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牌大學的光環,也沒有熱門專業的背景,大學畢業能如愿找到一份好工作嗎?
這是我的故事——我和百分之九十的大學畢業生一樣,曾經抱著一堆簡歷,到處找工作,到處碰壁。通往勝利的途徑上,到處擠滿了人,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
網上有朋友說,他一畢業就幸運地找到一份好工作,月薪上萬元。也有人說,他從零開始創辦企業,現在開上了寶馬X5。
對,你們很幸運。但我要說,你們要么有專業背景,要么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如果這些都不,估計很難。
我,兩樣都沒有。然而現在,我領有自己的事業。畢業才短短幾年,現在年收入上百萬,最近我又被評為“江西省大學生杰出代表”,我感覺很滿足。
在杭師大門口晃了一圈,說了聲我和你無緣。穿著職業裝的都市白領說說笑笑,我真羨慕啊。
2006年夏天,我和同窗一起來到杭州,擠公交,投簡歷,到人才市場找工作。七八月份的杭州,傷感,馬路上的柏油都要曬化了,我奔忙得人仰馬翻。工作,不。
我大學上的是一家師范院校,誠然是國度正規二本院校,可專業很不幻想:體育教導。實在當老師也不是我的空想,當初選這個專業,純粹是想再踢幾年球。
大學生活是快樂的,到了畢業才發現,除了當體育老師,這個專業沒有別的途徑走——沒有單位要你,很多人認為你們體育生只是一群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伙。所以我連找個月薪千元的工作都不輕易。
在杭州奔走兩個月后,我只好放棄找工作,回去考研。我想讀個研究生,在杭州找份工作應該能夠吧?回家埋頭苦讀半年,報考杭州師范大學。分數下來,沒過A區的國家線,只能調停到B區學校。大西北。我廢棄了。
2007年夏天,我再次來到杭州,在杭師大門口晃了一圈,說了聲我和你無緣。晚上穿梭在這美麗的城市,認為這不是我的家。那些穿著職業裝的都市白領說說笑笑,我真的好愛慕啊!
我自己的路,在哪里呢?
租來的房間里空空蕩蕩,地上一張草席,一個臉盆,一個水桶。躺在地上,我感到很悲涼。
在大學里我還是比較拉風的。體育系男生,原來就挺吸引女生的留心,我又是足球隊長,每次在球場踢球,能聽到很多女生在喊我名字,給我加油。
除了踢球,我仍是校園大學生環;顒有蓍e協會的首創人。協會剛成破時人手未幾,運動策劃、爭取資金、組織活動……前前后后都是我一手操辦,一到周末,就帶著大家登山、騎車,宣傳環保,搞得很熱火。
2003年5月,社團因為工作杰出,獲得了由國家八部委聯合頒發的“全國保護母親河先進群體”名稱,這在全國只有兩個社團獲獎。那時是挺風景的。
大學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鍛煉了才能。我跟幾個同學曾經合伙承包學校的茶座,經營得還行。從大三開始,我從家里要了4萬元錢,在學校門口租了一間店面,開起了電腦店。生意還不錯,但有一次店里遭了賊,一晚上被可惡的賊偷了個精光,血本無歸,只好關門大吉。
大學里景色沒什么用,出了校門,我一次又一次走進人才市場,一次又一次失望而歸。終于有一天,老天開眼,機會來了!一家房產中介看中我,讓我去上班。
天上掉下的好事啊,我都激動去世了。進了公司,先到總部培訓三天。第四天,老員工帶著我出去“掃樓”。你知道“掃樓”是什么?就是到人家小區里,上門挨家挨戶塞小廣告。老天,這哪是我要的工作?我在大學搞環保,最恨的就是這種牛皮癬!
我立即就不干了。
眼看帶來的2000元生活費花光了,口袋空空,工作沒著落,心里真苦。為了省錢,我在下沙租了一間農民房,只有7平方米,一個月200元租金。
說起來很心酸——房間里空空蕩蕩,地上一張草席,一個臉盆,一個水桶。再沒有別的東西。躺在地上,我感到很凄涼,深更深夜,我這樣的七尺男兒眼淚都止不住要流出來。
走投無路,一天在馬路上看到一個廢品收購站,我眼睛一亮。我想起畢業前,很多同學把書本、廢紙燒的燒,扔的扔,太浪費了。當時我專門探聽過,一斤廢紙能賣五六角。你想,上萬人的大學,一年3000人畢業,每人算10斤廢紙,加起來就有3萬斤?僧敃r我趕著畢業,著實沒精力弄這個……
現在我窮途末路,能不能去試試收廢品這條路呢?
