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本創業成功故事的介紹有很多,這些創業者利用很小的成本,卻創造出了很大的財富,本文就介紹了四個小本成功創業的故事,可供參考。
【小本創業故事一:2元糖葫蘆年賺2千萬】
賣2元錢一串的糖葫蘆,別人充其量只能靠其來勉強維生,而朱呈卻可以一年銷售6000萬支,并且讓她賺到了2千萬。那么,她的成功秘訣又在哪里呢?
1997年,曾是山東臨沂市“市勞動模范”的朱呈下崗了。1999年,朱呈到山東省平邑縣走親戚,偶然路過一片山楂林,看到有個農民在砍山楂樹,原來平邑前幾年大量種植山楂樹,造成山楂過剩。因為賠錢,農民只好把樹都砍了改種別的作物。朱呈想,這山楂可是做糖葫蘆的好原料啊,就以五分錢一公斤的價格買了9000公斤山楂。
用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朱呈終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批無核冰糖葫蘆。為了創新,朱呈自然不滿足于現在的情況,有一次,看到兒子吃的月餅,她突然靈機一動:這糖葫蘆里面能不能填充一些東西?在丈夫的幫助下,她給糖葫蘆去核的地方填充了巧克力、果醬甚至熟雞肉、牛肉等等。她把夾心糖葫蘆再拿給大姐和父親一嘗,沒有說不好的!
就這樣,一批印有“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字樣的冰糖葫蘆成功上市,并且還注冊了自己的商標。她用貸款的錢專門租了一間大房子,添置了生產工具,雇了幾個人,開始了創業之路。產品上市僅僅一天,700支夾心冰糖葫蘆全部賣光。就這樣,朱呈的平拍一炮打響。從那一年冬季開始,朱呈就招募人員,奔赴全國各地。經過努力,“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漸漸在山東、江蘇、浙江、湖南、四川和新疆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發展了100多家經銷商和代理商,基本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銷售網絡。
接著,朱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精品。他們借鑒冰糕的包裝技術,實現了夾心糖葫蘆的精美包裝;同時還針對傳統冰糖葫蘆不易保存的特點,成功研究開發了不化糖的“新品夾心冰糖葫蘆”。該產品最大的特點是能在常溫下保持3個月不化糖,并且不影響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口感。正是憑借這種不斷創新的精神,朱老板的資產已經超過了2千萬。
【小本創業故事二:小饅頭賺大錢】
在重慶渝中區的七星崗,有一家名為“兄弟饅頭”的店。店小不起眼,名氣卻不小。在北暗區和解放碑附近的上班族,經常得提前預訂。每天往一個辦公樓里送的饅頭,就有幾百個。饅頭店開業兩年多,共賺了一百多萬。
饅頭越做越小,顧客越來越多
“兄弟饅頭”小店的創始人叫李幫林,小店開業不到兩年,每天要賣6000個左右小饅頭。然而,剛開始的時候他做的也是傳統的大饅頭。在這條三百多米的小街上,這樣的饅頭鋪總共有四家,因此開店初期李幫林的生意一直處于低迷階段。一次,他去超市購物,發現超市里出售的某品牌的小饅頭非常受顧客歡迎,而且購買的人群多以年輕人為主。這一下啟發了李幫林的思路??將饅頭做小。
李幫林先是將原來的大饅頭變成和核桃一樣的大小。然后,對小饅頭的目標顧客進行了細分,推出了三種不同口味的小饅頭。首先針對年輕女性崇尚苗條、健康的心理,推出了粗糧、雜糧小饅頭。其次,針對年輕人愛吃零食的特點,推出了體閑類的奶油小饅頭。這種饅頭不僅味道甜美,而且營養豐富。
針對年輕人追求新鮮、刺激的消費心理,推出了韓國風殊的小饅頭,來滿足他們追求時尚、潮流的消費特點。從2005年開始,每個0.5元的小饅頭,李幫林每天都能賣掉6000多個。
三種小饅頭,利潤各不同
李幫林每天銷售的6000多個小饅頭當中,其中銷售量最多的是粗糧小饅頭,但利潤最高的卻是韓國小饅頭。比如粗糧小饅頭每個成本在0.3元左右,每個售價為0.5元,每天能銷售3000個左右。顧客主要以辦公樓里的上班族和一些白領女性為主。奶油小饅頭每個成本在0.25元左右,每個售價為0.5元,每天能銷售2000個左右。顧客主要以上班族和部分大專院校的學生為主。韓國小饅頭每個成本在0.2元左右,每個售價為0.5元,每天能銷售1500個左右。顧客主要以中小學生和部分年輕人為主。
這樣,一個月下來三種小饅頭的利潤大概在3萬元左右。
【小本創業故事三:小黃瓜引出的創業路】
張恒畢業于湖南某知名大學、英語6級,剛出校門的他沒有任何思考就跑到了義烏這個老外商人聚集最大的地方.到了一個外貿公司任職業務員.沒有任何經驗的他.做了3個多月的業務.沒有賺到一分錢不說.甚至于還要父母寄了2000多元來糊口.針對這個情況.他考慮到了自己創業這條出路.
而創業商機恰巧源自于一次外出跑業務.那時候天很熱.小張去買黃瓜吃.在等削皮的那段期間.碰到了.許多帶著翻譯的老外.看到了賣黃瓜的都提出要去買一根來吃.因為畢竟不貴.而且嘗試下這個樣子也好.可大多被翻譯以種種理由拒絕而沒有在黃瓜攤前駐足.而沒有協同翻譯一起的老外更是只能遠觀、不敢近談.
