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者宋衛平的十年風雨路
宋衛平,浙江綠城房地產團體董事長,浙江紹興嵊縣人。
1982年,宋衛平從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
1982年至1987年在杭州舟山黨校做老師,給黨政干部上歷史課。
1987年,因為一些輿論與當時環境有所抵牾被迫“下崗”分開該黨校,到珠海一家電腦公司工作,重要負責編制內部刊物,從文員一直干到一把手。
1994年,宋衛平從珠海回杭州,當時腰纏萬貫。借了15萬元,開端投資房地產,后來又向友人借了300萬元來投標項目和買地。
1995年一年,宋衛平在杭州開發了丹桂花園、金桂花園、銀桂花園、丹桂公寓、月桂花園等名目,初步奠定了綠城在浙江的品牌房產位置。
1998年1月15日宋衛平著手組建了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
入選2003中國地產十大風波人物;中國400富人榜第93名;2004胡潤百富榜第61名;2007胡潤百富榜第65名。
2001年12月,一場“足壇掃黑”行為,讓名不見經傳的宋衛平和他的綠城地產一舉成名。
2011年11月,一則“被破產”流言,讓宋衛溫和綠城走到危城之緣。
十年前后,一樣的宋衛平,不一樣的境遇。前者涉足球壇,后者深陷樓市,均為多事之秋;前者與黑幕斗爭,后者為企業守城,都是捍衛者的姿勢。宋衛平的十年路,起伏有間,凹凸并存。
與十年前的反黑斗士比擬,現在的宋衛平頗有多少分落寞的悲壯。
綠城變圍城
2011年11月1日深夜,向來不缺乏熱烈的微博又起波濤,一則對于“綠城已申請破產”的新聞敏捷傳開,隨即引來網絡熱議。
幾個小時之后,人們看到了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的回應。
凌晨4點多鐘,宋衛平挑燈看劍,揮灑千字,寫出一篇題為《從綠城被破產說起》的文章,在綠城集團官方網站公開宣布。
“深夜發文,意在感激諸位,也向大家呈文,綠城目前所有尚好。”宋衛平說。
從這篇文章的字里行間,人們很輕易聯想到宋衛平最近公然照片上的樣子:兩鬢微霜、若有所思。這樣的一副神色樣貌,好像最合適這樣的焦灼之刻。
宋衛平稱“綠城被破產”是個冷風趣。“我笑,也頗為無奈。”與十年前的反黑斗士相比,如今白發沉思的宋衛平頗有幾分落寞的悲壯。
“對于企業來說,命運只有兩個字,生、逝世,無他。咱們所能探討的,是在目前的市場前提下,如何找出一條生路,穿梭寒冬。”宋衛平說。
同宋衛平一樣悲壯的綠城,在最近幾個月里,遭受了十年來最強勁的一次圍城。從被海航收購,到被銀監會考察,再到“被破產”,綠城集團一直處于各種謠言的漩渦中。
宋衛平寫于凌晨的千字文很快成為熱點轉載。這位歷史專業出生的企業家,在文章中暴露出的唏噓悲情,被拿來重復揣度,業界或非業界都饒有興趣地參加到“挺綠”和“倒綠”中來。
網絡間的熱議連續升溫,而宋衛平的“意興闌珊”卻猶如這個暮秋,早已提前而至。
此前的9月,宋衛平接收了某南方刊物的采訪,該刊物記者描寫宋衛平“頭發比以前白了良多,略顯疲態”。文章中浮現的場景是:一杯加滿冰塊的可樂和一支萬寶路香煙作為道具,宋衛平的臺詞是:“如果真的無路可走,那就直接把價錢降到底,所有的屋子都賣完,當前就不再做房地產了”。
降價是綠城繚繞不去的要害詞,因為這個詞在宋衛平的綠城戰略里,向來是拒不采用的下下之策。此前未幾,宋衛平還曾公開表示“不會直接降價”。倏忽之間,局勢逆轉,宋衛平不但說出“綠城要降價就要降到底”,而且還表示“賣完以后我不做房產商了”。
從底本拒不降價到看似悲壯撒手,宋衛平由反黑斗士起建立的強硬形象開始反轉。
對于宋衛平來說,同為捍衛者,但與足球黑幕的奮斗和如今地產界的守城完整不同,類似的只是變數二字。變數將宋衛平推至動蕩的大背景下,所不同的是其表演的角色。
跟激進另類的宋衛平一樣,綠城是一家十分特殊的地產公司,它時而狂飆突進,時而危機四伏。依據綠城此前頒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9月,銷售面積和合同銷售金額均創下今年以來次新低。10月份比9月份銷售量回升18%,因為這局部增加主要起源于綠城目前有2/5的樓盤都不在限購區域內。
