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憑借敢為人先、不斷進取特別能創業的精神,以小商品、大市潮的經營方式,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200余萬溫州人在全國、在世界各地建起了眾多的溫州城、溫州街、溫州村、溫州店,這成為我國一個獨特的經濟現象。由此,溫州也成為中國民營經濟的一個符號,它的背后是溫州人艱辛的富有傳奇色彩的創業故事,和有一個為溫州經濟發展遮風擋雨的政府。觀察溫州發展模式的路徑,對于探究中國民營經濟的現實以及未來走向有著特殊的意義。9月17日,《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趕赴這個中國最早一批民營企業老板的誕生之地,對這里的民營經濟進行解讀。
柳市八大王傳奇
想了解溫州的民營經濟,柳市八大王是不應被遺忘的一群人,他們應該算是開山人物。9月19日,熟知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浙江省經濟學會理事、溫州市經濟學會副會長謝健對記者表示。事實上,9月17日以來的兩天,記者的腳步也是在這些帶有歷史色彩的名稱中尋訪溫州民營經濟發軔期的。
諸多了解溫州民營經濟歷史的專家與企業家所講述的相當一致,八大王應該是1978年之后溫州最早的民間商人,柳市則是溫州民營經濟的發源地,他們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從中也可窺見當年溫州民營經濟的風光和酸楚。
據介紹,1969年,溫州剛剛出現前店后廠的家庭作坊,溫州轄區樂清市柳市鎮的負責人石錦寬為了解決支邊青年的就業,以居委會的名義成立了一家街道企業柳市通用電器廠。電器廠由32個門市部(車間)組成,經營各種業務,門市部獨立經營,通用電器廠則負責對外銷售和管理賬目,每個車間每月向通用電器廠繳納30元的管理費。事實上,門市部與通用電器廠之間只是掛靠關系。
柳市通用電器廠的發展出人意料得快,到了1979年,這個廠的產值已經達到了1個億。通用電器廠每年都會評選先進,評出營業額最好的10個門市部表彰,其10位負責人則按照從事的行當冠以大王稱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44266.html
相關閱讀: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