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又超級突起的史玉柱曾表現:“只有失敗的教訓才是深入的,才有含金量。”那么,讓我們做一次事后諸葛亮,看看從等待落空的80后創業者群體身上,我們能得到哪些有含金量的啟發呢?
80后創業者應摒棄的:
1、名大于實。
一些創業者適度包裝的痕跡和盤托出。綜合所有倒下的80后創業者和創業名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獨特點,就是開創人沒有一個腳踏實地的、打算做一輩子事業的心態。這其中,在董思陽身上體現的尤為顯明——其只是一些幕后的手所包裝出來的一個神話泡沫罷了。這是一個召喚好漢和標桿的時代,更是一個需要題材的時代,所以剛鋒芒畢露的80后創業者,很容易成為媒體乃至政界所關注的新星。但當泡沫戳破,神話主角現出本相時,其懦弱和成熟卻又令人嘆氣。
2、不夠專一。
絕大局部倒下的創業者,簡直都犯過戰略搖晃的過錯。得益于新經濟的興起,互聯網供給了無窮的可能。腦筋機動的80后創業者,在狼吞虎咽的情形,很容易陷入跟風的誤區。web2.0崛起了,他們掛上2.0的標簽;sns興起了,他們套上交友的概念;博客昌盛了,他們破馬殺進去;視頻崛起了,他們斷然蠢蠢欲動……誰都知道,他們可能跟的不是風,是寂寞?蓡栴}是,勝利者大多是寂寞的,F在大凡有點成就的標桿公司,哪個不是堅持了10年以上?而其中有些公司,到了第9年,還仍舊是一個被人質疑的寂寞的主。
3、賭徒心態。
上個世紀里膽大的暴發戶給后輩留下的影響足夠的深遠,所以當初許多創業者都是有勇敢量的人。而且,隨同著時期的提高和vc的活潑,一種新的急功近利的賭徒心態開端在創業者心中蔓延。不少人以賭徒的心態,把可以忽悠到投資者的銀子,作為自己的最終尋求。在此種心態下,企業可能做好,反倒成了一個奇觀。
4、策略失當。
很多80后創業者對“下海”的艱苦估量不足,未能做好充足的籌備,便進入了不該進入的市場。在斟酌市場進入時,正常應當留神三點:第一,市場的空間容量和貿易價值應該足夠大;第二,能夠構成先發上風和壁壘,以保持行業前三的位置;第三,警戒強盛的巨頭在虎視眈眈的等候市場培養者,以便實在行青出于藍的追趕戰略。
80后創業者應具備的:
1、方向。
方向是創業和發展的第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你要為什么而斗爭。方向不是目標,目標有終點,而方向永遠沒有終點。對于年青人和創業者而言,方向是無比重要的。說的再刺耳一點,即便我們自己很笨,只要堅持一個正確的方向,始終堅持,也會獲得不錯的成果。有了方向,目標就會更加清楚,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去管理目標。
2、目標。
當我們有了方向當前,最主要的不是先控制方式,而是先明白目標。我發明大學畢業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上學就有明確目的的,這些人在上學的四年中,除了畸形的學習,還會繚繞自己的目標去學習跟晉升,所以,這類大學生特殊好用,只有工作的意愿夠高,可以疾速成為一流的員工;還有一品種型的是大學上完了還不目標的,為了上學而上學,他們來口試的時候也不曉得自己要做什么,只是有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或者羅唆一坐,問HR你能給我部署什么工作?咱們100%不會用第二類大學生,由于培育的本錢太高了。所以,我倡議大學生們,早一點給本人找到一個目標,在進入社會后,你能夠比別人至少早兩年進入正軌。
3、志愿。
有了方向和目標以后,最重要的不是馬上去找方法,而是先解決自己的意愿問題,意愿就是一個人為了實現目標而付出行動力的信心。
我們常說人要有壓力,但有壓力而碌碌無為的人中國可以找出無數來,只有通過意愿變成超強的行能源,而產生出結果和實現目標的才是有價值的。所以要廢棄壓力,變成舉動力,而行為力的本源來自于意愿,只有行動力才可以實現你的目標。當一個人具備了很好的方向、目標和意愿以后,他就具備了創業以及走向工作崗位的基礎前提了。
4、辦法。
方法自身并不重要,為了實現目標而存在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對于普通人而言,只有自己有強烈的意愿去實現目標的時候,才十分輕易接收別人給予的方法,甚至自己去找尋方法,所以獲取準確方法的條件是目標和意愿的存在;而不個別的人,具備很好的學習和凝聽才能,他會把所有的方法變成自己的,在實現目標的那個環節中以最適當的方法來應用。(創業 )對于治理者而言,管理的同時,方法會成為催化劑,這個催化劑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方法必定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再給予,也就是對方有意愿和需要去達成目標的時候。
5、毅力。
毅力=保持+沖破。我們設定的目標是由良多小的目標組成的,小的目標完成了,大的目標就可以實現了。不外,我們被目標搞逝世了,因為目標碰到一些難度或者妨礙的時候,歸功于你的毅力。
6、結果。
最值得高興的就是成果,而不是過程。成果標記著你已經具備了完成目標的能力,也象征著你可以去挑釁更高的目標了。
7、自我察看。
我們太多的時候陷入過程而不能自拔,發現不了問題。假如發現不了問題,就會迷失,確定實現不了成果。因而須要自我視察。我制訂了一個簡略的工具,將任何事件的組成簡化為:目標進程結果,而對一個有目標的人,問題肯定會涌現在過程中,所以一旦感到不太對勁,立刻用這個工具斷定自己,我所進行的過程與我要實現的目標是否一致,問題呈現在哪里?用目標來判定正在進行的過程是否相符,是否是最佳的過程,是否發生結果?這樣,問題就會找出來了。
0
56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21907.html
相關閱讀: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