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老子?道德經與成功之道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陳省身是國際大數學家,他成功在有為和無為。他是怎么有為的呢?他一生當中只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數學。他怎么無為的呢?什么名,什么利,他統統不管。他

在人生的問題上,有一個永恒的話題就是愛情。大家可以想,成功是不是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呢?

人人都想人生成功,哪一個人不想自己人生成功!自己發覺,我的人生不成功,大家很自然地會把這個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當孩子第二代還是不成功,又很自然把它寄托在第三代身上。同志們想,人生成功的問題是一個世代延綿的問題,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清代的思想家魏源曾經說:《老子》是一本救世的書。他寫的這本書叫《老子本義》。我想,假如換一個角度去看的話,《老子》其實是一本教人成功的書,教你怎么樣子走向成功。我們經常說,一字值千金,《老子》這本書只有多少個字啊?五千多個字。正因為它難讀,所以它不普及。但是這五千多個字,字字勝過千金!

一、恍恍惚惚的成功之路

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必定要去找那一條走向成功的路。你一輩子找不到這條走向成功的路,那你就一輩子不能成功。所以要找這一條路,要找這條達到成功的路。

今天我們這句話,大家一定很熟悉,叫男怕干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是我們老百姓的話,男的就怕行業選擇錯了,一輩子這個路沒有走準,女的婚姻問題很重要,就怕嫁錯了郎,郎一嫁錯,婚姻失敗。所以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成功問題,這兩句話當中

就看出來一個通向成功的道路問題,千萬不能干錯行,千萬不能嫁錯郎,因為路不對,走壞了。所以中國人對道,對路的問題體會是深刻極了。同志們想想看,我們經常說,人生有白道,有黑道,道啊。同志們你們看,我們叫飲食之道,叫成功之道,叫茶道,叫棋道,叫劍道,叫長壽之道等等,道啊,道就是路啊,路就是道啊。所以,要成功就要去找那條路,找那一條道,找到了那一條道,找到了那條路,你就開始往成功那個方向走去了。所以同志們想想看,為什么這本書叫《道德經》啊?《老子》叫《道德經》,就跟你講里面的道,跟你講里面的路,讓你知道道,悟道,得道,行道,讓你人生成功。所以這五千個字不得了,字字勝過千金。其實老子這個人是個天才,非凡聰明,他把一個我們走路的一個實在性的道,升華成為一個抽象的、聰明的道,一個哲學的道,多高級!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這個東西啊,不是可以用平常的話說出來的;道這個東西,假如用平常的話說出來,這就不是永恒不變的道了。同志們想想看,我們說出來的道,都是某一個具體的道,長壽之道教你幾個長壽的方法。你看看,正是宇宙這個大道,我們說不出來啊,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等人還在研究,是說不出來的。凡是說出來的道,都是某一個具體的道。很深刻!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

,可名,非常名。你看,宇宙當中好多,我們還沒給它命名啊,命名不了啊!多深刻!一字千金!所以講得出來的不是那個常道,是一般的道。

下面我們再看,老子說了,道這個東西啊,它是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的,模模糊糊的,糊糊模模的,看不清楚的,辨不明白的,晃來晃去的。但是那個東西有象在啊,那個東西有物在啊,那個東西有個精在啊,那個東西有個信在啊。什么東西啊?就是道這個東西是恍恍惚惚,但是確實存在,只不過我們看上去是模糊的,它里面有形象,有物體,有它的精神,還有它的規律。這個規律,而且是可以驗證的。譬如說,我們要到月亮上去,今天當然我們已經登上去了。但是老子要登上去,那個時代登上去,但是他想像的就有這個道,恍恍惚惚的道,有一天我們發現了,給它命名了,然后我們造了某個東西登上去。你看,實在啊!

我們要到宇宙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我們現在恍恍惚惚啊。但是老子說,你不要看,恍恍惚惚,中間有啊,有東西在里面。是的,經過多少年以后,可能我們就發現了。所以老子講得多哲學,多深刻!

