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些小本的生意也是非常賺錢的,下面就由小編為你介紹一些早餐創業成功案例吧,歡迎閱讀!
1、女碩士創業賣早餐年賺50萬每天早上4點半,東北財經大學MBA的研究生沈婷婷就開始上街賣包子,這是她的事業:幸福早餐。一年過去了,從第一天賣的6個包子到現在每天賣出的1000多個,沈婷婷已經把提供幸福早餐當成一種幸福體驗。
“賣包子”引發的創業實踐
沈婷婷是黑龍江省雞西市人,2003年畢業于昆明理工大學,曾經做過行政經理和營業部主任等,于2010年考取了東北財經大學MBA學院全日制的研究生。
就讀MBA的第二年,在老師推薦下,沈婷婷參加了創業課,接觸了一些企業家導師。這讓她更認識到,創業不僅要有新奇的想法,還要經過調研分析訴諸實踐。2019年11月的一天,沈婷婷在-10℃的天氣里和兩名同學到軟件園路邊賣包子!暗谝惶煳覀兣l了6個包子,這是創業導師給我們制定的計劃。”她仍然記得那一天的情景:“根本張不開嘴叫賣,就在路邊站著,還好最終這6個包子都賣完了。 ”
第二天賣了18個包子,第三天36個包子……沈婷婷慢慢開始敢叫賣了,艱難的第一步終于邁了出去。
一年創業銷售額近50萬
目前,沈婷婷已經成立了大連億品幸福餐飲管理公司,她出任總經理。
一年多的創業里,公司銷售額達到近50萬元,從生產到銷售,到一些附加產品,直接和間接地帶動了就業、社會實踐者上百人,其中女性員工占41%。
從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4點半,沈婷婷就進入了工作狀態:她要協調10個銷售點的銷售情況。
沈婷婷公司生產的包子都是單獨包裝并做好保溫,顧客拿到手的包子和豆漿都是熱乎乎的。
現在“幸福早餐”每天早上可以提供10種餡的包子,四到六種的粥,以及豆漿、三明治和飯團,讓顧客多一些選擇。
想打造幸福連鎖早餐
碩士生賣包子,沈婷婷不是沒碰到過蔑視的眼神!耙郧吧蠈煹恼n,老師介紹我是賣包子的,我看到過同學輕蔑的眼神。但現在我的很多碩士班的同學要和我合作,因為他們知道,我的創業和小商販是不一樣的。 ”沈婷婷說,她的公司有一套現代運營模式,依靠計算機管理,“我們的方法和思維模式也不一樣,會在早餐這個平臺之上有更大的發展。 ”
沈婷婷認為,早餐利薄,但是市場空間大。為提高產品品質,讓兼職學生不再淋雨,未來公司準備改換成便攜早餐車,并擴大加工規模,增加銷售點。“近期我們還在洽談早餐店面,讓更多的快餐店加入到我們‘幸福連鎖早餐’的行列。 ”“給大學生提供工作崗位我很開心,而且我給他們的工資是一些大型快餐企業給的兩倍。在我們團隊里,很多大學生已經簽到了很好的工作,但卻在寒冷中經受考驗,當成對自己的鍛煉。 ”記者辛敏娟
我記得林楠(林家鋪子罐頭的總經理)老師對我說的一句話,‘沒有人可以剝奪你追求夢想的權利’。 ”“2012年8月6日,大連遭遇了水災,信奉著給消費者風雨無阻的銷售態度,我和員工們一直堅守在雨中,這讓很多公司白領因為感動而買下我們的早餐。那天雖然有銷售損失,但我們仍很開心。 ”
2、一碗酸辣湯,一份煎餃就搞定年賺200萬的創業奇跡一家只有幾張餐臺的小店,只靠一碗酸辣湯、一份煎餃打天下,卻要承受18萬的年租,你會接手嗎?
相信大部份餐飲人聽了后都會直搖頭??風險太大了!但今天,就是要給大家介紹這么個創業案例,店主不僅沒有關門大吉,而200萬,小日子相當滋潤!
來看一下這個一碗酸辣湯,一份煎餃就搞定年賺200萬的創業奇跡
經營奇跡:幾張餐臺竟年賺200萬!
只有幾張餐臺的小店如何賺大錢?店主人、有著龍蝦烹飪大師頭銜的周慶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樣板。
周慶的“歡喜鍋貼”門面簡陋、面積狹窄、寥寥幾張餐臺,主打酸辣湯和鍋貼兩種小吃。但了解到,這間其貌不揚的小店居然年賺200萬元!
筆者落座后,剛吃了兩盤鍋貼,旁邊的臺子已翻了兩三次;這間小店冷天主推的熟醉蟹和烤豬蹄,不斷有人進來打包帶走;下午備好的鍋貼提前賣完,洗碗、煎檔和收銀員速速擺下案板,現包現煎。
據了解,“歡喜鍋貼”50平方米的店面,每天要交500元租金,賣的卻是人均十幾元的鍋貼和酸辣湯!對此,周慶笑言:“這就好比在上海中山路租個鋪面賣茶葉蛋!
但仔細縷過他的開店經,你就知道“龍蝦、小吃各賺百萬”可不是在吹牛皮。
微店突圍,選址思路:50平月租18萬,接!
2019年,周慶決心自己開店做龍蝦,找位置時,碰上了現在這個鋪面,位于無錫八佰伴的后街,前身是家房產中介,周邊幾乎沒有餐飲店,租金超貴??一年18萬,店面極小??滿打滿算50平方米。
這種店面到底能不能接呢?當時,親戚朋友人人反對。但周慶分析,開店有幾大要素:毗鄰小區、寫字樓、大型商場,保證了人流量;門前開闊,既方便停車,又方便拓展營業面積,那么注定是有生意的。所以他的結論是:能做!
