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7月29日《經濟觀察網》)(來源:中天飛鴻)
盡管改革開放后已有上百名中管干部被查,但在任或卸任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落馬”的案例卻屈指可數,6月30日被宣布開除黨籍的徐才厚是第六位,在他之前落馬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是3位曾官至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陳希同、陳良宇、薄熙來,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杰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值得一提的是,周永康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第一位被查的曾擔任過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官員,同時也是第一位落馬的正國家級領導人。
當人們梳理周永康的人生軌跡的時候,不難看到一個鄉村少年到國家領導人再到“嚴重違紀”頂級“大老虎”的蛻變歷程。
一、周元根到周永康,江南鄉村少年開始華麗轉身。
周永康的祖籍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厚橋街道辦事處新聯行政村下轄的西前頭村。周永康祖父周阿學,祖母王彩寶,祖母出身于西前頭鄰近的丁家橋王家,生女周秀金。周永康父親陸義生,厚橋嵩山村人,后入周家做了上門女婿,改姓周。他出生時就取名叫做叫周元根。
1942年12月厚橋鎮,即現厚橋街道嵩山村的周義生與西前頭村的周秀金結婚后誕下一名男嬰,取名為周元根。隨后又給周元根生了二弟周元興、三弟周元青。
1949年,7歲的周元根開始到厚橋小學學習,小學期間他成績平平。1955年,13歲的周元根考入蕩口鎮,即無錫市鵝湖鎮學海中學。這所學校創建于1938年,是錫東地區最好的兩所中學之一。由于和一同學重名,班主任為他改名為周永康。在進入初中后,他的學習成績開始飛速提升。初三畢業時,周永康得到班主任大力推薦,保送到江蘇省重點中學蘇州高級中學,即蘇州中學。他的弟弟周元青、周元興在初中畢業后則回到老家務農。
從此,兄弟三人邁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周元興初中畢業后,就回家種地,和妻子育有一子,一輩子務農,在今年2月10日因癌癥去世。周元青在中學畢業后,先是到西前頭村生產隊任會計,后來擔任大隊長,而后又到國土部門任職,退休后長期居住在無錫,逢周末才回村里。周元青的妻子,叫周玲英,兩人育有一子名叫周峰。
1958年的秋天,進入蘇州中學的周永康被分到1961屆高中(2)班。置身在濃厚學習氛圍中的周永康,對數學和化學尤為感興趣,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除了學習成績優異,周永康的政治覺悟也有很大提升。1960年5月2日,任高二(2)班生產委員的周永康寫下的一篇工作日志可窺端倪:“大家要注意的是這一階段是做一個共產主義好學生的關鍵問題,如果你掃得盡,那末在你今后的道路上將走得快,如果怕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那就是在你的頭腦中存在壞思想,這將在你今后的道路上有許多障礙,那就會像蝸牛走得一樣的慢,甚至于走到和我們大家的相反的道路上去。”
周永康在班里先后擔任了班長和團支書等職務,蘇州中學官網曾評價他說,“在思想認識方面對自己嚴格要求,對身邊的同學坦誠相待,對學校的號召積極響應,為班集體和小組的建設盡心竭力,是當年蘇州中學學生群中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干部。”
2013年4月,周永康第二次重訪母校時,校方稱,“即使官居高位,工作繁忙,仍然心系母校,關心母校的發展,并于2006年春天訪問母校,這次已經是第二次來了。”“這方沃土上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對他的人生發展影響深遠”。
高中畢業后,周永康背井離鄉開啟其新的人生旅程。盡管老家人表示他對于家鄉建設并沒有太多照顧,但在厚橋鎮以及周邊,西前頭村是算得上是一個金字招牌,這里的人到鎮上和附近辦事,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會給他們一些方便。
據說,周永康過去還會經常在清明節時回鄉祭祖。隨著官越做越大,就不再定期回去了。不過一到清明,就有很多當地不認識的人到周家祖墳掃墓,其中不乏當地和外省市官員。
二、仕途第一站:在石油戰線完成政治資本的原始積累。
1961年,19歲的周永康從江蘇無錫考入北京石油學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專業學習。這是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早在1953年院系調整大潮中,清華、北大、天大等名校的石油石化學科及專家從原來的學校剝離出來,組建成立北京石油學院,1960年發展成為全國重點大學,后來遷往山東勝利油田。
