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名人,都繞不開諸葛亮這個三國人物,很多人都會記得杜甫的那首《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遙想當年三國赤壁之戰的壯闊悲烈的場面,諸葛亮手中的鵝毛羽扇,似是呼風喚雨的神器,奧妙無窮。其實非也,它在諸葛臥龍的手中,是愛妻給予的情意深重之物,更是讓他泰然處世的智慧。
諸葛亮的妻子黃氏叫阿丑(史上也有記載其正名為黃月英)。當初諸葛亮聞其賢便毛遂自薦,前往黃家拜見阿丑的父親,也是當時的隱士黃承彥先生,并誠心要做他黃老的乘龍快婿。
黃老早就聽說過諸葛亮是個才情高雅之人,便欣然答應并想辦法先讓這兩個年輕人見上一面。于是黃老邀請諸葛亮來家里談經論道。當時黃老吩咐女兒阿丑在一旁斟茶侍奉,整個交談過程中,阿丑都在暗暗觀察諸葛亮,也頗為心儀。
聊完后,黃老讓阿丑送客,臨行前,阿丑送了諸葛亮一把精致的鵝毛羽扇,并問他說:“君可知我為何送此扇于你?”諸葛亮含笑答道:“鵝毛雖輕,但情意重?”阿丑又問:“這是其中之一,可知其二?”諸葛亮說:“倒要請教!
阿丑道:“君即將出山,肩負重任,千頭萬緒,全系一身,遇事必須從容、冷靜。古人云:‘喜不大笑,怒不暴跳,樂不輕佻。’君與家父交談時,見君高興面則喜,畏難面則愁,大丈夫做事情,要喜怒不形于色,今贈羽扇,可做遮面之用。”
諸葛亮聽后連連點頭稱是,在心里更是佩服阿丑的智慧。
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后,就把鵝毛扇時刻呆在身邊,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扇不離手。如遇喜怒哀樂之事,一看鵝毛扇便盡力克制,不露形色。一時控制不住,當即以扇遮面,以免旁人看出。日子一久他便修養成性,遇事總是鎮靜自若,指揮從容。
其實我們也能有一把這樣的“羽扇”,它就是我們的內心。無論面對多大多緊急的事,都要盡力克制自己的內心,喜怒不形于色,越淡定從容,則越能將事情泰然處之。這不僅是一種寵辱不驚的風度,更是一種安然處世的大智慧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47000.html
相關閱讀:劉德華:給世界一個微笑
“八一勛章”候選人王剛的勵志故事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史立榮
西安東盛集團郭家學的勵志奮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