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老板:我一步步走近夢想
劉偉宏坐在自己那間20平方米的辦公室內,臉上施著淡淡的脂粉,染過的頭發隨意盤在腦后,語帶興奮地和記者聊起她的新項目:位于深圳中心區一個在建的、投資6億元、近14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
誰能想到,衣著光鮮的她,23年前還是一家鞋廠的小鞋匠。
1982年,在父母的努力下,16歲的劉偉宏進入哈爾濱一家鞋廠擔任學徒工。當時父母認為,進入這個正式單位好找對象。但我干了20多天就決定辭職不干了。劉偉宏回憶說,由于自己在鞋廠是新手,鞋幫總是縫不好,結果幾乎天天返工,有時還要幫師傅返工。一個月干下來,工資加補貼也就23元,而且學徒工起碼要學半年。這樣的日子何時才到頭!劉偉宏暗自嘀咕,如果自己在市場賣貨,一天就可以賺10元,還沒有這樣多的約束。
于是,20天后劉偉宏成了鞋廠第一個辭職的工人。這件事情在家里掀起軒然大波。要知道,1982年,擁有一個鐵飯碗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劉偉宏扔掉鐵飯碗,捧起泥飯碗的舉動,在旁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
事無巨細好動腦筋與眾不同掘首桶金
16歲那年,成了劉偉宏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從此做生意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1986年開始,我經常去各地進貨,買張火車票,睡在車廂的座位下面,還覺得挺寬敞的。坐了三天兩夜的火車到廣州,一下車就直奔服裝批發市場進貨。
艱辛的勞動是創業的基礎,但敏銳的市場眼光,是年少的她初涉商海就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那時候我的服裝比別人賣得好,就連賣菜也比別人賣得多,因為我總是在研究市場上哪些是最時興的,哪些是最短缺的。劉偉宏回憶說,當年賣菜,她不往菜場扎堆,而是選擇放在路邊賣,因為那里賣菜的人少,過路人多;賣服裝,別人到當地供貨市場進貨,她到廣州、上海、溫州這些地方進貨,因此店里的款式是市場內最時髦的,進一批很快就銷售一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96781.html
相關閱讀: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