那么老子就跟我們講了講一個什么東西呢?成功的路。你要成功,你要人生成功,也有這么一條路,但是這條路是恍恍惚惚的。但是這條恍恍惚惚的路是存在的,它是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可以找到的。所以大家要去找,要去找到這條恍恍惚惚的路,找到這條成功的路。那么我們現在聯系

一些家長了,我們一些家長都希望成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希望孫子這一輩成功,希望孫子的兒子成功,一代一代希望他們成功。哪個不想成功?這是正常的心理,但是我們學了《老子》就知道,哦,要兒子成功,要孫子成功,中間有一條恍恍惚惚的道,你得找準了,F在我們的家長,心是非常好,從星期一到星期天,七天時間都給孩子充電都安排了彈鋼琴、唱歌、舞蹈、外語,統統排滿了,以為這是一條成功之道。

NO、NO、NO,不一定對啊。你看看,丁肇中就這么說過:考試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為考試是解決別人解決了的問題。聽到這句話,同志們回去,思想境界就高了,兒子沒有考第一名,孫子沒有考第一名,不要怪他,不要緊的,丁肇中都說:我所熟悉的20世紀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拿諾貝爾獎的,幾乎沒有在學?嫉谝幻,考最后一名的倒有幾位。但這些人都能挑一個題目,根據客觀情況,認定這是自己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為了這個,其余的東西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由此,我們明白了這樣的道理:第一,不要把小孩子星期一到星期天全部排滿了,認為是成功之路;第二,小孩子不考第一名,要寬容,說不定大材,不一定考第一名。丁肇中就這么說的,成功之道確實是恍恍惚惚,模糊不清的。

楊振寧就這樣說過,大學里有好多優秀的研究生,他們自己和老師都不能猜測未來的成就有多大,可是二、三十年后,成就卻可能有很大懸殊。事后一回想,成功的同學在當時不見得就比不成功者優秀

許多。這其中的一個基本道理是,有人走對了路!

路,道路,這條路是多么重要!走對了路,他左右逢源;而有人走錯了路,再努力也難以有大成就。深刻!同志們想想,就都是優秀的研究生和導師,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個不知道就是老子說的成功之路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不清楚。

那么我們要講的,這樣一來,不就沒有希望了嗎?不是。老子不是教導你嘛,那一個成功之路是在的,有的,問題是要不斷地把握,調整,去尋覓這個成功之路。

下面我們就看一個例子。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他是一個美籍華人,祖籍是江蘇太倉的,他也要走一條恍恍惚惚的成功之道,經過不斷地努力,他悟出來了,這個悟悟得非常地巧妙,悟得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就像老子從日常生活當中悟出來一樣,他搞的是一個什么東西呢?是搞的一個激光的冷卻和原子的捕捉技術。激光把它冷卻下來,還有把原子要抓住,這樣一種工作。他正因為這個工作的成功,獲得了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這個靈感哪里來的?說來很希奇,他在美國的紐約北部的一個大學里,那個地方很冷很冷,所以,大學生都要喝酒,為什么?喝酒反抗嚴寒。他忽然就靈感來了。

你看,這些喝醉酒的酒鬼是怎么走路的?他是晃來晃去,恍恍惚惚,惚惚恍恍,模模糊糊,糊糊模模。但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興啊,怎么回事啊?他總是往低的地方走,酒鬼總是往低的地方走,他不往高的地方走,他更不能往汽車頂上跳。哇,靈感來了。找到道了,悟到道了。他就想了,在那種激光束的,不同的激光一束一束打上去,不同的作用下,原子也是這樣,就像喝醉酒的酒鬼一樣往下走,往什么下走,往能階、能量低的地方走,哇,有了,通了,明白了。怎么明白?你看,酒鬼他往底下走,不往上走,更不往汽車上走,那么我就在酒鬼往下走的地方,我挖一個洞,酒鬼不掉進去了嗎?我不要挖在上面,我挖在下面,挖一個陷阱,酒鬼撲通掉下去了。那這個原子不是也可以這樣嗎?我就在各束的激光的作用下,原子不是往能量低的地方走嗎,我就在下面設一個陷阱,好,給我逮住了。他這個靈感就從生活中間來,從酒鬼身上模模糊糊來,他成功了,他悟了道。多深刻!

二、有為與無為

老子講有為之道,這一點好懂,有為有所作為。但是老子又強調無為。老子在三十七章中,他就說了道無為而無不為。道無為但是無不為。什么意思?道它永遠是不亂動的,不妄為的。它似乎在那里不動,其實它發揮了天大的作用。譬如,我們舉個例子,有兩個車輪子,它們當中是空的,這就是道。它不跟你說,它發揮了作用,于是我們可以插車軸,于是我們可以裝車廂,于是我們可以滾動,于是我們可以坐人,于是我們可以裝貨。你看看,它不跟你說,它無為啊,它就兩個空的。你看看,要你去利用它。所以道無為而無不為,多深刻!但是我們往往誤解老子的話,而英國有一個哲人,這

人很厲害,叫李約瑟。李約瑟就說了,中國人往往把老子這句話理解錯了。無為是什么?并不是叫你一點都不為,無為是叫你不要違反自然的規律,不要亂來,要符合規律再去為,你就能夠取得成功。

