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曾經擔任中共總書記的張聞天的最后歲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

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張聞天被撤職罷官,從此離開了中國的政治舞臺。在他最后17年含冤受屈的晚年歲月里,頂住一次又一次的批判,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依然爭取機會深入調查研究,探討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矢志不渝地提出糾“左”建議。他臨終也沒有看到為自己平反,但那九死不悔的精神已經銘刻在一個共產黨人的豐碑上。

共產黨員不言后悔

張聞天筆名“洛甫”,是早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時俄文名字“伊斯美洛夫”的諧音。他還曾留學日本和美國,能用英語和俄語演講。所以在建黨初期馬列翻譯著作不多的情況下,張聞天便成為黨內為數極少的造詣很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一。建國后雖然轉入外交領域,但他對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的研究始終非常重視,在調查研究中思考中國的現實問題。

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使得風聲日緊。此間張聞天曾就自己的發言提綱征求過田家英、胡喬木等人的意見,因此他們7月20日曾分別打電話給張聞天,婉轉地透露“上面”有不同看法,勸他“有些問題就別講了”,張聞天的秘書也勸他還是不講為好。但張聞天聲稱不能退縮,仍然堅持要講,并在7月21日的華東組講了3個多小時。他指出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以來的“左”的錯誤等13個問題,并明確表示贊成彭德懷信中的意見。張聞天由此換來了兩頂帽子:“彭德懷反黨集團成員”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

他百思不解,獨自來到牯嶺山中,默默坐了很久。

8月20日,張聞天回到北京,夫人劉英已經在家等待。劉英時任外交部部長助理、人事司長、部黨組成員兼監委書記,她已然獲悉廬山風暴。所以張聞天一進家門,她就急切地問他犯了什么錯誤,埋怨他捅了馬蜂窩,“你做外交工作,經濟問題何必去多講呢!”張聞天開始有些激動,說自己非講不可,老百姓沒有飯吃,經濟這樣搞下去怎么行,人民生活怎么得了,“后悔就不對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事情已經發生了。共產黨員不言后悔!彼制届o地說,“廬山那篇講話,談思想方法和民主作風的一些話可能尖銳一些,但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不然難免要犯斯大林晚年的錯誤!保愃频脑捤與別人講過,成為“里通外國”的把柄)。劉英聽了,說這事最犯忌,他卻說:“封建社會都提倡犯顏直諫,共產黨員還怕這怕那嗎?如果大家都不講,萬馬齊喑,會出現什么局面呢!”

晚上散步,來看他的秘書何方也為他廬山發言惹禍惋惜,張聞天說:“不上山也可能不發這個言,但那是偶然性;有意見就要講,則是必然性。”他還引用韓愈的話說,“物不得其平則鳴。腦袋里裝了那么多東西,心里有那么多話,能夠不說嗎?我是共產黨員,應該講真話!”

所以,這時的張聞天還是有所期待的。他在下山之前,曾給毛澤東寫了一封短信,表示“希望能在北京,再見到你,并希望你多多指導”。毛立即批示:“我以極大的熱情歡迎洛甫這封信!边表示:“必須有溫暖,必須有春天”。廬山會議決議中也說,對犯錯誤的同志“應該采取滿腔熱情的態度”。

但事實上,春天并沒有到來,下山以后接踵而至的卻是一場暴風雪。外交部召開全國性會議,集中批判斗爭張聞天。主題不是針對廬山發言的是非,而是翻歷史老賬,追查根本就不存在的所謂“軍事俱樂部”和“里通外國”。對這個問題,在廬山時張聞天就嚴正聲明:“這是完全沒有的,F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毕氩坏较律揭院筮糾纏這種子虛烏有的事,張聞天感到受到莫大的侮辱,傷心之至。在會場上,他的眼淚只能往肚里流;回到家里,同親人默默相對,就禁不住潸然淚下。他哽咽著對劉英說:“說別的什么,那是觀點不同,說我‘里通外國’,真是冤枉!”自從長征途中他們結婚以來,劉英還是第一次見到丈夫落淚。

花甲之年的張聞天經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擊。先是血壓猛增,暈眩,心悸,還得硬撐著去接受批判。接著尿毒癥威脅著他的生命,被送到醫院搶救。外交部對張聞天的批判這時才轉入“專案審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許多同志受到株連,張聞天的秘書以及被認為與他關系密切的干部,都被打成“張聞天反黨集團”成員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

夫人劉英也因無從揭發“里通外國”而被定為“嚴重右傾”,不僅被撤銷了黨內外一切職務,還要以反對毛主席的罪名開除她的黨籍。劉英不服,就上書毛澤東申辯。在毛澤東的批示和周恩來、陳毅的保護下,這才作罷。劉英從此離開了外交部,被貶到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做研究工作。他們惟一的兒子張虹生,也在就讀的北京師范學院被戴上“右傾”的帽子,定性為“壞學生”,被退學送往新疆建設兵團農一師勞動。臨別那天,劉英忍住淚水,為兒子打點行裝。張聞天囑咐道:“年輕人應該多吃苦,要都不去新疆,誰去呢!睆埪勌齑藭r說的仍是“豪言壯語”,但他心里清楚,是自己連累了年幼的愛子。

