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出身保定軍校,曾在黃埔軍校任職,還是蔣介石的同鄉。1932年,他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主婚下,與譚延?的女兒、蔣介石的干女兒譚祥結婚。有這幾層關系,他自然是蔣的心腹,且精明干練,甚得器重,故有“小委員長”之稱。
陳誠 資料圖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年第7期,作者:葉克飛,原題為:《陳誠:主政臺灣的“小委員長”》,本文系節選
1949年1月4日,這一天是陳誠的51歲生日。按照某些地方的風俗,整數加一才是大壽,但一來中國人大多過陰歷生日,二來浙江人似乎無“整數加一為大生日”的風俗。何況,他想必也沒心情過生日。
此時的他臨危受命,可眼前這個使命若千斤重擔。
陳誠出身保定軍校,曾在黃埔軍校任職,還是蔣介石的同鄉。1932年,他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主婚下,與譚延?的女兒、蔣介石的干女兒譚祥結婚。有這幾層關系,他自然是蔣的心腹,且精明干練,甚得器重,故有“小委員長”之稱。
抗戰勝利后,陳誠任參謀總長。但在內戰中,他雖放豪言,可戰事節節失利,他也因此成為眾矢之的,黨內其他派系趁機發難,蔣介石只好免去其參謀總長職務。1947年,東北戰事緊急,陳誠臨危受命,擔任東北行轅主任,可仍損兵折將。此時陳誠胃病復發,在病榻上一邊指揮作戰,一邊向蔣介石請罪。蔣迫于黨內外壓力,再度免其職務。陳誠辭職后想擇地療養,但一來時局動蕩,二來他一向廉潔,在海外無恒產,在國內也無好去處,一時躑躅。蔣介石當然不會不聞不問,1948年10月,他安排陳誠攜家眷前往臺灣養病。
蔣介石的這一安排頗有深意,他不會隨意安排自己最信任的部下。很快,這步棋就起了作用——1948年12月29日,蔣介石在下野前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面對節節敗退的戰局,國民黨黨內紛爭更烈,蔣的地位岌岌可危。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也是蔣下野前的一次緊急人事布局。
不過陳誠起初并未領悟蔣的意圖,對這項任命頗為困惑。加之臺灣當時的軍政官員并無紕漏,陳誠久歷官場,出于情面,打算婉拒。蔣介石立刻回電,表示“如何不速就職,若再延滯,則夜長夢多,全盤計劃,完全破敗也”。在蔣看來,“有臺灣在,即使大陸盡失,也可復興”。留法出身的臺灣省原主席魏道明則對陳誠表示:“如此重大人事調動,蔣總統既未征詢我的意見,又不曾給你打一個招呼,這種事似乎并無先例。足見政局起了重大變化。”
1949年1月5日,陳誠正式就任臺灣省主席。在臺灣省府公職人員大會上,他這樣說道:“政府是民眾的政府,政府亦應以人民的意志為意志,以人民的利益為利益”,還表示:“今日臺灣所最需要的,就是政府與人民共患難同生死的精神,使臺灣成為一個復興中華民族的堡壘,來擔負復興中華民族的使命。”不過,這慷慨激昂的語錄并未引來蔣介石的認同。1月12日,他致電陳誠:“臺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作剿共最后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地,豈不令中外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太狂囈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806641.html
相關閱讀: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重塑我的頭像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