚。

《小團圓》創作于1970年,于2009年2月23日在臺出版,4月8日在大陸于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出版發行,引起熱議。

《同學少年都不賤》這部中篇作于1973年至1978年之間,2004年2月臺灣皇冠出版社推出了這本小說的正體字單行本。

《雷峰塔》《易經》繁體版2010年9月在臺出版

《異鄉記》出版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經》簡體版大陸發行年4月

散文

《遲暮》,上海圣瑪利亞女!而P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圣瑪利亞女!而P藻》1936年刊。

書評四篇,《國光》第1、6期,19361937年。

《論卡通畫之前途》,上海圣瑪利亞女!而P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瑪利亞女!而P藻》1937年刊。

《天才夢》,西風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張看》。

《到底是上海人》,《雜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戲及其它》,上!豆沤瘛钒朐驴33期,1943年《更衣記》,《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記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雜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燼余錄》,《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談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則》包括《走!走到樓上去》、《有女同車》、《愛》,《雜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論寫作》,《雜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張看》。

《童言無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說胡蘿卜》,《雜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語》,《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國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詩與胡說》,《雜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寫什么》,《雜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傳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櫻語錄》,上!缎√斓亍返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戲》,《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畫》,《雜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談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談音樂》,《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借銀燈》1944年12月中國科學公司初版,收入《流言》。

《夜營的喇叭》《銀宮就學記》《存稿》《雨傘下》《談畫》以上均收入《流言》中,發表刊物及年月不詳

《氣短情長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雙聲》,《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雜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蘇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語錄》,《雜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張看》。

《中國的日夜》,收入《傳奇》增訂本,1947年。

《華麗緣》,上!洞蠹摇吩驴瘎摽,1947年4月,收入《惘然記》。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收入《傳奇》增訂本。

《〈太太萬歲〉題記》,上海《大公報、戲劇與電影》1947年12月3日。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1954年7月。()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1964年。

《憶胡適之》,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談看書》,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談看書后記》,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紅樓夢魘〉自序》,臺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看〉自序》,臺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記〉序》,臺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國語本《海上花》譯后記,1983年10月1日、2日臺北《聯合報》副刊。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英譯本序,1984年1月3日臺北《聯合報》副刊。

《表姨細姨及其他》,臺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談吃與畫餅充饑》,臺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臺北《聯合報》副刊。

《草爐餅》,1990年2月9日臺北《聯合報》副刊。

電影劇本

《太太萬歲》1947年。

《不了情》1947年

《哀樂中年》1949年

《太太萬歲》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場如戰場》1957年改編,1956年攝制,收入《惘然記》。

《人財兩得》1958年

《桃花運》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南北一家親》1962年

《小兒女》1963年

《一曲難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紅樓夢》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分上、下集,未有拍成

《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有拍成

學術論著

《紅樓夢魘》,臺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

《〈海上花列傳〉評注》,臺灣《皇冠》雜志刊出,1981年。

譯文

《愛默生選集》.皇冠.1992.ISBN9573306778.

《海上花列傳》漢譯英。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與人合譯,英譯漢。

她的小說《色戒被著名導演李安拍成電影!渡洹返膭撟黛`感來自王爾德的《薇拉》Vera。王爾德是張愛玲一直崇尚已久的偶像,她的個性與作風將王爾德模仿得淋漓盡致,簡直是一個翻版。

其他

張愛玲.《自己的文章》.上海:《新東方》雜志.1944年7月.

張愛玲.《張看》.臺北:皇冠文化.ISBN9573305461.

張愛玲.《對照記》.皇冠文化.ISBN9789573310921.

張愛玲.《余韻》.皇冠文化.1991.ISBN9789573305521,ISBN9624510377.

張愛玲.《回顧展1》.皇冠.1991.ISBN9573305437,ISBN9624510075.

張愛玲.《回顧展2》.皇冠.1991.ISBN9573305445,ISBN9624510083.

張愛玲.《續集》.皇冠文化.2003.ISBN9573305518,ISBN9624511705.

張愛玲.《沉香》.皇冠文化.2005.ISBN9573321750.

張愛玲.《小團圓》.臺北、香港/內地:皇冠文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ISBN:9789573325208,ISBN:9787530209981.

張愛玲.《易經》TheBookofChange.臺北:皇冠文化.2010-9-6.ISBN:9789573327097.

張愛玲.《雷峰塔》TheFallofthePagoda.臺北:皇冠文化.2010-9.ISBN:9789573327103.

張愛玲成就榮譽

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鉆進你的心里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對我是這樣。讀別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即便是有點悲劇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張愛玲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卻除此之外別無第二人可以相比。讀她的作品你會發現她對人生的樂趣的觀照真是絕妙!張愛玲的才情在于她發現了,寫下來告訴你,讓你自己感覺到!她告訴你,但是她不炫耀!張愛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傳奇》其實用傳奇來形容張愛玲的一生是最恰當不過了。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到她這一代已經是絕響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快樂的。父母離婚,父親又一度揚言要殺死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31047.html

相關閱讀: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