一個月我瘦了10多斤,指甲縫里全是黝黑的垢,我都勤得洗,今天洗了,明天將來還得干活呢!
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第二天早上7點多,我坐公交車去成品站,打聽行情,還找了些收破爛的小販閑聊。下戰書,我花200元買了輛舊三輪車,到修車行,花600元把這輛車改裝上了舊電瓶、舊電機。
我的裝備齊全了,再找了頂舊草帽,一大早就出去收廢品。
頭一次當襤褸王,我也感到很難堪。到了小區,我專找搓麻將的老頭老太,問他們家有沒有舊報紙舊家電賣。那片居民區,好多人幫著附近的企業加工產品,留下了一堆堆的“油光紙”邊角料,以前都拿來燒煤爐,我以兩毛五一斤的價錢收來,而后囤積起來,一個星期后,以七毛一斤的價格賣給贗品站。我一算,房租加吃飯都夠了,信心大增。
從此以后,我走上了一條“收破爛”的道路。
騎個破三輪,戴頂舊草帽,每天出去收破爛,最怕什么?怕碰上熟人。不外還好,杭州我人生地不熟,沒人認得我。
這一行真的很苦,天天一大早出門,摸黑才臭烘烘回家。烈日底下曬著,沒幾天就曬脫了皮。收了廢品還要分類、整理、捆扎,有的廢品上還粘著發臭的方便面、泔水,也不得不忍著惡心干活。裝車的時候,一捆捆廢紙板都是我自己扛。39℃的高溫,汗水裹挾著漆黑的灰塵在臉上流淌,流到眼睛里,辣得眼睛都睜不開,雙手更是又臟又黑,你還揉都不能揉!
苦啊!一個月下來,我瘦了10多斤,全體人黑得像煤洞里爬出來。指甲縫里全是漆黑的垢,我都勤得去洗!今天洗了,來日你還得干活呢!
頭個月我賺了6000塊!同學在老家當先生,一個月工資才1100?晌疫是沒敢跟任何人說。
我收廢品有個特點,真實 未審。我素來不缺斤少兩。那些老太太心里都清楚的,誰誰上門收廢報紙老是缺斤少兩,像我這樣做生意的,她們太信得過了,口口相傳,大家都把廢品賣給我了。
廢品多了,沒地方堆,我就在一塊菜園里租了一畝地,既堆垃圾,自己也住,兩全其美。
頭個月,你知道我賺了多少錢?6000塊!這不是小數目字,我同學當時在老家教書,一個月工資才1100元。
可我還是沒敢跟任何人說。有同學打電話問我現在什么工作,我都是含混應付從前。
有一次,我聽說有家外資企業也有廢品要處理,是包鐵件用的防銹紙,一層塑料薄膜和一層紙緊緊粘在一起,既不是塑料也不是紙,處理起來太麻煩,以前送人都沒人要,都是直接當作工業垃圾處理的。我找到這家企業的分管負責人。( )我說,這種防銹紙就這樣處理掉,既沒有價值,也不環保,還要花費運輸的錢。我來處理這些廢品,運輸費我來出。他據說我在大學是環保社團的發動聽,也曾獲過環保方面的國家級獎項時,就同意了。每隔3天,我帶人去這家企業運出一車垃圾,再請居民小區的老頭老太幫忙,把塑料薄膜和一層紙撕開。勞務費是撕一斤一毛錢。老頭老太們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很樂意做這事。剝離后的廢品,我再運到廢品公司,一噸能賣1400元。
幾個月下來,我就賺到了2萬元。
人家問大學生還去收廢品?大學生憑什么不能收廢品?女朋友看到實在的一幕,被雷到了。
我連家里都瞞著,不敢說,怕丟人。我爸是企業退休,我媽在家務農,他們一輩子辛勞辛苦把我培養到大學畢業,想著兒子能有份體面的工作,我收破爛,說出來還不被人笑掉大牙?
