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王玄策簡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王玄策個人資料

本名:王玄策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唐朝

所處時代:唐朝時期

出生地:河南洛陽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時間:不詳

職業:官員

成就:四次出使印度;借異國兵擊潰印軍

典故:王玄策一人滅一國

王玄策簡介

王玄策,唐朝河南洛陽人,與當時高僧玄奘同鄉,漢族。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66)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的使節。曾為融州黃水縣令,后升為朝散大夫。

公元64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接著,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奪事件,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658年,第三度被選為往印度之使節,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關于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跡,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殘篇。

王玄策生平簡介

公元647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有友好關系之印度瑪卡達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一個叫做阿爾裘那的人所篡奪。同時,不光是瑪卡達國,當時全印度幾乎均陷入戰亂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還受到阿爾裘那派兵襲擊,身陷牢獄之中。幸好后來王玄策安然脫困,逃離了瑪卡達。

王玄策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在這兒,他與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太宗養女文成公主而與唐具友好關系的吐蕃(即今之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借兵。借用了七千尼泊爾騎兵,再度帶兵回到瑪卡達國向篡奪者阿爾裘那挑戰。

在激戰之后,王玄策終于獲得了勝利。于甘地斯河畔的決戰中,包含象部隊在內的阿爾裘那軍戰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斃的則有一萬之數,被俘虜者至少一萬一千人,大大地慘敗。據推斷,其總兵力至少有三萬,王玄策以少數之兵獲得大勝,而且還是在異國、并以異國之兵得勝,實在是不容易。這個難度比;(經營了至少十年而且軍力占優)用異國軍隊攻匈奴還難。

貞觀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獻給李世民。這個印度和尚吹噓自己有二百歲高齡,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并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一定能長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飛升到天宮里去成為仙人。

王玄策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王玄策在外面這么爭氣,自然是驚喜不已,立即給王玄策連升兩級,冊封他為朝散大夫,并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押阿羅那順獻俘于太廟。

玄策幾度出使印度,帶回了佛教文物,對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貢獻。著有《中天竺國行記》十卷,圖三卷,今僅存片斷文字,散見于《法苑珠林》、《諸經要集》、《釋迦方志》中。人們在洛陽龍門石窟發現了王玄策的造佛像題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53617.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重塑我的頭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