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李善友:創業不僅僅是致富手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李善友:創業不僅僅是致富手段

人心很奇怪:一個壞人,偶然做了一件好事,人們就覺得這個人其實也不錯,很率真,仿佛忘掉了他做過的恁多壞事;一個好人,偶然做了一件壞事,人們頓時會指責他是偽君子,卻忘掉了他曾做過的那么多好事。跟敵人之前的矛盾,往往能化干戈為玉帛,容易化解;跟家人親人朋友的矛盾,卻終生不化,怨恨不已。

好的工作關系不等于友誼,信任一個人也不等于喜歡一個人。

99%的創業團隊分裂源于沖突,所以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如何管理沖突,“和而不同”可能是最好的態度。首先,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壞事,創業者要創造人人敢說真話的大環境。其次,沖突發生了不要回避,各方務必充分表達觀點,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去追求雙贏,或者妥協,但絕對不要逃避或者強暴。

創業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要用你的智商去選擇一個合適的項目,要用情商去建立一個核實的團隊,用膽商去體味一個叫做創業家的精神。創業的成功是偶然的,創業的失敗是必然的,無論你做了多少的準備,一個微小的事情就能夠毀掉你的一切努力。

從一個創業者轉行商業教育,就像2001年我從HR轉行做總編輯一樣,一個白癡進入全新的領域,很難很難。比如老李英文很爛,但需要跟教授講英語,需要看英文書,以后也需要用英文教課,這個坎就不容易。但老李很喜歡這種百尺竿頭必須前進的感覺,很刺激,很新鮮,生命再一次綻放。

這個世界的根本特征是不確定性,一切都在變化中。那怎么辦呢?柯先生曾送給我八個字: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在心靈境界上要往高處走,不為環境所觸動傷害;而在行動上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像騎馬,人要跟馬一樣快,才能保持穩當。人生中最讓我恐懼的事情,不是沒有財富,而是在6個月之內沒有任何進步。

凡事過猶不及。比如敏感,能夠感受別人的情緒和想法,這是好事;但太過就是負擔了,就變脆弱了。別人一個眼神,一句玩笑,晚回或不回你的郵件,你都會覺得有所指。太過在意人際關系,認為處處都是政治,反而縮住了自己的手腳。有時候遲鈍一點挺好的,對些微的情緒末梢不予反應,反而是適度的處世之道。

人生可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要為別人活,下半場應為自己活;上半場致力于創造財富,讓父母妻兒過上幸福體面的生活;下半場,則不應以財富為唯一追求。年歲越長越明白,幸福不僅取決于財富自由,更多來自內心的精神和境界。內在的境界比外在的成功更難追求,創造財富需要20年,提升境界可能需要一輩子。

任何時代,真正的經濟推動力一定來自企業和企業家。當今對企業,尤其是對做實業的打壓太重了。結果是,真正做實業的,越來越少了;賺取短平快錢的,越來越多了。據說有個銀行報告說,1億資產以上的人群中,30%移民了,40%準備移民。一言以蔽之,沒有信心!民富國才強,讓私營企業發展起來才是王道。

在善和美之間,越來越體會到美的力量。一個人富可敵國,但貪婪自私道德底下,我們會認為他很丑陋;一個人學富五車,高喊仁義道德,但言行不一甚至相悖,我們會認為他很虛偽;一個人,即使沒什么錢,沒什么學問,但言行舉止之間透露出的真性情,其溫和善良,其眼神笑容,總有一種美得動人的力量!

我們總是覺得眼前的困難是最大的,卻輕易遺忘以前的痛苦;我們總是覺得美好的享受在未來,今天所做的不過是準備而已。于是,“今天”永遠在痛苦中,在過程中,在等待中。但其實,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今天”;我們應該享受的,也應該是“今天”帶給我們的一切。感謝老天讓老李明白這個道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52909.html

相關閱讀: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