譬如,我們舉個例子。2004年12月3號,陳省身國際大數學家逝世。這個數學家活了93歲,他是一個非凡完美的人生,離別人世,非凡完美。他是國際大數學家,楊振寧說,他這個成就,國際上他這個領域可以排到第五個大人物。就在死之前的一個月,國際小行星聯合會特地把發現的小行星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多光榮啊!那么我們要問問,他這個成功也是成功在有為和無為。他是怎么有為的呢?他說,我一生當中只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數學。我那個時候學體育跑不過男同學,別說跑不過男同學,連女同學也跑不過,所以搞體育不行。但是我聽音樂呢,聽不懂哪個曲子美,哪個曲子不美,所以搞音樂也不行。最后我選來選去只能搞數學。

第一,恍恍惚惚的路他找到了,你看,他有所為,有所不為,體育我不能為,音樂我沒這個才能,我干數學這一行。選擇對了,干數學。他從20多歲干數學,一直到93歲去世,他搞了70年的數學,專心致志。他說,我一生就干一件事情。他從中國到德國,從德國到美國,從美國再回中國。他說,我一生就干一件事情,就是數學,其他什么名,什么利,我統統不管。

我們再看,他晚年從美國到中國來,在哪里?在天津南開大學,他就給自己住的房子叫寧園,這個名字非常有意思,他這樣說,這老先生說得很深刻,這晚年說的:我一般不參加別的活動,只做我的數學。我現在這個住所叫寧園,就有這么個意思。一個人一生中的時間是一個常數,應該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中國人浪費時間的事太多。

陳省身先生對于名利看得極淡、極淡。2004年,他一次得獎,大家說說看,他得了多少錢啊?100萬美元,陳省身非常地瀟灑,這些錢對我沒有用了,我要這些錢干什么?他都捐獻了,捐獻出去。他還有一種不為,這種不為非常深刻。

1982年,陳省身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他建立了一個數學研究所,他出任第一任所長。他治理理念是什么呢?他治理理念非常有意思,我做所長,我要管好這個所,我怎么管?他就這樣說了,他說:辦這個所最要緊的是,把有能力的數學家找在一起,找來之后就不要管了,讓他們自己搞去這個理念就是不為啊。你看看,這種理念多超前!這種理念和老子是合拍的,老子是無為而治。自由科學家研究一定要自由,自由才能研究出東西來。這是高級聰明,高級治理方法,

那么我們要說了,他又是怎么有為的呢?他說,數學嘛,好玩,玩啊,數學很美啊,很好玩。這位陳先生他也精通飲食之道,他說,這個東西就像炒木須肉,炒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深刻!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你看看,他講出來的是大道,但是他嘴巴里講出來的,是淡然無味的。

但是什么?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你用,用不完。假如今天各位在座的你只要記住這一點,回去以后要讓你的孩子成功,你千萬注重一點,注重一點什么?要他愛好學習,愉快地學習,把學習當做一種玩,讓他覺得學習我不是苦,學習我是玩,是一種審美,是一種審美的學習,你教育成功了。你看,這位大數學家,他的一個理念,玩,好玩,審美。你看,多深刻!因為什么?你假如去玩了,你就不覺得痛苦,你就不覺得逼著我學,我越玩越有勁。為什么小孩子上網他不肯下來了,玩啊。他玩得飯都不想吃了,玩啊;玩到晚上睡覺都不愛睡,假如你引導他正當地學習也是玩,也是審美,必定成功,必定大成功,必定成大器。

三、大器晚成

同志們馬上要回去吃飯了,碗,我們從來沒有這么琢磨過。今天回去可以琢磨琢磨。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你家里一個普通的飯碗,別的人家里一個玉的碗,哪一個碗做起來麻煩啊?一個玉的碗。那比如我們來說好了,一個紙杯,跟我現在不是一個紙杯,是一個玉雕的,你們說,哪個難做啊?當然這個紙杯輕易啊,一下就做成了;那個玉做的杯子,要找這塊玉,還要雕刻,這個玉怎么用,要一步一步雕刻,把它雕刻成。那么現在我不是做一個玉杯,我要做一個青銅大鼎。同志們想想看,要做個青銅大鼎,和那一個紙杯能比嗎?和那一個小小的玉杯能比嗎?不能比。所以越是大的東西,越是珍貴的東西,它必然是大器晚成。這是第一層道。