小張這時候就想到.為什么我不去賣黃瓜呢.或許.或許.這樣比我做這個業務還會有點收入呢.說干就干.小張第二天就沒去外貿公司上班而是拿著自己僅剩的幾百元.買了一個籃子.一把削皮刀.和幾十根黃瓜.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興致勃勃的開干.可是10幾天才賣了僅夠自己維持溫飽的十幾根黃瓜.無疑又象是給小張澆了當頭一噴冷水般!這個時候的小張真是萬念俱灰了.堂堂大學生.賣個黃瓜都賣不來.傳出去不得笑死人啦.小張想了想.決定自己不能這樣下去了.于是第二一大清早的就跑到商貿城.一見到老外走來就吆喝開了.就這樣.僅僅一天的時間.他賣出去的黃瓜就比自己這十幾天的多賣了3倍多.
而正是因為小張生意的火爆.他的黃瓜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最新鮮的.從來都沒有留了很久的黃瓜拿出來賣的說法.現在他的日純收入已經達到了300多元一天.生意好的時候.甚至能賺到500元一天.直到現在.小張有了自己的黃瓜固定客戶。
【小本創業故事四:熬粥“熬”出的百萬富翁】
10年前,臺州人羅永寶來到寧波,在從事了多個行業后,他發現開粥店有商機,于是硬是憑著自己的熬粥秘方和辛勤勞動,用5年的時間“熬”成了百萬富翁,現在已經在寧波安家落戶,完全融入了甬城的生活。
開粥店基本沒有淡旺季
喝粥在廣東等地非常風行,而且近年來有向全國各地蔓延之勢!昂芏嗳舜篝~大肉吃膩了,喝一碗粥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绷_永寶說,對一些白領來說,喝粥比快餐還快,更適應高節奏生活的要求。同時,粥并不僅僅是年輕人的美食,很多上年紀的老人也是粥店里的?汀
上午10點左右對一些快餐店和飯店來說,往往是生意比較清淡的時段,有些甚至已開始張羅午餐,但此時羅永寶粥店的生意卻依然紅火,來喝粥的客人絡繹不絕。記者數了數,店里粥的品種多達80多種,分美容、養生、山珍、海鮮等四大類。
“開粥店基本沒有淡旺季!绷_永寶說,他的粥店24小時營業,盡管這樣會增加不少成本,但對粥店的品牌形象是一個很大的宣傳。考慮到很多人光喝粥會吃不飽,羅永寶還在店里提供涼菜、點心等食品,并且提供外賣服務。“寧波的外賣市場潛力巨大,預計至少能增加20%的營業額!绷_永寶透露。
堅持走大眾化路線
羅永寶的粥最便宜的只要2元/碗,而最貴的也只有38元!拔覀円郧霸瞥鲞^198元一碗的粥!钡_永寶發現,這么貴的粥點的人并不多,有時配好了料卻無人問津,白白浪費了。羅永寶想,粥還得走大眾化路線,用噱頭攬客只能起到一時的轟動效應,做餐飲最終還得靠品質和口味。
“熬粥有什么秘訣嗎?”記者問!捌鋵嵰矝]什么神秘的,加點佐料,煮熟熬爛。粥熬的時間特別長,一般一鍋粥要熬上近1個小時才能熬透,熬的同時還要用木棒在鍋里攪和,一鍋粥熬下來,整個膀子都酸得抬不起來!
創業之初也曾遭遇危機
在開粥店前,羅永寶在老家辦過玩具廠,但沒多久就關掉了。2002年,他來到寧波,看到了粥店在外面很流行,便與兩位朋友商量在寧波開一家粥店。
2002年春節,羅永寶和兩位朋友一起投資的粥店在城隍廟開業了。由于當時喝粥在寧波還不像現在這么流行,因此在開業的頭一個月里,顧客少得可憐。羅永寶一邊加大宣傳,一邊對消費者口味進行市場調查,并在食物品種和經營模式上作出調整。漸漸地,粥店的名聲傳開了,顧客也開始多了起來。
好事多磨。粥店在生意好轉的時候又遇上了“非典”,2個月時間里基本沒做生意。兩個合伙人打了退堂鼓。此時的羅永寶也想過放棄,但他執著地認為,城市人講究營養,追崇新潮和時尚,看似很平常的粥如果經過“包裝”,應該能在城市里找到“一席之地”。羅永寶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果然,不久光顧粥店的人又多了起來。
讓喝粥像泡方便面一樣方便
去年7月,羅永寶突發奇想,花錢租來一輛中巴車,把車包裝成一輛流動餐車,定時出現在高教園區的校門口!耙幌伦泳桶褜W生的眼球吸引過來了,生意非常不錯!绷_永寶說,流動餐車機動靈活,而且還省去了房租,下一步,他準備把這一模式復制到一些社區,讓很多小區居民都能就近喝到美味的粥。
看到羅永寶的生意這么好,很多人都打來電話表示要加盟,但羅永寶都婉言謝絕了!凹用艘馕吨冻,不是收了加盟費那么簡單。我想把粥店的生意做得更好一點,到明年再考慮加盟的事情!绷_永寶還透露了他的一個想法,他準備辦一家粥廠,把粥速凍起來放到超市去賣,顧客買回家只要放到微波爐里加熱就可以吃,讓喝粥像泡方便面一樣方便!跋嘈胚@種賣粥方式在全國都沒有過,這一行業還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創業心得
羅永寶認為,開粥店關鍵要把好“地段、裝修、口味”三關。建議店面最好裝修考究些,但面積不宜過大,約在20平方米左右比較理想。特色養生粥如果在粥的味道、火候以及食療方面借鑒一些好的做法,應該會擁有一定的市場。另外,可以在主營粥生意的同時兼營飲料以及主食等,以形成互補。不過他也提醒,粥店生意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很多人還是把粥當作早餐或夜宵,很少有人將粥作為主食,如果選址不當,目標消費群可能比較有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71335.html
相關閱讀: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