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最具影響力商界領袖(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國最具影響力商界首腦(一)
八年前,《財富》(中文版)第一次宣布“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榜單時,就曾經預言亞洲地域的商界影響力已從日本轉移到中國,中國企業家將成為全球商界的重要力量。這種趨勢正越來越顯明。八年來,以張瑞敏、柳傳志、任正非、馬云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連續屢次入選《財富》“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榜單”,他們以中國企業家的雄心和睦魄,在全球商業變革中彰顯雄韜偉略。
從2016年起,我們將這份榜單的規模從25人擴展到50人后,它正浮現越來越多的變更:全球互聯網浪潮席卷下的新興產業正在催生大批年青、頗具活氣的中國企業家,如騰訊的馬化騰、京東的劉強東、順豐的王衛等。此外,未來五年,勢必將有的中國企業躋身世界500強,在打造國際化競爭力的進程中,企業領導人所表演的角色正越來越重要。例如,蘇寧的張近東,大連萬達的王健林,他們所管理的企業收入均已逾越千億門檻。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始終是榜單中占主導位置的力氣。在缺乏資金和資源的重重挑釁之中,他們以堅韌的創業家精神和無畏的拼搏精神,推動著本人的企業發展強大并日益寰球化。例如,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柳傳志,他們是榜單的“長青樹”。此外,在男性主導的商業社會中,才干橫溢、一路打拼的女性企業家也越來越多地成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如華為的孫亞芳、格力的董明珠、龍湖的吳亞軍等。
無論如何,面對全球市場劇烈的競爭,中國企業和企業領導者在企業管理實踐中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本年度榜單中,咱們首次推出了兩家公司的“搭檔”組合——聯想的柳傳志和楊元慶,華為的任正非和孫亞芳。正是他們的完善“錯誤”,培養了勝利的企業,掌舵者決議著企業的方向。
1、任正非
華為公司首席執行官
67歲(以今年3月底滿周歲為準)
2016年固然是個動蕩之年,但華為仍舊保持了連續增長,在電信網絡、終端和服務產業均實現了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在終端范疇,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居于世界前列。
不樂意接收媒體采訪的任正非在2016年簡直沒有公然亮相,華為公司公關部門只供給了他2016年底寫的一篇文章《一江春水向東流》。任正非在此文中強調自己不太懂管理,但從公司只用20多年就沖入世界500強看,華為自有其奇特的發展軌跡。老子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從華為的成長歷程察看,一個新創企業在剛轉型為市場經濟的大國里發展,也應講求無為而治。無為而治,信任制度和文化的氣力,是企業管理的高境界。從開辦之時的員工持股制度、放權自治管理,到2016年的輪值CEO制度,華為在管理上體現了一種共享、信任、受權等現代企業軌制的精神。8位公司領導輪流執政,每人擔負半年CEO,這在全球企業中很鮮見,但華為成功了,不僅削平了公司的山頭,還集8人之力把企業帶上新的高度。輪值CEO制度的成功,最要害的還在于有任正非這位靈魂式的企業領袖掌舵。靈魂式人物的存在是把雙刃劍,企業基業長青終極還要靠制度、文明和現代企業上層管理結構來保駕護航。
2、柳傳志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67歲
65歲復出,三年后再度卸任時,聯想集團悄悄成了世界第二大個人電腦商,并有望今年首度登上個人電腦行業的冠軍寶座。作為中國商界的長青樹,柳傳志一直在創造傳奇。去年從聯想集團“榮退”的柳傳志并沒有退休,還擔任聯想控股的董事長,這是聯想集團的母公司,旗下不僅有聯想集團、神州數碼這樣的IT企業,還有君聯資本(原名為聯想投資,今年3月更名)、融科置地和弘毅投資等企業。君聯資本是家危險投資公司,融科置地是地產開發商,弘毅投資則是私募股權基金。柳傳志打算2016年將聯想控股作為整體在香港上市,這將是一家營業額過千億的綜合控股企業,旗下將包括IT制造、房地產、現代服務業、煤化工、現代農業等五大中心資產,這象征著進入古稀之年的柳傳志將打造出中國的通用電氣。“事為先、人為重”是君聯資本的投資辦法論,也是柳傳志投資智慧的詳細體現。去年,他已經在這個新棋盤上落下關鍵的一粒棋子,行將原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新興市場總裁陳紹鵬招進聯想控股,領導五大核心新業務之一的現代農業。依據柳傳志“三年上市、五大資產”的計劃,未幾的未來,我們還將看到他的落子布局。誠如業界所言:他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3、張瑞敏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履行官
63歲
海爾去年銷售額1,509億元(約合233億美元),利潤75。2億。在年初的講話中,張瑞敏提到,從2007年到2016年這五年當中,海爾的利潤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8%。我們曉得,正是從2007年開始,海爾開端強力推動人單合一的創新摸索。張瑞敏領導著8萬多員工,分為2,000多個自主經營體。作為一個基礎的組織,每個自主經營體少的不到10個人,多的有多少十人,每一個都面對市場和用戶,同時動態地合作,創造用戶價值。這些自我管理的團隊往往專一于某一個或某一類型的客戶。在最近接受《財產》雜志高等編纂杰弗里.科爾文采訪時,張瑞敏提到:“假如團隊成員不愛好他們經理的工作方法,能夠通過投票趕走經理!