我們再看第二層。

我們來看這一個紙杯,你說,它里面有沒有道啊?有啊,有道啊。但是我現在拿一個玉做的杯子,你說說,哪個道厲害啊?當然玉做的杯子那個道高級,厲害。為什么?它不僅有紙杯的道,它還有工藝,還有工藝的道,還有玉的道,還有其他的道。你看,這道存在的,比那個紙杯存在的道要高級得多,一比比下去了。假如現在是一個大鼎,青銅大鼎,請問三件東西,一個紙杯,一個玉杯,一個大青銅鼎,你說,哪個東西承載的道厲害啊?當然是青銅大鼎。為什么?古代的青銅大鼎,它占的什么道?不得了。中國古代的青銅大鼎,它是一個國家的政權的象征。你看,這個道多厲害!是一個王權的象征,是一個王朝的象征,是一個國家政權的象征。所以我們有個成語叫問鼎中原。為什么叫問鼎中原?因為這個鼎承載的道,是一個國家的道,一個政權的道,從來沒有說問杯中原,也沒有說問碗中原,為什么?那個杯子,那個碗,不值得問啊,要問鼎中原!這個鼎有大道。這個是第二層意思。所以你看看,大器晚成有多么深刻的含義。一句話毀掉小清新

那么現在我們又反過來講,青年人聽了不服氣啊,不對,今天的時代競爭多激烈啊,我們一個一個等了老了,再大器晚成,不行,不對,老子講得不對。你看,跑一百米的,跑跨欄的運動員,大器晚成怎么辦?年齡過了跑不動了,不對不對。你看看,我們的科學家,自然科學家,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到四十到時就要出成果了。假如成果不出來的話,可能一輩子就不行,怎么說是大器晚成?我們的企業家有很年輕的企業家,不對,老子這句話應該改叫大器早成,才符合我們今天的時代節拍。NO,錯了。錯在哪里?老子這么一個靈動的心靈,這么一個天才,他不知道你的心靈?他難道不懂得他那個時代也有好多的神童,也有很多脫穎而出的那種人才,他不是,他比你更高一個檔次,他讓你知道人最輕易忽略的,是因為想早早出名,想脫穎而出,想及早地成功,極易成功。人的毛病在這兒。所以他叮囑你,提醒你千萬不要盲動,千萬不要著急,千萬不要早早地拔苗助長,自然而然讓他大器晚成。這是很深刻的一點。難道不是嗎?今天你看,有的人為了早早出名,早早成才,拔苗助長,結果弄得啼笑皆非。為什么歷史上這么多神童,好多好多就沒了呢?就是因為錯在這個毛病上,想大器早成。但是我們不否定,大器早成確實應該,在今天這個時代當中,我們年輕人應該有一個大器早成的理念,但是還要用一個大器晚成來矯正自己,那才是聰明的。就是有一個大器早成這樣一種志向,又有大器晚成這種預備,不斷地矯正自己的心理,那就是厲害的人。勵志教育

我們再說,都能大器晚成嗎?都能大器早成嗎?不是的。體育運動員,還有一些自然科學家能大器早成。但是有一些不能大器早成,比如說,老練的政治家,他非要經過幾十年的政治生涯的歷練,才能夠成

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怎么能夠大器早成啊?還有,老練的企業治理人才,他非要經過二、三十年的磨煉,他才能夠胸有成竹,管好這個企業,怎么能夠大器早成啊?還有那些藝術家,不經過一爐一爐的火的煉和烤,怎么能夠大器晚成啊?

大家假如愛好書法,知道兩種體,一種叫顏體,一種叫柳體,大家都知道。你學的哪一種體啊?我學的柳體。你學的哪一種?我學的顏體。什么叫顏體?顏真卿的體。我就分析過,顏真卿50歲的時候,這個面目,顏體的面目才剛剛露出一點苗頭,要到50歲到65歲當中,他這個風格慢慢就成熟了。你看,50歲還剛露個頭,50歲到65歲,他才將自己的顏體歷練得形神兼備,趨于成熟。到65歲以后,不得了,怎么不得了,進入化境。他的顏體就把生命的哲學和書藝的哲學結合起來,一個是書藝的哲學,一個是生命的哲學,融化在一起。然后這棵生命之樹上,書法之樹上開出奇花異草出來。

四、以柔達到成功

老子很厲害,我們一般受的教育是什么?堅強,勇敢,前進,教你永遠地前進,堅強。老子不是,老子叫你柔,老子叫你弱,老子叫你柔弱。老子說,《老子》五十二章說了守柔曰強,你守住柔弱,你就是堅強,多深刻!

