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濤: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收聽第43期林夕閣互聯網著名人物采訪。這一期的采訪我們非常幸運地邀請到了新東方教育科技團體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老師做客林夕閣,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送俞老師的到來。俞老師,您好!您先和大家打個召喚吧。
俞敏洪:各位朋友們,大家下戰書好!
楊旭濤:大家都很愉快俞老師能夠接收這期采訪,在這里的大部門人都是做互聯網工作的,同時也盼望在互聯網中進行創業的。對于互聯網創業,俞老師您是怎么看的呢?
俞敏洪:實在現在互聯網創業已經無所不在了,這是不可否定的,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科技行業、信息行業,都跟互聯網親密相關。所以互聯網行業并不僅僅限于高科技、或者是網絡信息未來,它是已經貫串到人類生活毛細血管中的一種創業方式。所以不管做傳統行業,還是信息工業,互聯網已經變成一個企業或者一個事業發展的基礎。所以,我認為大家做互聯網創業應該把目光拓寬,不僅僅考慮到一個網絡,而是要把所有的業務關系、社會關系、商業結構都斟酌進去。
楊旭濤:現在良多年青人,剛畢業就想開端自己的創業之路,顯得太過急躁,沒有一個好的定位就促上路,對于這樣的情況,您是怎么看的?對于這樣的人,您能給予一些倡議嗎?
俞敏洪:應該給予勉勵,因為任何人有創業的設法和創業的思維,闡明自己想要有發明性地生活,或者想未來有自己更大的人生舞臺,這是需要鼓勵的。在這個前提之下,創業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必須做好多少方面的預備:
第一方面是心理籌備。因為創業不像找一份工作,找一份工作,工作不好,解雇了再找另外的工作可能只要要一天的時間。然而,創業是須要投入的,投入時間、精神、金錢財產,要是最后創業不勝利,有可能會輸得很慘,變得赤貧如洗。在我看來,即便輸了,大家仍是可能蒙受的,由于底線就是不把命丟了,第一次失敗了,也能夠從頭再來。
第二就是能力準備。能力準備包括了自己工作的教訓或者是自己創業領域的專業常識,同時還要考慮到自己的領導能力,考慮到創業是隨著別人一起呢還是自己一個人先做?
第三就是團隊準備。因為任何創業都不是一個人做起來的,一個人可以起一個頭,但是未來要把事情做好,就需要一群人來做。這樣就涉及到了你怎么率領團隊和團隊配合,并且怎么使團隊連續不斷的有熱忱一起來做事情。
把這三個領域準備好以后,創業就有了前提條件。如果沒有準備好,只是說看到別人創業了自己隨意去干一干,因為你沒有明確的理念,沒有想好未來公司怎么做,沒有考慮團隊怎么建,那么就很容易失敗了。失敗多了以后就有后遺癥,以后再創業就沒有了自負,就像談戀愛,談了好幾回都失敗以后再去談,心坎就會發生膽怯。所以,愿望一開始就為創業做好準備以后再來做事情。
楊旭濤:創業的人很幸福,同樣也很可憐,當一個人走在創業的路上,忽然有一天發明他創業的名目已經是一片紅海了,俞老師覺得這時候他到底是持續往前走呢?還是廢棄手中的項目進入另外一個藍海?
俞敏洪:這個問題兩說,我建議想清楚了一件事情以后再去做,只要想清楚了你就要不斷往前,只要資源容許,時間、能力沒問題你都要堅持去做。因為任何一個藍海都會變為紅海;所以在紅海中打拼出來也很有前程。發現藍海當然很好,發現沒人做了我先做那挺好的,這樣可以省很多力量。但是,實際上如果你在紅海能夠不斷往前,也是一種取舍,因為任何大的事業發展,特別是好的商業機會,只有在紅海中取勝的事業或者企業才能夠真正久遠的發展。
好比新東方做的培訓教導,開始就已經是一片紅海了;像馬云做的電子商務,剛開始做的時候似乎是藍海,現在也是一片紅海了;百度的中文搜尋帶有藍海顏色,現在也是紅海了。所以在紅海里面保持做下去,有時候會把自己的紅海變成奇特的藍海。當然,如果有藍海被你獨到的眼光所發現,并且在你做成功之前別人還不太容易進入的時候去進行藍海的運作,盡力把它做成功,這也是更有獨創性的事業。
我感到就跟戰斗一樣,老是要看到當時當地的情形才干下決議,相對不一個規矩套在這里大家當前就不必去思考。是要在變中求不變,不變中求變,才是做企業的禪道。
楊旭濤:很多人都懂得您,在您之前做培訓創業的時候應該也是很艱苦的,中心人物的不穩定、資金的走向、項目策略的方向等,特殊在資金這一塊,您覺得現在創業解決資金問題最好的方式有哪些?