請求中央給我分配一點工作

廬山會議決議指明:“把彭德懷同志和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同志調離國防、外交、省委第一書記等工作崗位是完全必要的!9月中旬張聞天被撤銷外交部常務副部長之職。此后,他雖然名義上還是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但實際上一切工作都沒有了。對于淡泊名利的張聞天來說,權位一向并不重要,但失去工作的權力才是令他最痛苦的。他神色黯然地對劉英說:“我不能閑著!我要工作。大的工作干不了,就做小的工作!眲⒂⑼耆斫膺@位奮斗了大半輩子的職業革命家的心情,就鼓勵丈夫給中央領導寫信“申請工作”。

1960年元旦,張聞天大病未愈,就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表示:“我還是一個要革命到底的共產黨員,我還是想改正錯誤,改造自己,并繼續為黨做點工作的人……希望早日投入到戰斗的行動中去!3月7日,張聞天剛剛出院,又寫信給黨中央和毛澤東、劉少奇,“要求中央給我分配一點工作”,表示“愿意在中央政治局研究室當一個研究員或通訊員”,或“到下面做點地方工作”。

張聞天又找到總書記鄧小平,請求安排工作。鄧建議張聞天,今后可以找幾個助手,研究一些國際問題。張即于10月8日致函毛澤東、黨中央:“我希望在最近時期內能夠給我分配一點工作”,并提出“能在國際問題研究方面出一點力量”。此后又找主持中央一線工作的劉少奇談,劉對他說最好不要做外事工作了,勸他以后在中蘇關系一類問題上采取回避態度,“你還是找富春同志談談,研究經濟問題吧!

張聞天從劉少奇的談話中意識到,所謂“里通外國”還是一個“懸”著的問題,不過,搞經濟工作他還是樂意干的。10月21日他約見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李富春,李很快與張聞天見面并很熱情,說我們這兒正需要像你這樣懂經濟理論的人,歡迎你來呀,可以擔任國家計委副主任。哪知過了兩天,李富春給張聞天回信說,什么也不要做了,有人不滿意你,連我也不滿意了。他在信中表示歉意。張聞天這樣的“求職”信寫了不下10封,大都石沉大海。好容易得到李富春的支持,可他又做不了主。這讓張聞天萬分苦悶。

1960年11月中旬,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帥孟奇找張聞天談話,說中央決定讓他到經濟研究所當“特約研究員”。經濟研究所屬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掛“特約”二字的唯有一個張聞天,這意味著并不需要他擔負實際的研究任務,只是一個“閑職”而已。好在張聞天對這種安排也不介意;丶液蟾嬖V劉英,笑著說:“只要有事做,就行!辈⒘⒓赐ㄟ^中科院黨委,介紹到哲學社會科學部,同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冶方接上了頭,于11月21日就去經濟所報到了。

幾經周折,張聞天的工作總算有了眉目。且不管這工作是否重要,“有事干就行”,這反映了張聞天一貫的求實作風和能上能下的崇高精神。

1935年前后,王明、博古、張聞天被共產國際派回國內工作,組成“三大常委”。但張聞天與他們的分歧日漸加深。長征途中,張聞天向毛澤東談了他的苦悶心情。遵義會議后張聞天被推舉為黨的總負責人,但在大政方針上,他都按照毛澤東的意見辦。他說:“實踐證明,用馬列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還是毛澤東行!倍珴蓶|也充分肯定他的歷史功績,曾說:“如果沒有洛甫、王稼祥兩個同志從第三次‘左’傾路線分化出來,就不能開好遵義會議。同志們把好的賬記放在我的名下,但絕不能忘記了他們兩個人!睆埪勌炷菚r感到自己并不適合于領袖地位,1935年4月主動要求離職到白區工作,而毛澤東不同意,改派了陳云。同年夏天,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張聞天又提出將自己的位置讓出來,被毛澤東制止。1938年秋天,張聞天在六屆六中全會后又誠懇“讓賢”,推舉毛澤東為黨的總負責,而他改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傳部長!捌叽蟆币院,他仍是政治局委員,卻主動提出到東北去,擔任了東北局常委、組織部長。

張聞天從來就沒有把權力和地位看重過,而且敢于“自貶”。盡管擔任過多項要職,但他從不居功自傲,總以革命利益為重,以謙和的態度和一副平常心對待自己的沉浮。因此廬山罷官對于他來說并沒有激起什么“波瀾”,他要的是“有事干”,這是他的最低要求和底線。