此外,在年初的講話中,這位63歲的CEO也無比強調現金流對健康經營的主要性。在海爾集團,營收指的是已經收到的現金,而不是已發生的訂單,這與傳統會計方式不同。而本錢則來自制作、銷售跟其余職能部分。張瑞敏推出的大局部創新,都基于西方管理學課程中的準則。當然,也有一些創新相似于W。L。Gore(一家氟聚合物制造商)這樣一些小公司的做法。在科爾文的印象中,“從未據說過有經理人在如斯大的范圍長進行立異,也不經理人像張瑞敏那樣開放和英勇!
他的評估不無情理。據懂得,張瑞敏曾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與IBM前總裁郭士納探討過治理翻新的問題,并畫了反應自主經營體的倒三角。郭士納看了當前指出:“我在IBM干的時候,也十分想進行這種構造調劑,但IBM太大,擔憂產生凌亂!倍鴱埲鹈粢詾,海爾的三級經營體恰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其中的問題。
在運營海爾長達27年之后,張瑞敏為何還能堅持著這樣的動力?最好的答復興許就是科爾文在采訪中視察到的一點:張瑞敏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幅用相框裝好的2002年8月《財富》(中文版)的封面。封面上是一幅沉船的圖片,題目為《企業為什么失敗》(WhyCompaniesFail)。這篇文章指出,企業失敗的起因大部門不是因為不可節制的外力,而是因為管理層的失誤,其中包含陳腐的思維定勢會讓CEO對未來做犯錯誤的假設。
4、郁亮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46歲
在房地產行業的寒冬中每每發明佳績,郁亮用舉動為自己和萬科博得信賴與尊敬——2016年,萬科銷售額到達1,215.4億元,逆勢增長12.4%,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標桿企業。他帶領的萬科,正以領導者的自我變革精神和創新實際應答未來行業的大變局時代:以工業化為方向,向制造業學習,實現成本把持、產品尺度化和管理精致化;其次,現金為王,疾速銷售,謹嚴買地。
5、馬化騰
騰訊公司重要創辦人、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
40歲
馬化騰有“中國互聯網業最杰出的產品經理”之譽。時至本日,他仍舊是公司的“首席產品休會官”。開創人的這種特色,正是騰訊成功的重要基因之一。不過,震驚業界的“3Q大戰”,令馬化騰反思創業12年來卓有成效的思維模式。公司隨后召開了10場邀請外部人士參加的“診斷騰訊”研究會,馬化騰聲稱公司將進行戰略轉型:從一家產品公司向更加開放和分享的平臺型公司轉型。2016年初,騰訊成立了50億元的產業共贏基金,當年上半年就投資了20億元。到年中,馬化騰又發布將基金從50億擴容至100億,目的是向第三方配合搭檔年分成200億,再造一個騰訊。騰訊轉型成“開放平臺”,并不僅僅是應對業界各種質疑的百年大計,而是一項雄心勃勃的發展戰略。(創業 )事實上,在中國,類似美國微軟、蘋果和谷歌這樣的平臺型技巧公司很鮮見,騰訊是否成為這種級別的公司,目前并沒有十足的掌握,由于平臺型公司更加須要整合產業高低游資源,而不是僅僅埋頭開發產品,這與騰訊的成功基因不完整一致。不外,單是提出打造“開放平臺”這種愿景就很值得贊美。商業競爭的最高級別,不是產品而是生態體系的競爭。馬化騰不正是在致力于打造生態系統嗎?
