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之三是安徒生的信念。他始終相信自己的才華,并且不肯浪費自己的才華。“我的名字必須閃閃發光,這是我活著的唯一理由”。30多歲時,他給一個朋友寫信,這么說。在50多歲時寫的自傳中,他又說:“我整個一生中,無論是光明的日子,還是黑暗的日子,其結果都是美好的……我覺得我是個走運的孩子,幾乎人人都對我充滿了愛并且以赤誠相待,使我很少喪失對人性的信心”。他將自己并不順利的一生看成“美好的故事”,并且告訴大家:“我一生的歷史,將是我全部作品的最好注解”。
但無論如何,當他于1875年8月去世時,已經最大程度上善用了想象力,并在與自己與世俗,甚至與時間的作戰中大獲全勝。丹麥王子給他的全集作序說:“安徒生的童話是超越時代的,它們面向大眾,極富洞察力,這種特質在今天仍然激勵著許多人”。而詩人顧城也許說得同樣好:“當我打開安徒生童話,淺淺的腦海里就充滿光輝。我向它走去,我漸漸透明,拋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604588.html
相關閱讀: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重塑我的頭像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