一個令人尊敬的忠厚學者

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冶方對張聞天的到來是很歡迎的。早在1925年秋天,他們同乘一條蘇聯運煤船離開上海,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三十多年后,張聞天蒙冤遭貶,來到經濟所,兩人重敘這段舊誼,既格外親切又感慨萬端。孫冶方告訴張聞天,所里目前的中心工作是編寫一本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可以參加一些學術討論會。還指定學術秘書孫尚清給他介紹情況。

孫尚清曾想,張聞天政治上受到嚴重打擊,到經濟所來很可能是混日子,“但一見面,我發現自己想錯了。他毫無心灰意冷的表現,不但非常細心地聽取我的介紹,而且詳細地作筆記,還不時地提出問題,詢問各種觀點和論據。我們的談話變成了無拘無束的學術座談會,一直談下去,竟足足談了三個半天。因此他在我心目中的印象發生了急劇的改變,由我原來設想的一個受打擊的混日子的‘大官’,變成了一個學識淵博、謙虛好學、善于與人平等地討論問題的令人尊敬的學者!

張聞天參加了在香山舉辦的《社會主義經濟論》審稿研討會。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張聞天和孫冶方的觀點完全一致。他們都看到了那幾年存在的突出問題:搞“窮過渡”,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實現全民所有制;刮“共產風”,搞“一平二調”,急于向按需分配過渡;不算經濟賬,搞“高指標”,違背價值規律。張聞天說,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不能脫離現實,應該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研究經濟運動的客觀規律。他指出,“研究經濟學的人必須學點哲學,也應懂些歷史,否則不容易理解經濟規律!睆埪勌鞂τ诰帉懮鐣髁x政治經濟學著作和如何學習《資本論》的邏輯、結構、方法等問題,做了多次精辟系統的長篇發言。這部文稿吸收了許多張聞天的觀點。他和孫冶方這兩位杰出的理論家的崇論閎議,猶如黃鐘大呂,和鳴激蕩,啟迪著參加審稿會的每一個人。

60年代初吃不到什么東西,有人提出隔一段時間到餐館聚餐一次,大家湊份子,敲“老革命”的竹杠,讓他們出大頭。張聞天、孫冶方等老同志每次出40元左右,年輕人只拿1元或5角!安妥郎,聞天同志和大伙兒有說有笑,親如一家。一次吃完烤鴨,聞天同志建議兩位青年人把鴨架子包好帶回家去,因為他們的妻子正懷孕。聞天同志正像和風春雨,潤物細無聲……”許多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對這位忠厚長者感激莫名。經濟所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也使張聞天仿佛找到歸宿,1961年1月20日,他給毛澤東寫信說:“中央已分配我到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當一個特約研究員。我覺得這個工作正合我的心愿。我現在一方面參加研究所方面一些經濟問題的研究討論,另一方面閱讀一些有關文件與書籍……自知年老力衰,能力有限,思想方法上還有問題,在這方面也搞不出什么名堂來,但仍愿為之,無負于一個共產黨員應負的責任。”

事實上,廬山會議后,張聞天已被剝奪了發表文章的權利,但無法禁錮他的思想。他曾說:人的思想是禁錮不住的!這時他的思考、感受、看法,主要是通過讀書筆記來記錄和表述的。這方面的文字竟有80多萬字。

1961年夏天,張聞天利用到青島度假的兩個月,精心研讀《資本論》,研究中國的經濟學,結合評論《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臨窗思考,海邊漫步,都離不開活躍在他腦海中的沉重話題。8月10日,他用了10頁篇幅寫了《關于按勞分配提綱》,針對當時流行的“左”的觀點和誤解指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就是為了人們生活得更好。怕說生活,怕生活好了就會資本主義化,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薄罢谓逃,必須有適合于當前經濟政策的具體內容。不能脫離實際,成為空談,說大話!8月16日的筆記中寫道:“把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說成是兩個階級和兩條道路的矛盾,說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這一矛盾貫徹始終,這是否把階級矛盾與斗爭擴大化了?把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許許多多不同的意見,都看成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斗爭,就必然要亂戴帽子,任意開展斗爭了!p百’方針當然也不可能實現了!睂懹9月15日的長達54頁的《關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要點》,針對1958年以來急于向共產主義過渡等錯誤認識和實踐,相當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的性質、特征和規律。張聞天理論思維的深邃,突出地體現在突破教條的束縛,靈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來解決前人和同時代人未能解決或不敢說的問題。在當時情況下,敢于否定“階級斗爭”,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這些論述反映了張聞天對中國問題的深度思考和廬山會議以來的一貫看法,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檢驗,愈加顯示出它的理論力量和科學遠見。張聞天在逆境中的探索,再一次證明了他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思想解放的先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mingren/953619.html

相關閱讀:北宋勤奮讀書的名人故事
薩馬蘭奇——[任期經歷]
毛澤東接待哪個西方國家元首的規格比尼克松還高?
重塑我的頭像
可蕊 介紹簡介-可蕊 簡歷-可蕊 作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