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范蠡簡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范蠡個人資料

中文名:范蠡

別名:范少伯、陶朱公、鴟夷子皮

信仰:道家

尊稱:商圣

性別:男

民族:華夏族

國籍:楚國

所處時代:春秋末期

出生地:楚國三戶(今河南南陽市淅川縣)

出生日期:公元前536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48年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

成就:輔助越王勾踐滅吳、道商鼻祖

代表作:《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

范蠡簡介

范蠡(讀音:l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人(今河南南陽市淅川)。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謀士、道家、軍事家、經濟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商圣”,"南陽五圣"之一,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焙蟠S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范蠡史料記載

初,為越大夫,越為吳王所敗時,曾赴吳為質二年;貒院,幫助越王勾踐刻苦圖強,滅亡吳國。后游齊國,稱鴟夷子皮,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他認為天時、氣節隨著陰陽二氣的矛盾而變化,國勢的盛衰也不斷在轉化。對付敵人要隨形勢變化制定計策,強盛時應戒驕,衰弱時要爭取有利時機,創造有利條件,使轉弱為強。他又認為物價貴賤的變化,是由于供求關系上的有余和不足,主張谷賤時由官府收購,谷貴時平價售出。

范蠡生平簡介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戶人(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后人尊稱“商圣”,乃中國儒商之鼻祖。范蠡大約出生于公元前536年,約于公元前448年無疾而終,享年高齡,幾近百歲,被稱為中國商人圣祖。越國著名謀臣,與文種一起俱為勾踐股肱大臣,最終滅亡吳國。因為意識到勾踐只可同患難,不可共富貴,毅然棄越奔齊,三聚三散,富甲天下。他年輕時,曾拜計然(又名辛文子)為師,研習治國、治軍方策。引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范蠡攜文種遠赴吳越,因在吳國難展才華慨然離吳入越,輔助勾踐二十余年,終于使勾踐于公元前四七三年滅吳。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遂乘舟泛湖而去。后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而不受,后遷往陶地(今山東金鄉縣西20公里南陶村一帶。)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1026405.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重塑我的頭像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