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催眠術的發展歷程中,有過許多顯赫的人物。今天在這里介紹的是,泛性欲論的代表弗洛伊德在成名前的一段經歷,可能很多人看過,但了解的不夠充分,所以這里簡單介紹一下這位大師早年與催眠的淵源。
在巴黎的Austerlitz Gared(奧斯特利茲)南部有一座大醫院 Salpetrierc(薩爾佩特里爾醫院),在1885年迎來了一位奧地利維也納的青年醫師。當時在這座醫院里有一位法國著名的解剖神經病學專家,以催眠術研究家而著名的夏柯(Jean Martin Charcot).。 這位青年醫師已經在維也納看過優秀的生理學家布雷爾(Joser Breuer)對于歇斯底里病患者進行的催眠術治療,并且注意到歇斯底里這種病,與過去經歷過的討厭的回憶有關。由于那種回憶再次想起,一旦把迄今為止悄悄壓抑著的厭惡感情發泄出來,只是這樣就可能病愈。
在這個時代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相關案例,就是不喝水的少女安娜。安娜(本名是巴塔 帕彭海姆),在劇烈的干渴的情況下仍然不喝水,在催眠狀態下與醫生談話,說她從前曾經看過,她最討厭的家庭教師用杯子直接給狗喂水喝的情景,當時由于唯恐失禮而默不作聲,但是沒有比這更不愉快的事情了。同時在催眠狀態下得知,當把這種不愉快的感情再次表露出來時,從催眠術中覺醒,前述癥狀就會消失。安娜最終從癔癥里面解脫了出來。
就在這時,這位青年醫師確信在人們的心中,在遠離普通的意識狀態的地方,存在著極其強有力的精神過程。用專門術語來說,就是無意識的存在。在這種想法中,確實有著以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萌芽。當然了,這位醫師的姓名就是:西格蒙 弗洛伊德。這一年他29歲。年少有為啊
其后他在巴黎留學,進而熟悉催眠術兼在夏柯的指導下進修。
1886年學成的弗洛伊德經柏林回國,然而等候他的卻是維也納的學會冷淡的拒絕。麥斯美以后100年里,催眠術仍然是見不得陽光的學問。在學院的領域里,被看作是異端。1889年夏,弗洛伊德重回法國,這里的法國無論在學問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弗洛伊德想在法國使用自己的催眠誘導技術臻至完善。一次他訪問了在南希的開業醫生利鮑特(Ambroise Auguste Liebeault)
利鮑特是當時與夏柯并駕齊驅活躍在法國的催眠術研究家,但他在催眠狀態的本質方面與夏柯不同,在他的指導下,弗洛伊德認識到,催眠中施加的暗示,即使是從催眠狀態中覺醒后,仍有無意識中的有效作用即后催眠暗示,依據催眠術的強制追憶,可以回想起平時里忘卻的過去的體驗等。
回到維也納的弗洛伊德,在1895年出版了《歇斯底里的研究》一書,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注意。
然后此時,弗洛伊德感覺到催眠術有一定的限度,他認為不是所以有的患者都能夠順便的引導到深催眠的狀態,而且他也想突破催眠術只局限于治療歇斯底里病的狀態。當然也有催眠業界的人推斷弗洛伊德之所以放棄催眠術,是因為他的催眠誘導技術低劣。姑且不論他的催眠技巧如何。弗洛伊德漸漸中止催眠術的直接起因,是下述事件。
一次在治療某女性患者的疼痛發作時,使用催眠術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時候,那位患者眼睛似睜非睜地擁抱住弗洛伊德。從她的作為來看,在催眠術的背后,仍然有某種可以使性沖動亢進的因素在活動著,為了今后完全不再發生那樣的事態,不得不停止催眠術。
實際,前面講過的少女安娜在治療的最后階段,也曾發生過完全相同的事件。當然這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正如這名女患者自己說的那樣,并非僅僅是催眠術,患者信賴醫生,當心情變成把一切全都托付給醫生的時候,常常發生這種事情。在催眠術的情況下,由于是一時性的靠近,被術者把自己的心獻給治療者,隨其所欲,這時產生一種比較強的依存性,也就發生了異常的過于依靠的傾向。
隨之,患者常常變得對治療者撒嬌,尤其當雙方互為異性時,向戀愛或不正當感情發展的危險性是比較大的,向訴訟或丑聞發的事情也屬不少。
當然了,我想這多少是弗洛伊德移情理論的萌芽。這里我還要多嘴插一句,在現今我們的催眠過程中,解除移情是必備的一步,所以請大家放心,我們非常謹慎的。謝謝。
1900年離開了催眠術的弗洛伊德發表了他的第五本著作《夢的解析》。從此以后精神分析日益發展起來,手術麻醉藥物的誕生也使得催眠術也漸漸的被人遺忘了,唉,好心痛啊,不知道是該愛弗洛伊德呢還是恨弗洛伊德。將弗洛伊德列為催眠史上的重要人物毫不為過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qianneng/kaifa/77576.html
相關閱讀:拓展你的想像力
如何運用心理學發揮你的潛能
怎么開發寶寶的潛能
愛上靜心
解行并重