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未來某一天我被重新打回城漂,我也能挺起胸膛,在北京這座城市里奮斗下去。
在文章的博客里,出現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奮斗。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奮斗二字的真實再現:《奮斗》中的向南,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按揭買一套40平米的房子�!段伨印分械男∝�,漂泊在繁華都市的畢業生,最大的追求就是攢錢買房。
那些屏幕上的掙扎與迷惘,文章也曾經歷過,正如他的自我調侃:我就是蟻族的前輩城漂。提起那些壓抑自卑、前途未卜的日子,他說:幸好有那段經歷。我才有機會沉淀下來自我拷問。
剛進中戲那一陣,文章很不得志。上課一如既往地遲到,趁著老師轉頭趕緊溜到教室最后一排。期末全班匯報演出,他永遠都擔當在幕后放音效的角色,從不上臺展示自己。
壓抑自卑的日子在大三終于告一段落。大三期末的匯報演出前,班主任特意找到他:你已經荒廢了兩年,第三年是不是該有點兒動靜了?老師遞給他《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劇本,希望他以此作為期末考試的素材。文章拿著劇本研讀了一段日子,表演欲望油然而生,他頭一次嘗試著向逆境迎頭痛擊,而不是委靡逃避。文章開始積極地在班里尋找搭檔,排演片段,終于在大三下學期,第一次拿到了臺詞課全年級第一,表演課全班第一的好成績。盡管那段日子里因為排練拒絕了能掙錢的演出機會,文章卻并不后悔:演藝圈里朝三暮四的恭維話算不了什么,反倒是象牙塔里最單純的掌聲重要得多。
找到自信的文章在演藝路上越走越順。大三那年,他主演了由王朔小說改編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大四畢業前又參演了趙寶剛導演的《奮斗》,即將走出校門的文章看上去一帆風順、前途似錦。
《奮斗》一拍完,剛畢業的文章就遭遇了失業危機,他戲稱自己一夜之間成了標準的城漂。長期接不到戲,讓文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拮據。畢業之初,孝順的他把《奮斗》的大部分片酬都寄給了父母,只給自己留了1萬元的生活費。沒過多久,他就陷入了只能維持溫飽的窘境。為了省錢,他每天的伙食都是方便面,27塊錢一箱,每箱24包外加附送6包,正好吃一個星期。
有一天早上,文章忽然接到了一個電話,一部正在籌拍的電影希望他當天下午去試鏡。雖然片酬只有2萬元,但面臨斷糧的文章還是滿口答應下來。為了省車錢,文章一路從東南三環走到了北二環。到了約定時間,他接到電話,對方臨時更改了見面地點。文章只得狠狠心,打了輛出租車往那頭趕,剛到半路,又接到通知:這邊事情太多,改天再談吧。掛了電話,文章趕快讓司機停車,一看計價器已經跳到了20元。勵志人物交錢下車,他失魂落魄地往家走,走著走著突然蹲在路邊哭了:我不是委屈,而是后悔就這么白白浪費了一個禮拜的方便面錢!
幸運的是,文章遇到了新的機遇《蝸居》。為了在這部劇中更好地展現80后特質,同為80后、同樣奮斗過的他給編劇六六提了不少點子,讓小貝這個角色苦中有樂,更加喜感。在文章看來,批評80后隨遇而安,不屑于計劃的人,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奮斗在當下的積極姿態。
如今,文章已經收獲了奮斗的成果。他主演的電影《走著瞧》在今年的大學生電影節上廣受好評:暑假期間,他與李連杰聯袂主演的電影《海洋天堂》也已上映。在這部電影中,文章首次嘗試自閉癥角色,為了達到人物對游泳技能的高要求,他每天超負荷練習游泳和潛水。有一次因為水壓過大,他的耳膜穿孔連續發燒7天,膿水20多天才排清,現在坐飛機時耳朵還會隱隱作痛。
雖然文章早已告別城漂的慘淡生活,但他依然對那段日子津津樂道。他說:那段經歷對我非常重要,從此我堅信,即使是未來某一天我被重新打回。城漂,我也能挺起胸膛,在北京這所城市里奮斗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58558.html
相關閱讀:“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