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做一個厚道而非精明的人。給別人借過期實際是在給本人修路,厚道的人,人活路老是很寬很長…厚德載物啊!
臺北有一位建造商,年青時就以精明著稱于業內。那時的他,固然頗具貿易腦筋,做事也成熟老練,但摸爬滾打很多 年,事業不僅不起色,最后還以破產告終。在那段失蹤而迷茫的日子里,他不斷地反思自己失敗的起因,想破腦殼 也找尋不到謎底。論才智,論勤懇,論計策,他都不遜于別人,為什么有人成功了,而他離勝利越來越遠呢?
百無聊賴的時候,他來到街頭漫無目標地閑轉,途經一家書報亭,就買了一份報紙隨意翻看。看著看著,他的面前釋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稍縱即逝般擊中他的心靈。后來,他以一萬元為本金,再戰商場。
這次,他的生意似乎被施加了魔法,從雜質鋪到水泥廠,從包工頭到修筑商,一路順風順順水,合伙搭檔趨之若鶩。短短幾年內,他的資產就突飛猛進到一億元,發明了一個商業神話。
有良多記者追問他卷土重來的秘訣,他只流露四個字:只拿六分。又過了多少年,他的資產如滾雪般越來越大,到達 一百億元。有一次,他來到大學報告,期間一直有學生發問,問他從一萬元變成一百億元到底有何秘訣。他笑著答復,由于我始終保持少拿兩分。學生們聽得如墜云里霧里。
望著學生們盼望成功的眼神,他終于說出一段舊事。他 說,當年在街頭看見一篇采訪李澤楷的文章,讀后很有感想。記者問李澤楷:“你的父親李嘉誠畢竟教會了你怎么的賺 錢秘訣?”李澤楷說:“父親從沒告知我賺錢的方式,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事的情理。”記者大驚,不信。李澤楷又 說:“父親吩咐過,你跟別人協作,如果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咱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說到這里,他動情地說,這段采訪我看了不下一百遍,終于弄清楚一個道理: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厚道,所以精明的 最高境界也是厚道。細想一下就曉得,李嘉誠總是讓別人多賺兩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他合作會占廉價,就有更多 的人樂意和他合作。
如斯一來,雖然他只拿六分,生意卻多了一百個,如果拿八分的話,一百個會變成五個。到底哪 個更賺呢?神秘就在其中。我最初犯下的最大過錯就是過于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對方身上多賺錢,認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成果是,多賺了眼前,輸掉了將來。
演講停止后,他從包里取出一張泛黃的報紙,恰是報道李澤楷的那張,多年來,他一直收藏著。報紙的空缺處,有一 行羊毫書寫的小楷:七分公道,八分也能夠,那我只拿六分。
這位修建商就是臺北全盛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林正家。他說,這就是一百億的出發點。
個人發展的可連續觀就是配合共贏。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厚積薄發,氣概如虹。 只懂追趕利潤,是凡人所為;更懂分享利潤,是超人所作。 人生百年,不可享盡世間所有榮華;惠及百人,可能得到世間更多真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18797.html
相關閱讀: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