“在此調控深秋,綠城似乎成了一些人眼里的風向標。”宋衛平說。
宋衛平面臨的調控深秋,正在極大撼動著他的綠城。
“對綠城而言,這些訛傳聽來雖令我們有些不適,但卻也令我們感到,此刻有必要跳出本身視線,看看整個行業的生存境遇……秋日天涼,并非只覆蓋一城一池。”宋衛平如是說。
就在宋衛平發文回應“被破產”風聞確當天,他來到中泰基地為綠城俱樂部球隊督訓。( )他仿佛在用這樣的方法表明,綠城跟宋衛平未曾轉變。
然而,變數已經勢不可擋。
“經常一夜無眠”的宋衛平如何度過這個難受的深秋,將是最近媒體和大眾最想得到解答的問題。
綠城之路如同宋衛平鐘愛的綠茵賽場,輸贏起伏就在一線之間。
真正的“沖浪者”
在2011年樓市深秋還沒來到之前,屬于宋衛平的地產之路如同豪情沖浪。
一貫以高杠桿、高負債的財務擴張伎倆馳名業內的綠城公司,可以在多年前的宋衛平身上找到淵源。
1977年,20歲的宋衛平在浙江美術地毯廠織手工地毯。那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許多人因而改變運氣,宋衛平也坐上了這條時期之船。同年夏天,他考上了杭州大學歷史系。
歷史系學生宋衛平不是那種愛好研究故紙堆的人,正相反,他的思維激進到一度成為校園里的看法首領。大學四年里,宋衛平辦報紙、開講座,敢想敢言,滿腔抱負。畢業后,他被調配到舟山地委黨校教歷史,兼任體育老師。
當時的舟山是處于浙江偏遠地域的安靜海島,但這擋不住宋衛平的英姿颯爽,他辦了張報紙,取名為《沖浪》。
不久之后,宋衛平離開海島,去真正地沖浪了。
1994年,宋衛平從珠;睾贾,當時他身無分文,竟借了15萬元投資當時仍是新穎名詞的房地產,在一片簡直荒涼的濕地上開始了他的地產之路。因對項目品質的追求,宋衛平和他的浙江綠城房地產公司逐步在業界鋒芒畢露。1999年,綠城開發了九溪玫瑰園別墅,并由此奠定了綠城在高端房地產范疇的地位。
宋衛平的高品質理念一直連續至今,在2009年的一次投資會晤會上,宋衛平再度表現,“對我來說,最主要的是做好產品,在做好產品的同時順便賺點錢罷了。”
除此之外,綠城地產的,很慷慨面是樹立在到位的治理和服務上。綠城創建的園區生涯服務系統曾作為獨一的企業項目榮膺“2007中國城市管理提高獎”。
宋衛平稱本人的工業有兩個半,一個是地產,一個是教導,多出來的半個是指足球。早在實現原始積聚后,宋衛平就瞄準了足球。
據說,宋衛平自己就是個超級球迷,況且經商之前還擔負過體育老師。他自稱31歲之前,可以在足球場踢滿全場。1998年,40歲的宋衛平雖踢不了全場,但拿出了雄偉的足球規劃——成立僅三年的綠城,拿出1000多萬元成立了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在當時看來,宋衛平此舉很猖狂。
2001年,宋衛平對綠城俱樂部的總投入為8500萬元,這是他當年總贏利的2/3。恰是在這一年,宋衛平卷入足壇掃黑舉動中,并因其敢說敢言成為“反黑斗士”。
反黑之后,宋衛平和浙江綠城全國皆知,綠城公司的社會公信力急速晉升。2002年,宋衛平開始全面向全國房地產市場進發。在此之后,宋衛平不愿再以“打黑斗士”的形象呈現,因此竭力躲避媒體,從“炮筒”變成了“緘默派”,而閱歷反黑行動得以名聲大振的綠城也已是今非昔比。
2004年,綠城的銷售額已達46億元,開發的項目已遍布全國,第一次有了直逼業界老大萬科的氣概。2009年,綠城房地產的銷售事跡超過了530億元。然而到2011年9月,綠城的銷售收入為270億元,僅為年初打算的一半。
綠城之路猶如宋衛平鐘愛的綠茵賽場,勝敗起伏就在一線之間,但他應該會信任綠城和賽場一樣,不到終場就無奈預知終局。
宋衛平在11月2日清晨發文說:“本日今時,綠城的難處,是整個行業獨特的難處。但綠城始終在奮力前行,也盼望全部行業能夠度過難關。”
對足球下了血本的宋衛平曾經有一句名言:“陽光總會照耀到我們身上,中國足球終有健康的那一天。”——如今面對綠城危局,宋衛平或者也會在心底發出相似的愿望。
這一次,宋衛平和他的綠城是否還會如同2008年那樣全身而退?