可以說,進入石油系統成為周永康人生極其重大的選擇與財富。他當時為何選擇石油系統無人知曉。不過,那時候中國的石油開采事業正開展得熱火朝天,尤其是鐵人王進喜的事跡傳遍全國,不少青年人都因此投身于石油事業中。
1966年,時值文化大革命發端,周永康剛剛從學院畢業,結果留校一年等待分配。1967年,周永康來到中國石油的圣地“大慶油田”,在673廠地質隊任實習員、技術員。
作為遼河油田的前身,673廠成立之際,從大慶油田下屬各機構抽調人馬,組成了包括地質隊、鉆井隊、采油隊、石油隊的一整套作業隊伍.1970年,遼河油田大會戰展開,參戰人員1000余人,周永康被調到遼河石油會戰指揮部地質團區域室。之后三年,周永康從地質團區域室技術員做起,邁出其仕途的第一步,成為黨支部書記、大隊長。
1973年,地質團更名為遼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處,即后來的遼河油田物探公司,周永康擔任處長。1976年,周永康上調遼河石油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三年后因為周永康大學所學專業是勘探,周永康被當時的石油部領導點將,離開鉆井隊,回到物探,以遼河油田副局長之職兼任物探指揮部黨委書記和總指揮。
10年后,41歲的周永康被擢升為遼河石油勘探局局長、黨委副書記。僅僅過了一年,遼河油田所在地盤錦正式建市,周永康兼任盤錦市委副書記、市長。此時,年僅42歲的周永康在遼河油田工作已經15年,已經官至廳級,將油田、地方大權攬于一身。同時,也是在遼河油田,周永康完成人生另一件大事,與河北女工王淑華相識、結婚、生子。
1985年,43歲的周永康從盤錦來到北京,擔任石油工業部副部長,與擔任部長的老領導王濤在石油部新班子里搭檔,全面主管生產工作。
其妻子王淑華被安排到中石油勘探研究院當檔案處處長,后來又調到中石油北京燃氣公司。一家人住在學院路20號的石油大院,這里正是過去周的母校北京石油學院的老校區。
1988年9月17日,根據政府職能轉換的要求,國務院撤銷石油工業部,以其所轄主要資源和資產為依托,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周永康先后擔任副總經理、總經理、黨組書記。
1996年12月,已到退休年齡的王濤辭去中石油總公司的職務,并由當了11年副手的周永康接任公司總經理和黨組書記。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55歲的周永康第一次被選進中共中央委員會。
王濤在石油部和中石油總公司擔任一把手長達14年,其中在中石油總公司11年,直至退休年齡卸任;而周永康在升任中石油一把手的位置上坐了不到兩年就晉升中央部委。
在中石油期間,周永康還先后兼任塔里木石油會戰指揮部指揮、臨時黨委書記,以及勝利石油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和山東省東營市委書記。值得一提的是,在勝利油田兼任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期間,油田出了五大“工人領袖”,出身孤島采油廠的蔣潔敏正是其中之一,這促使了周與蔣第一次交集。
從1961至1998年,30多年石油系統的工作經歷,為周永康完成了政治資本的原始積累。
三、主政四川:和石油系統相呼應構成其政治基本盤。
1998年3月1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其中一項是由地質礦產部、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海洋局和國家測繪局共同組建國土資源部,周永康入閣擔任第一任部長。
這完成了周政治生涯的重要鍍金。正部級的石油部撤消后,中石油總公司繼承衣缽,套上了正部級,但1998年的再次改制之后,三大石油公司本身都是副部級中央企業。
不到兩年的時間,1999年,周永康又被派往西南,接替謝世杰,成為四川省委書記,掌管這個中國的農業和人口大省。他赴四川的同時從國土部帶去的大秘書郭永祥和小秘書冀文林。
這和當時西部大開發的背景息息相關。1999年,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開始登上這個國家的議事日程。周永康因此被委以重任,前往四川。做好四川的工作,對整個西部大開發來說意義重大。
周永康雖然只在四川主政了三年,但從相關數據來看,這無疑是四川高速發展的3年。周永康提出借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追趕型、跨越式”發展,2000年至2002年四川的GDP分別為4010億元、4421億元、4875億元,增幅分別為9%、9.2%、10.6%。他還第一次把信息產業作為“一號工程”,在四川這個傳統農業大省大力提倡現代農業,強勢抓安全問題且頗見成效。
同時,在川期間他很有自己的執政風格。據《四川法制報》2000年7月的一篇報道稱,當時備受關注的省交通廳原副廳長鄭道一案被提起公訴,周永康嚴肅地指出,不挖出這樣的蛀蟲,共產黨的江山就會動搖,共產黨的宗旨絕不允許有這樣的腐敗分子存在。這篇報道以《省委書記周永康怒斥腐敗》為題報道了此事,并提及在省委的領導下,此案只用了2個月就順利偵破,效率之高令人咂舌。
從1999到2002年這三年的主政四川工作的生涯,周永康遇到了李春城、李崇禧、郭永祥等得力助手的輔佐,這些人為他的仕途生涯積累更多資本,與其30年的石油系統相互對應,構成了其政治基本盤。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在黨的“十八大”后的反腐風暴中紛紛落馬,也是有力的印證。
