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來自四川省自貢市.媽媽鄒慧蘭在當地一間銀行上班,爸爸郭建偉則在一間國有企業上班。
年幼的郭敬明便非常懂事跟喜歡讀書,針對他對讀書的興趣,母親鄒慧蘭常常會幫郭敬明購置一些益智方面的幼兒圖書,有些時候還親自給兒子詳細指導和講解。每次在母親講解時,郭敬明都聽得十分認真,并且還不停地問這問那,鄒慧蘭便不厭其煩地給兒子講解。
郭敬明的記憶力特好,有的故事,母親講一遍他便完全能夠背誦,郭敬明在陌生人面前膽識也大,從不靦腆,每每有叔叔阿姨到家來玩時,只要叫他講故事,郭敬明便眉飛色舞地講起來,樣子十分可愛。郭敬明的聰明和好學讓全家人很是歡喜,但父母從來沒有刻意地要培養他,讓其將來成為一名什么樣的人才,而總是給郭敬明一個自由的學習生活空間,讓他在自由和興趣中漸漸長大,盡情發揮自己,因為母親鄒慧蘭知道:“興趣是孩子成功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從郭敬明懂事后,父母更由其選擇,就拿買書來說吧,他們便不再主動為郭敬明挑選什么,每次領著郭敬明去新華書店,都是由他自己去挑選,郭敬明喜歡什么就買什么,每次買書回來,郭敬明便要一口氣把它們讀完,甚至父母叫他吃飯他都舍不得放下自己的書本。
1988年9月,郭敬明在自貢市貢井區向陽小學上學了,這時候的他也象別小朋友一樣,按時到校、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但這孩子在課堂學習之余特愛讀課外書,讀完之后,他也寫一些心得體會和讀后感,盡管十分短小稚嫩,但他那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受老師和父母的贊揚。
由于大量閱讀,潛移默化,郭敬明的文字功夫在暗暗地增長,到小學生寫作文的年齡段時,他的優勢便凸現了出來,每次老師布置一篇課堂作文,別的同學總是絞盡腦汁半天都寫不出來,而他僅需考慮2分鐘就很快進入角色。他寫文章速度很快,而且文章寫得又好,經常被語文老師拿去給班上的同學作范文學習。老師的一次又一次賞識教育,不時給兒時的郭敬明在學習上帶來更大的鼓勵和推動。
1995年,郭敬明以非常差的成績考入自貢九中,從小學升入初中,郭敬明的視野更開闊了,他開始廣泛地閱讀名家的小說和散文,包括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尤其是古龍的武俠小說,他更是愛不惜手,同時,他也喜歡讀一些雜志和報紙。盡管如此,但看見兒子郭敬明課堂之余讀武俠小說,父母鄒慧蘭、郭建偉從不干預和制止,他們認為,那是孩子在學習之余的一種有益放松,既調節了自己,又增長了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35010.html
相關閱讀: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