6、張近東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49歲
從前20年間,張近東將蘇寧打造成中國名列前茅的家電零售連鎖品牌。將來十年,以蘇寧易購為平臺,他將率領這家公司向年銷售收入6800億元的世界級企業沖刺。“再造蘇寧”的大幕已經開啟:重塑貿易流程,調整組織架構,搭建信息化平臺,變更供給鏈,他和團隊正以勇攀頂峰的創業精力推進公司一直前進。
7、傅成玉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
60歲
他被譽為最國際化的中國國有企業領導人,開啟了中國大陸石油公司打造國際競爭力的新時代。2016年4月,憑借豐盛的上游勘察和國際化運作教訓,他被任命執掌中國最大規模的傳統國有企業——中國石化。退休之際的這段簇新職業過程,被寄托了厚望。他將在減員增效、市場化運營、國際化策略、開發上游資源等工作中再立新功。
8、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47歲
中公民間風俗認為,人到了本命年,又會循環到初生時那個最懦弱的時代。對阿里巴巴和馬云來說,去年是公司的本命年,也是接連遭受意外和挑戰的一年:先是被批駁“缺少契約精神”,因為有員工涉嫌訛詐而不得不“斬”衛哲,隨后是“淘寶傷城”事件,直到最近的阿里巴巴B2B部分的私有化退市,公司遭遇了種種不順。
然而,通過年報我們可以看到,只管付費會員數量減少,但由于增值服務銷售增長幻想及收入組合更趨均衡,阿里巴巴于2016年實現15.5%的營業收入升幅。營收自2016年的55.6億元增至2016年的64.2億元。同時,由于在用戶體驗方面的盡力,2016年公司在國際交易市場及中國交易市場所計新增1,450萬名注冊用戶和超過140萬個企業商鋪。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兩個交易市場共有7,630萬名注冊用戶,1,000萬個企業商鋪及765,363名付費會員。
不過,據最近報道,馬云在發給內部員工的郵件中提到,B2B業務模式面臨偉大挑戰,需要加快轉型和進級。下信心把B2B私有化,也是為了實現將影響公司未來幾年收入的業務大調整。期間還有不少其他猜想。有剖析認為,上市公司的信息表露制度會給回購雅虎股份的操作帶來不便。而如果成功退市,這些問題就無需布告,馬云也可以應用手中資源從容布局。真正的原因也許只有馬云心里明白。不過,前任CEO衛哲在和《財富》(中文版)對話時曾經提到,最近幾年馬云和他一直在世界各地尋找合適公司長期發展的所有制情勢,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是合伙人制。而在歐洲,確實有良多優良的、生存狀況不錯的高科技企業是樹立在合伙人制的基本上。未來馬云和他的公司會如何發展,2016年將是癥結的一年。
9、馮國經
香港利豐團體主席
66歲
與弟弟馮德綸打拼20多年后,兄弟倆為利豐開拓出了整合全球供應鏈的宏大幅員:這家古代跨國貿易分銷集團公司在全球70多個國度設破辦事處,業務波及商業、物流、分銷和零售。由互聯網推動的全球供應鏈大變革時期正在降臨,物流、信息流、財務流正在從新構建商業運作和管理流程。馮國經引導的利豐,正發掘商業增加的新能源——順暢整合流暢渠道,實現客戶服務增值。
10、劉德樹
中化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59歲
中化集團是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牌外貿企業,近十幾年里經營事跡屢創新高。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首次超過4,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雙破100億,同比增長均超過40%;資產總額超過2,600億。劉德樹是中化集團的掌舵人,他不僅把公司從外貿型企業轉化成多元化的集團型企業,立足于能源、農業、化工、地產和金融五大板塊,而且把中化打造成一個存在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現在的中化集團,已持續20多年進入世界500強,排名還在不斷回升。
相干瀏覽:中國最具影響力商界首領(一)
0
14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01503.html

相關閱讀: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