俞敏洪:現在資金解決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出一個好的創業項目去壓服投資人。這個需要你有前提前提;重要就是你的項目,想做的事情確切是一件好事,從頭到尾怎么做,上風有哪些?劣勢有哪些?要想得比較清楚。
現在中國的風投和基金異常發達,所以比較容易拿到錢,假如說這個項目拿不到錢,你只能拿自己的錢來做。那么你一定要有一個掌握,在花多少錢之內,你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出一搖頭緒來。等做出一拍板緒來再去融資這是第二種方式。大局部的項目,很難說一個項目是自己掏錢,從頭做到尾把它做大的,除非是你應用很長的時間來做,10年才有必定的脈絡,那么你就要靠自己的原始積聚了。但是在現在社會中,這樣做危險比較大,你緩緩做的時候,別人拿一筆錢一下子就做到你前面去了,就把你的機會搶走了,所以盡可能用資本市場的錢來做事情。
同時你要有義務心,不要認為資本的錢不是你的錢可以亂花,有這個主意的人不論到什么時候公司都會倒閉。只有拿到錢以后當是自己的錢來花,精打細算,把錢用在刀口上,這樣的人才會比較輕易成功。所以,第一要和資本對接;第二要把事情當作自己的來干;第三要盡可能拿最短的時間,聚集各方面的力氣把事情做成功。因為現在這個社會的競爭已經容不得你去用3年、4年、5年尤其是8年、9年、10年,除非是個無比十分傳統的行業,不然機遇都很容易被搶走。
楊旭濤:在海內創業,有時候咱們或多或少都需要和政府有一些關系,對于創業者在異地剛成破公司以后,確定是沒有這方面的關聯的。對于這方面,俞老師曾經也閱歷過一些坎,您覺得要如何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呢?
俞敏洪:這個問題是一個不可防止的問題。因為全部中國的發展,是靠兩個基本來帶動的:第一是政府的支持;第二個是社會的結構。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包含創業都不能和政府體系、社會構造唱反調去做事情。當然,社會在一直提高,當初的政府也是全力以赴在激勵創業,所以不去做守法的事件,個別政府也不會難堪你,不會惹你的麻煩。當然偶然也會遇到這樣的特例,有些官員為了自己的私利來為難你。在大局來看,中國政府是支持創業和發展的,所以大局勢是好的。從整個中國社會結構來說,中國的社會也是在往個人為主的方向發展,整體上支撐個人發展。民營企業已經有了一個比擬高的位置,不像20年前我創業的時候,身邊的友人和老百姓都說我是個體戶,現在只有大家出來創業,就可以說自己是個創業者。創業者在庶民中是一個比較認可的詞,社會環境和政府環境都在向有利于創業的方向發展。
到了一定的水平需要政府部分的支持,而你又不意識人,就需要你循序漸進,漸漸和相關引導打交道,最后讓他們理解你,理解你創業的艱苦,懂得你創業是合法的,并且這個創業是有意思的。這樣,就算你不做其余事情(吃喝賄賂等),你都能把事情做成功。
當然,如果你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只有賄賂政府官員,他們才會幫你做事,一旦有了這樣先入為主的想法,你就會不自發地往這個門路上走,最后你就變成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花錢,任何事情你都要去賄賂人家才可能把事情做成。事實上你只需要讓人理解也能把事情做成功,比如我在新東方做事情,盡可能讓對方理解我做事情的艱辛,以及我的坦蕩,在大部分情況下也能博得支持。所以不要把中國的社會想得太簡略,也不要把中國社會想得太龐雜。
楊旭濤:對創業的人來說,天天的工作量都很大,總覺得時光不夠用而且還不曉得辛勞的付出到底是否得到回報。這時候你認為該如何調節本人的心態?如何部署自己的時間呢?
俞敏洪:如果你一旦決定創業,你是想好了的。第一就是就義自己,犧牲自己的時間,犧牲自己的精力,因為你創業是為自己干,如果你沒有犧牲自己的精力那是干不好的。所以,你沒措施去計較說我在8小時內干,8小時以外不干。你要面臨的結果可能是光光漢什么都沒有,也有可能你會富甲一方成為中國有名企業家。因為這是你自己的抉擇,永遠沒有懊悔的余地的;第二,無論如許難、多么累,都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要給自己空缺的時間,讓自己生理上心理上得到休息,以保持久長的戰役力。在我看到的例子中但凡身體不好的,身材拖垮的都是不可能把企業做好的,就算企業做大了,身體垮掉了那就白做了。一定要留神自己的身體。就算你23歲開始創業,始終到50歲能力成功也沒事,你活到80歲,你還有30年可以享受呢。所以說,一步一步來,不要把命搭進去了,這是一個很蹩腳的事情。
楊旭濤:對于走在不同行業創業路上的人來說,您覺得我們最應當積累的東西是什么?