有一次我正忙著,一個小學都沒畢業的親戚在杭州打工,過來找我玩。當時我正在菜地工棚里干活,把各種垃圾按類離開,滿手滿腳黝黑,揮汗如雨。
我那個工棚,是用竹子和塑料廣告皮搭的。棚子里頭堆著一捆捆擔心被雨淋壞的紙板、廢紙,一張簡陋的小木床被擠在角落里。大夏天的,窩棚里又悶又熱,晚上蚊子多得不得了。最不便利的是沒有衛生間。洗澡都是趁著晚上天黑后,用水桶沖沖涼。
我聽到有人叫,一抬起身,就尷尬死了。那人臉上的神色,我到現在都記得,可我形容不來……他憋了半天,說了:“你一個大學生,干點什么不好,你干這個,怎么對得起父母的培育……”
聽到這話,我真是想鉆到地縫里去。我能說服自己,知道干這個無所謂,一年的利潤比人家打工10年賺的還多,可我堵不住人家的嘴。我沒想到的是,親戚當天就把我在杭州撿垃圾的事件傳回了老家。我爸給我打電話,七竅生煙,說把我們家的臉都丟盡了。
我有個女朋友,大學時意識的,音樂系,比我小兩屆,她叫小嬋。我也始終沒告訴她我在做什么工作。
小嬋喜好我,可能是因為我陽光開朗,才干也還行。我在收垃圾時,她還在讀書,她始終以為我在杭州有個體面的工作,皮鞋锃亮,出入寫字樓,人模人樣的。
我知道,校園戀人能成功走過來,不容易,沒有經濟基本,所有都是空談。如果等小嬋也畢業了,我還是赤貧如洗,我們怎么可能連續在一起?我只有破穩腳跟,打下基礎,我們才有未來。
2008年夏天,小嬋畢業。當她來杭州看到面前切實的一幕時,估量她被雷到了。
原來我們已經分開了兩年,本來會見就不久,我又很忙,對她關心不夠,F在,她更動搖了。她要分辨。
她問我,“萬一我爸媽問你是做什么的,你怎么答復?”
“我就說是收廢品的!”她看不起我的工作,我也很負氣。
小嬋一氣就走人了。她在杭州人生地不熟的,又是深夜,萬一出個事可怎么辦?我在下沙馬路上到處找,才把她找回來。
感謝上天犒賞。我和小嬋彼此著走過來,一度過著跟拾荒者一樣的生活,她沒有怨言。
小嬋真實 未審人很仁慈。當年她是班里的團支書,為照顧生病住院的同學,終日陪在病床前,端茶倒水、洗臉喂飯,正是她的善良激動了我。
從她的角度想一想,哪個女孩子愿意自己的男朋友是個收廢品的呢?
有的人,站著談話不腰疼,說什么“打逝世我也不會去收廢品的,哪怕一年100萬的利潤我也不要。丟不起那人!”
話說得真好聽!是,興許你是生活上什么都不愁的人。對你來說,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神馬都是浮云。但當你愛好的人在你面前,你卻腰纏萬貫的時候,我想,你一定不會這么想。
做這一行不丟人,對過錯?再說職業不分貴賤,人家北大畢業還賣肉呢!
小嬋畢竟還是懂得我的,并沒有真的離我而去,這是最值得我慶幸的。我要感激上天的賞賜。這些年,我們相互鼓勵著走過來。那時,她陪我住在又破又悶的工棚里,過著跟拾荒者一樣落魄艱難的生活,也沒有牢騷。
后來她在杭州找到了工作,在一個兒童教誨機構當老師。多少年來,她沒有向任何一個共事吐露過,自己的男友人是做什么的。這點我完全理解。
到了2016年年底,回江西老家過年,我穿了一身挺括括的西服,穿著锃锃亮的皮鞋,還給父母包了很大的壓歲包,給親戚朋友的孩子帶去了新年禮物。
我曉得,我只有活得像樣,父母才不會抬不開始。
他們白天開破貨車到處裝貨,晚上開多少十萬的小車去泡酒吧,有時還衣著干活穿的迷彩服。
做這一行,臉皮要厚,不要覺得被人瞧不起。我當初也有這樣的心理,很多人問你是做什么的,開端一直說我搞物資這塊,含糊得很,當初別人問我,我個別直接回答收假貨的!