老子還說弱之勝強,柔弱能勝過堅強。同志們注重了,就是在柔弱的當中,找到一種成功的力量。大家不是向往成功嗎?成功要

貴柔,要守柔,守住這個柔,要把這個柔看得很珍貴,叫貴柔。守柔很重要。老子就跟我們講了,不要怕自己柔弱,而使你自己守不住這個柔弱,你守著柔弱,永遠有一種生命驅動你,你就會最后達到成功。所以假如我們能夠正確運用柔的聰明的話,這是我們成功的一大秘訣。

同志們想想看,你看看,一個嬰兒他為什么生氣勃勃?柔,一個嬰兒為什么生命力這么旺盛,弱,嬰兒柔軟極了。但是他的生命力是如此的旺盛。我們一個老年人,一個100歲的老年人,走路也走不動,為什么?骨頭硬了,強硬了就開始沒有生命力了。所以柔,無限的生氣,無限的生命。難道不是嗎?同志們想一想,大家有個體驗,年紀越來越大,身上最堅硬的是牙齒啊,最柔軟的是舌頭。那么一比,就比出來了,年紀越來越大,牙齒動了,然后一個一個掉了,堅強的東西完了,牙齒都掉光了,舌頭還是好好的,柔弱勝堅強啊,牙齒最堅強,都掉了,柔弱勝堅強。

我們再來看,海嘯來了,狂風來了,大樹刮走了,小草依然在那里。大樹很堅強,堅強,吹掉了,小草依然在那里;強烈的大地震來了,摩天大樓倒塌了,小平房還在,柔弱勝堅強;水滴滴答答地不停地滴,水滴石穿;你看看,螻蟻這么柔弱,可以把一個擋水的大堤壩蛀空;空氣不動,空氣最柔弱,空氣的不動它的力量多大,可以把千年的鐵柱銹掉;空氣一流動,不得了,把大樹都拔掉,最柔弱的東西

,多厲害。所以老子這種慧心,這種聰明的聰明,感悟,慧眼,慧心,所以他強調,柔,守柔,貴柔以柔克剛,柔中有剛,百煉成鋼。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凡是研究梁實秋的人,都要說到他這個美妙的故事,一段佳話,他就是以柔取勝。

從27歲開始,他就翻譯莎士比亞的戲劇,用了整整37年,翻譯完了,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當時他已經64歲了,他一個人把莎士比亞的全集從頭至尾統統完成。梁實秋他一個人堅持下來,37年非常地艱苦。他有怨啊,他有恨啊。他怨的時候他說了:一個星期校對10本莎氏稿子,可把我整垮了,幾乎把我累死!這是他怨。他恨啊,他恨的時候就這樣說:有時候我真恨莎士比亞,為什么要寫這么多!他恨,為什么寫這么多!他有時候苦,他苦的時候就說:譯書之苦,不下于生孩子!他發牢騷的時候曾經說:我翻譯莎氏,沒有什么報酬可言,窮年累月,兀兀不休,期間很少得到鼓勵。你看,他恨,他怨,他苦,他發牢騷,但是他堅持下來了。這就是柔的力量。

五、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是老子成功論當中又一個聰明的亮點,是老子成功的聰明鏈上的一顆大寶珠!

老子說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這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業已經成了,就引身后退,這是一種自然的規律。這又是從哪

里來的?從現實,從歷史來。

現實當中,同志們看,花開了,花結果了,也就退了。自然不就是這樣嗎!人也是這樣,一代一代一代人,功成身退。假如同志們到無錫去看到茫茫太湖,心胸開闊。無錫有一處名勝叫蠡湖,蠡湖有一個花園叫蠡園,蠡園有個典故,功成身退的典故,那就是范蠡。

范蠡他幫助勾踐政治成功以后,他就引身而退,功成身退,他就帶著西施,兩個人乘著一條船,太湖里搖啊,搖啊,搖啊,飄然而去,引身而退,功成身退。

歷史上最不成功的人,可能韓信就是一個,韓信這么大的功勞,他舍不得功成身退,最后沒有好結果,殺了,被殺了。

那么功成身退,我功成身退,我一定要到深山老林里去啊?我一定要到太湖上雇條船,漂呀,漂呀,漂呀,不是的。功成身退還有一種聰明,就是說,你有功你不要居功自傲啊,你不要擺老資格啊,你不要動不動就是我當初怎么樣,我怎么有功勞,這也叫功成身退啊,人家也就尊重你了,你不要老是老子天下第一,我當年創業怎么樣,這就不行。所以這種是高級的功成身退,并不是一定要隱居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88487.html

相關閱讀:“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