俞敏洪:我覺得在創業路上要積累的是整體的成熟度,處置問題的能力、眼力、辦法、技能,因為這些都是輔助你在創業路上不斷解決所產生的問題、危機、往前推動的東西。創業最禁忌的就是心境浮躁、心懷狹小、心里容不下別人、不能吃虧等,這些都是需要自己人品人格的從新鑄造和晉升才能實現的,只有有了這些東西以后才能走得更遠更好。創業不僅僅是創業的問題,創業也體現了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問題,只有個人全面發展了整個事業才會隨著你發展,比較偏激、比較極其、沒有耐煩的人創業很容易失敗。
楊旭濤:現在對于80末90初在創業路上的人也許多,80末絕對于90初會更加穩定一些。俞老師能否給予一些提議讓他們走得更穩呢?
俞敏洪:一個人的心態穩定是跟著年紀增添才能穩定的,并不是說你想穩定就穩定的,為什么80后比90后心態穩定呢?因為80后現在差未幾都在25-30歲左右了,所以心態也比較容易穩定了,做什么時候都能夠靜下心來,另外經由很多時間的思考,他們的創業目的也比較明白了。比擬80末90初的這一批人,心態比較浮躁,做什么都靜不下心來,這些也不是一天能夠改掉的。因為年輕總是和浮躁想隨同的,這個需要時間,也需要大家主觀的努力,盡可能使自己成熟。拿同齡人相比,你25歲成熟了別人30歲才成熟,毫無疑難你就占了5年的先機。25歲就能領導30歲的人群,這樣你就為你創業增長了很多成功的砝碼。盡快成熟起來,這是年輕人最需要努力的一件事情。
楊旭濤:對于我們目前來說,創業進程中沒有執行力也是一個問題,我們創業會經歷很大的艱巨困苦,我們需要執行力去戰勝這些難題。請問俞老師,您覺得我們要如何增加執行力?
俞敏洪:所謂執行力是跟思考問題的完全性和全面性相結合的。如果一個人思考問題不完整,沒有把問題想清楚,再大的執行力也會變成公牛沖進了瓷器店把東西毀掉就完。所以說執行力是兩說的,一方面執行力很主要,另外一方面沒有想明白成果的執行力就是損壞力而不是執行力,所以一定要把事情想清楚。一旦想清楚一件事情,就要全力以赴去做,不能猶豫,遲疑事情就有頭沒尾,事情就做不下。所以我以為履行力是把事情想清晰的條件之下,一種把事情往良好的方向推進的才能,這就叫做執行力。
楊旭濤:固然俞老師不是做互聯網的,但是我還是想問,俞老師覺得將來互聯網5年的發展偏向會在哪里呢?
俞敏洪:互聯網進入了社會的每一個細胞,它已經不是一個高科技概念,而是一個人們日常生涯所利用的概念。目前任何一個公司,都必需和互聯網結合起來,迎接未來發展的機會,堅持自己發展的穩固性。任何跟互聯網和古代信息技巧不相干的公司,未來一定會落伍。所以說互聯網已經浸透到了每一個貿易和企業中。所以互聯網是一個全民創業領域,也是任何領域必須波及必須思考的貨色。比方說現在任何一個公司,哪怕是再小的公司,第一件事情肯定想的是做網站、做社區、做線上和線下聯合的模式,這變為了一個常態,不存在互聯網作為獨立范疇的創業概念了。
楊旭濤:這期的采訪也要停止了,最后我們請俞老師來進行一個總結吧。
俞敏洪:謝謝!總結談不上了,剛該說的話也說了,首先我想說的是創業的熱情是特別可嘉的。我自己是個鼓勵創業的人士,我自己也是一個創業的人,創業是給自己另外一片世界,這片世界會很艱苦,但是會很出色。所以,凡想創業的都可以去試一試。但是創業有前提條件的,要敢于承當喪失,抗打擊能力非常強盛。如果你是一個不合適創業的人,在一家至公司有一份比較高的薪水,每天都上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比創業更加糟糕,你可以使用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愛好的事情。把自己變成一個頂級的專業人士,進入大公司工作,變成大公司必不可少的團隊成員,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不管是創業還是工作,從生活方式來說,沒有高下之分,獨一有辨別的就是你做哪件事情會更加有激情。我覺得人最重要的就是展現自己生命的豪情,樂意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感觸到更多的快活幸福或者合乎自己性命趨勢的感到。我鼓勵大家創業,但并不鼓勵所有人創業。
楊旭濤:好的,我們再次以熱鬧的掌聲送給我們的俞老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22578.html
相關閱讀:值得投資的創業項目
創業故事:蘇大“面膜姐”創業月入4萬
李想:80后創業者的七要點
蒙牛老板牛根生創業故事
章光101趙章光:赤腳醫生創造財富傳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