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務院46號文讓很多人感受到,體育行業的風口來了。今年2月底,《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也獲得通過。兩會上總理工作報告多次提及創業,又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于是,體育和互聯網的結合在今年吸引了很多創業者。
最近我在全國各地聊了大約三十個體育類的項目,和創業者交流過程中總結出了一些問題和經驗,歸為九條軍規。本來體育是個很大的行業,很難用一篇文章來總結概括。但是實際上,體育互聯網這個領域目前的創業者相比移動互聯網創業者,還非常不成熟。至少看36氪的頻次還不夠
這直接導致了優質項目的稀缺。
比如,虎撲和貴人鳥合作成立了兩期20億體育投資基金,但是十個人的投資團隊半年只看了幾十個項目,而且一單還沒投出去。開物資本合伙人陳億飆也說過,至今還沒有看到特別好的項目。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放在虎撲和懂球帝兩個媒體身上。
因此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想進入體育互聯網的創業者有所幫助,避免你們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不要輕易開展大規模補貼
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補貼大戰能夠奏效是因為這個是人人都要用的高頻需求,但是羽毛球不是,羽毛球約球訂場App中羽聯創始人周旭鴻告訴36氪,我們剛剛拿到了一筆500萬元的投資,有是有點不知道該怎么花。
體育不是一個非常標準化的產品,消費頻次低,用戶對價格也不夠敏感。如果產品本身沒有讓用戶產生黏性,補貼的留存率會非常低。樂奇足球CEO邱秋也有類似的觀點,他們的補貼就是新用戶20元代金券,老用戶訂五場送一場。
你的團隊中最好有產品技術合伙人
很多體育創業公司完全是做內容或者體育的班底,技術和產品要么直接外包,要么只是招員工來做。決策層沒有互聯網技術或者產品出身的人。
我們最近挖來了很多技術和產品,來了之后說我們公司太閑,不像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懂球帝CEO陳聰告訴36氪,他本人非常不喜歡混體育創業圈子,有些創業公司,從產品上來看真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干啥?
這其實和第2點一脈相承,你需要你的團隊中有人隨時告誡你按照移動互聯網的規律做事。舉個栗子,易到用車的創始人周航已經給白強灌輸了不少移動互聯網的常識。但是即使如此,他還是走了很多彎路。
如果你想做大,版權問題遲早要解決的
虎撲最近買了中超直播和法新社體育新聞的版權,之前他們在這方面一直受到責難。但是現在公司準備沖擊A股上市,開始加速解決版權問題。懂球帝準備把這個問題再拖一拖,但是實際上他們也正在談一些版權的合作方案。中超甚至中甲的直播權都在規劃中。
已經有版權代理盯上他們了,球迷拍的創始人Frank告訴36氪。球迷拍正在和一些歐洲和中超的俱樂部談判官方的社交賬戶內容版權。足球控也在談一些官方的圖片版權。實際上這部分支出并不高,有的甚至可以免費獲得。如果現在不管的話,后面用戶量上去了,反而會付出更高的罰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64962.html
相關閱讀: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