四、十年政法工作:周永康登上了人生的政治峰巔。
2002年,在黨的“十六大”上,時年60歲的周永康升任政治局委員兼中央書記處書記,負責政法工作。同年12月,他接任賈春旺,成為公安部部長,隨后兼任武警部隊第一政委。
據媒體報道,時任中組部部長的賀國強在對周永康公安部部長的任命大會上介紹說,周永康在企業、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長期擔任領導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領導經驗。中央認為,周永康兼任公安部主要領導是合適的。
在到公安部就任時,周自己曾說:“從小我就對公安民警懷有深深的敬意,沒想到今天成為了其中的一員,我既感到光榮,也感到壓力很大。我是公安戰線上的一名新兵,公安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領域,我深感責任重大。”此時,周永康成為政法系統僅次于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干的二號人物。
2003年3月國務院換屆,周永康出任國務委員,穩居中央要員的位置。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公安部長的情況,也有近30年未曾出現。最近的一個例子,還是因“毛澤東接班人”身份廣為人知的華國鋒。華國鋒在1973年的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當選政治局委員,兩年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長。
周永康進入公安部后,致力于對公安隊伍的全面整頓。2003年,孫志剛事件出來后,周永康先后作出7次批示,非常重視,最終取消了收容遣送制度,大大改善了公安的形象,在此期間涌現出段金彪、任長霞等優秀的人民警察,在國內外都廣為關注。當時,中國社會貧富差距日益加大,貪腐、民生、公民權利保障等問題所引發矛盾的矛盾愈發突出,社會維穩壓力積聚的背景下,執政黨對于政法系統尤其公安力量自然更加倚重。
此時,一個維穩、“綜治”時代隨之到來。2003年11月18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中提出“各級黨委可根據實際情況和干部任職條件,在領導班子職數范圍內,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實行由同級黨委常委或政府副職兼任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主要領導”。這使得地方各級公安廳(局)長“進常委班子或任政府副職”形成慣例。直接后果便是,地方公安廳(局)長若由同級黨委常委兼任,在法院、檢察院面前就有了一定的優勢地位。公安廳(局)長“進班子”,意味著一個大公安的維穩綜治時代已經到來。截止年5月時任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當選副市長時,全國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的公安廳(局)長進入各地黨政班子。
2007年黨的“十七大”上,周永康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成為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從2002至年的十年政法工作,周永康登上了其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年11月,周永康從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位置上退休。
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決定,鑒于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
在此之前,曾出任周永康的秘書的原四川省副省長郭永祥和原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李華林和原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沈定成先后落馬。7月2日下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連續發布三則消息:海南省原副省長冀文林、中央政法委辦公室原副主任余剛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雙開”,公安部警衛局原正師職參謀談紅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而這三人也曾是周永康的秘書:冀文林是周永康的貼身秘書,余剛是周永康的最后一任秘書,而談紅則是周永康的警衛秘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40983.html
相關閱讀:重塑我的頭像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