我當初的生活圈子里好多朋友,都是收廢品的。有的搞得比較大,都很有錢,假如說我和他們有什么不一樣,是我比擬斯文,他們都三四十歲了,我才二十幾歲;他們沒什么文化,我還有張大學文憑。我們有些時候也玩不到一塊去。打個比方吧,剛開端做這個,我有些時候穿得清潔點,他們會笑我,說,“干一行愛一行,收廢品就要像一個收廢品的!你穿這么干凈,怎么干活!”把我弄個大紅臉。
有時候和他們一起出去玩也有點為難。比如他們白天開個破貨車,到處裝貨。晚上開個幾十萬的小車,出去泡腳,泡酒吧,唱KTV。我偶爾也跟他們一起去這樣的娛樂場合,都沒問題。關鍵是有些時候他們把貨車一停,直接開著小車就出來了,身上還穿戴干活的迷彩服!和工地干活的人一樣。
有一次尷尬了,一個高等的娛樂場所不讓他們進。不過我現在也習慣了,真的。當一伙人出去玩,他們搶著付錢,你卻皺巴巴地抓著口袋,躲在后面,那才更尷尬。
結婚后我對小嬋說,如果以后別人再問你老公是干什么的,你就說他致力于我國的環保事業。
收收小破爛,不是最來錢的,收企業的垃圾才來錢。我比較榮幸,下沙有一家外資企業,名字我就不說了,原來的廢品是由別人收購的,可是那人做事不規矩,總是把貨色夾在廢品里一起往外運。時間不多,人家不要他來收了。很偶然,我們意識當前,我就頂了上去。
我的生意也越搞越大了。有了本人的公司,不再自己騎三輪車去收紙板報紙了,其余人收的集中到我這里。2009年10月,由于收的紙板、塑料、金屬等成品越來越多,本來的工棚不夠用,我就在九堡租了200多平方米的廠房,建了一個垃圾分類處置工廠,條件大大改進了。高大的廠房,廣闊晶瑩的辦公室,雇了七八個工人,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提高資源應用率跟殘余價值。
現在,我在杭州跟10來家大工廠簽訂了廢品收購協議,每個月固定的收入就超過了5萬元,在工廠廢品這塊,一年的利潤已經超過了100萬元。
我看好廢品這個行業,這是一座真正的富礦。隨著城市擴大,人群遞增,垃圾量也會越來越多。處理垃圾是將來的朝陽行業。
今年5月1日,我和小嬋終于結婚了。那天我端著酒杯,挽著新娘,去給小嬋單位領導敬酒。那是我第一次在大家眼前亮相。據說了我的故事,好多人都很佩服。
我對小嬋說,“如果以后別人再問起你老公是干什么的,你就說他是搞再生資源的好了!要是認為還不宏大,那就說,他致力于我國的環保事業!”
為了工作生活方便,咱們買了輛20多萬元的汽車。上次開回老家去,大家都很傾慕。本來取笑我的親戚,還把孩子叫過來,讓我帶他們出來闖闖,也讓他們掙點錢。有一個遠親還要過分,我把他安排在我廠子干活,他嫌工資低,要我分一塊生意給他做,利潤讓他掙,真讓人哭笑不得。
網友給我起了一個外號,叫“垃圾哥”,有很多媒體的采訪也被我拒絕了。我不想太高調。
前不久,我把自己的經歷斷斷續續寫出來,貼在一家網絡論壇里,沒想到一下子引起了轟動。
廢品回收怎么去做,怎么進入這一行,什么貨色賺錢……我把這些最重要的商業機密,全都在網上給大家公布了。我是渴望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因為對我們的環境有好處。究竟我們國家廢品回收率很低,比喻廢紙回收只有百分之三十。那沒有回收上來的百分之七十,要砍多少棵樹、浪費多少噸水,才華生產出來啊。另外,不管什么塑料都是可能回收利用的,但生涯中,咱們不是都扔了嗎?這對環境造成多大的影響啊,有些塑料是幾萬年都爛不掉的。
我在網上暴紅當前,網友給我起了一個外號叫“垃圾哥”。良多網友給我留言、評論,有一些記者友人千方百計跟我聯系,要采訪我,許多都被我謝絕了。我不想太高調。
有家電視臺請我參加一個節目,我本不愿參加的,切實拗不過才去了。節目中,一個專家嘉賓說什么,“你一個堂堂大學生,國家花了很多錢培養你……”這一類的話。這都是陳年老調了,有什么意思?我只是淡然一笑,連一句反駁的話都不想說。
有位當初一起考研的同學,多年沒接洽了,前不久給我打電話,聊了很長時光。這同學后來讀研,讀完研還在找工作,我卻一個轉身,走了完整不同的道路。
前未幾,我獲悉被評上了“江西省大學生創業出色代表”,要去好幾所大學巡講。我覺得很光榮。是的,我覺得,有時候學歷并不主要,兢兢業業在一行干下去才重要。這也是我對即將跨出校門的無數學弟學妹們,要講的一句話。
等過些時候有空了,我要帶小嬋去廈門看海。這是大學時我就給她的承諾,這幾年太忙了,一直沒實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80593.html
相關閱讀: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