偏執與
11月19日,2011中國休閑地產頂峰論壇上,策略專家王志綱說喜歡宋衛平的偏執。
宋衛平的長相看上去不屬于偏執的那類人,但他偏偏就是例外。
有人說,宋衛平的勝利是個“異數”——由于他的另類偏執。
對品德的專一,恐怕是宋衛平最大的偏執。
綠城的毛利率在行業內一直處于較低程度,因為在打造產品時往往不惜下血本。在綠城集團,一個項目賺錢賺少了不會被“撤掉”,但品質出了問題確定會被“拿下”。在宋衛平看來,房子“是有身段、有表情、有美感、有藝術、有性命的”。據說,綠城集團的項目負責人大都懼怕宋衛平親臨現場,因為“他總能看出不足來”。一個極真個例子是,某項目標房子造好了,外立面的石材也都掛起來了,但宋衛平來了一看,發明墻面的石材色差有點不均,成果他下令將整面墻敲掉重來。
宋衛平對桂花情有獨鐘,綠城項目有很多以桂為名,如丹桂花園、金桂花園等。“桂花是一種有形的貨色,但它的香味是無形的。在房地產品的開發進程中,不僅要進行有形的界定,對無形的境界也應當有所理想和追求,這興許就是綠城的追求。”宋衛平這樣說道。
有一種說法稱宋衛平是地產業“品質教父”,還有人把他喻為業界“”。他的偏執、對品質近乎極限的尋求,讓綠城成為行業中在產品上最難以超出的公司。上海一家房地產公司老總曾經發出這樣的反詰:“不綠城的長三角,乃至整個房地產行業,會是什么樣的?”
宋衛平對產品的刻薄和偏執,使他成為公司里的“暴君”。據說,有位綠城的項目經理因兩次回答不上宋衛平的問題,被當場撤職。固然宋衛平公認“人很好”,然而“性格很壞”。
宋衛平很喜歡金庸筆下的令狐沖,但他常被稱作是楊過,起因是他更具備后者的孤傲和冷僻。
據一位熟知他的業內人士敘述,宋衛平“好像缺少均衡感,他不會讓步,老是抉擇一種劇烈的方式去表白”。最有名的例子是2009年炮轟萬科。
語言的炮筒和行動的固執,是宋衛平身上的著名標簽。除了下血本辦足球俱樂部,還包含如下事件:上世紀90年代初,宋衛平以為應該建筑一條滬杭高速公路,于是終日蹲在從杭州到上海的多個路段盤算交往車輛,回來后廢寢忘食撰寫出厚厚的可行性講演;宋衛平在全國各地捐建了13所學校,還建造了五星級賓館級別的病院,專門為綠城員工和家眷開放……
“他跟別的老板是不一樣的。”弟弟宋破平這樣評估自己的哥哥。
在業內人士看來,氣場強盛的宋衛平甚至改變了浙江地產界的語言作風,比方他常用的詞語“人文”、“理想主義”、“品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詞語,就成了很多浙江地產商的口頭禪。
偏執的宋衛平有個公認的毛病,就是喜歡“賭”、喜歡激進。正因如斯,綠城的財務策略“杠桿率一直較高”。早在2008年產生的那次調控就曾使綠城陷入瀕臨“破產”。宋衛平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提到,等2008年這場危機過了,就“不再這么激進,要持重一點”。然而,渡過危機之后的綠城在2009年又掀起新一輪的高速擴大。
這一次,宋衛平又來到了新的調控節點,綠城是否還會猶如2008年那樣全身而退?這豈但是業界的疑難,也是宋衛平對自己的。
時光閃回到更早一點的2011年9月某日,當媒體問道:“2009年要向萬科看齊的目的還在嗎?&rdquo,親情;宋衛平的答復既無力又悲壯:“有才能的時候就多做一點,沒有能力的時候少做一點,環境好的時候多做一點,環境不好的時候,要壯士斷臂,也只能壯士斷臂了。”
然而,在11月2日的千字文中,宋衛平還是那個保持幻想的人——偏執仍然。
“綠城依然要堅持我們的理想,為城市發明漂亮……我們依然以綠城三萬員工為后盾,不管來日景致如何,都鼓足干勁,做最有耐煩、最盡力、最持續的堅持。”宋衛平如是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52717.html
相關閱讀: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