“別人說,18萬的租金不能做!那多少錢能做?3萬的就能做?但一個店能不能開下去,不是這3萬和18萬的區別,如果產品定位不準,就算一分錢店租不收,也可能不掙錢。一個店能不能做下去不在于租金,而在于產品。”周慶說。
定位思路:小店初開,就賣兩樣
店面合同一簽,產品的選擇就決定了這個店的生死。周慶在確定產品線時極為冷靜和現實:先生存、后發展,最后才是“實現夢想”。
步驟一:尋找“全天開工”的小吃
在這個鋪面周圍,有商場里的數千名營業員,有寫字樓里的白領,有大型小區的居民,周慶的目標顧客就是這些人。
他分析道:“這樣的店面和位置,上來就做龍蝦肯定沒有勝算,因此要先尋找別的切入點,將店做起來,再慢慢滲透進龍蝦!
他要選的這個產品既不能是主食類,又不能是零食類,必須是主食+休閑食品的組合,目的就是讓正餐和休閑時間都能營業。
因為以這么小的面積承擔如此高的租金和人工,必須全天運轉,如果只做正餐,兩餐中間就空掉了,所以他放棄了每天只能“開兩頓”的快餐,選定了可以“全天開工”的小吃。
步驟二:一盤煎餃一碗湯
周慶尋找的是這樣的產品:單一,貴精不貴多,“所有人就圍著幾個品種操作,才能做得精、做得獨到!
因此最早開業時,墻上只掛了兩塊木牌,一塊是“酸辣湯”,一塊是“歡喜鍋貼”。這兩個品種是如何確定的呢?
在選擇小吃時,無錫小籠包、各色面條都在考慮之列,但后來這些品種都被否定了,因為餛飩、小籠包等產品在當地多如牛毛,形不成特色,另外,這些小吃的口味可比性太高、價格太透明,毛利很難做得上去。最后,周慶選定了酸辣湯和實質上是煎餃的鍋貼。
為什么是這樣一種組合?
周慶表示,一個是湯,一個是每盤只有5只的主食,如果單點這兩樣,每樣都吃不飽,所以無形中就引導了客人將這兩個產品作為套餐來點,兩者加起來才16元(剛開張時兩種產品均售8元),十幾塊錢吃一頓飯,在食客的接受范圍內。
如果選擇開面館,客人點一碗面或餛飩,既有主食又有湯,吃一份肯定就飽了,極少有人會點兩碗來吃,而按照無錫面店的消費水平,最便宜的面只需5.5元,人均也不過6元錢,假設同樣是每天100人的客流量,那么面店的營業額只有600元,而歡喜鍋貼則是1600元。
價格不高,毛利不低。據了解,其實這兩個主打產品的毛利相當高。在確定毛利時,周慶完全拋棄了廚師定毛利的傳統算法:“進料成本是5塊錢,那么我的定價就應該是10塊錢,保證毛利在50%。就因為東西做得精致,又經過巧妙的變化和組合,毛利定得高一點客人并不介意??其實一份現售價9元的酸辣湯,成本只有2.5元,而一份售價8元的鍋貼,只有5個,成本1.2元,毛利分別高達72%和85%。只要進來一個人,我就能掙他10塊錢!”
步驟三:如何確定這兩樣產品的口味?
要的就是不正宗
酸辣湯是無錫本地的傳統小吃,普通館子的做法是用不銹鋼桶燒上一大桶,有客人點單就給盛上一碗,是款人人離不了卻上不得臺面的低檔小吃。
周慶看中了其普適性,改成單份制作的砂鍋版,作為主打產品推出。
他設計的酸辣湯,其酸度和辣度如果讓老無錫人來評價,肯定是“不正宗”,這是他刻意為之,口味偏酸辣的設計其實是為了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
在試制酸辣湯時,周慶沒有使用高湯而是用了清水,“我親自試嘗對比過好幾次,真的吃不出區別”,后來他總結了一下原因:這版酸辣湯本身偏酸辣,調入的辣醬和醋都比較重,混合后完全壓制了高湯的鮮味,因此周慶決定直接用開水燒制,既減少了工作量又節約了成本。
“真正有生命力的經典菜品中其實很少有花里胡哨的元素,其用料和燒法都是很樸實無華的。記得去年夏天在鄉下去姨媽家吃到她燒的龍蝦,真的非常好吃,可她用的料非常簡單,就只有姜、蔥、蒜、辣椒、鹽,還有農村那種土法壓榨的菜籽油,連味精都不加,連我這個做過成千上萬斤龍蝦的人都自愧不如。”周慶這么告訴筆者。
這個餡料不尋常。鍋貼則是沿用了周慶當廚師時做過的干煎餛飩改良而來。當地也有“鍋貼”的叫法,指的是兩頭“露餡”的傳統鍋貼,而周慶做的其實是煎餃,他設計了兩個口味,除了適合普羅大眾的基本款鮮肉餡,還有一款剁椒豆腐餡。
周慶表示,之所以只有兩種,一是因為品種多了做不精,二是每天備貨太多很難保證新鮮度。以前無錫根本就沒有豆腐餡的餃子,周慶的靈感源于在浙江吃過的一例豆腐餡包子。
此餡一出,就迎合了90后、00后的獵奇心態,很多人會沖著這個餡料來嘗嘗看,咬開一嘗,哎,居然還是剁椒味的,新鮮!
步驟四:一年漲兩元,客人不敏感
周慶表示,從消費者心理考慮,8元和10元之間的區別是細微的,而10元以下和10元以上的區別,消費者則是比較敏感的,所以開業時他先將酸辣湯定價為8元打開市場,半年后漲到9元,以后再漲到10元,客人對這點變動是不敏感的,毫無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14132.html
相關閱讀: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